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02篇
  免费   492篇
  国内免费   1246篇
林业   1392篇
农学   1528篇
基础科学   1357篇
  1392篇
综合类   9482篇
农作物   676篇
水产渔业   1198篇
畜牧兽医   3859篇
园艺   2022篇
植物保护   634篇
  2024年   100篇
  2023年   322篇
  2022年   406篇
  2021年   477篇
  2020年   474篇
  2019年   572篇
  2018年   377篇
  2017年   486篇
  2016年   615篇
  2015年   720篇
  2014年   1215篇
  2013年   1083篇
  2012年   1543篇
  2011年   1441篇
  2010年   1232篇
  2009年   1332篇
  2008年   1548篇
  2007年   1106篇
  2006年   1049篇
  2005年   1005篇
  2004年   1016篇
  2003年   1092篇
  2002年   608篇
  2001年   570篇
  2000年   430篇
  1999年   314篇
  1998年   267篇
  1997年   317篇
  1996年   299篇
  1995年   229篇
  1994年   240篇
  1993年   204篇
  1992年   152篇
  1991年   172篇
  1990年   143篇
  1989年   147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5篇
  1973年   5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8篇
  1953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水稻冠层温度是指示水稻生理状态的重要指标,在水稻抗旱育种中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并结合多种田间环境传感器,对4个水稻材料的冠层温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水稻材料的冠层温度存在显著差异,旱处理会造成水稻冠层温度显著升高,水旱处理的水稻冠层温度差出现的时间与水旱处理土壤水势差出现的时间一致。利用环境数据和距抽穗期天数对水旱处理下水稻冠层温度和冠层温度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建模,发现空气温度、土壤温度、光照强度对水稻冠层温度均有显著影响;而水旱土壤水势差、距抽穗期天数和空气湿度对水稻冠层温度差具有显著影响,决定系数均在0.80左右。本研究结果对运用高通量表型选择技术开展水稻抗旱育种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62.
基于PCA-SVR-ARMA的狮头鹅养殖禽舍气温组合预测模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提高狮头鹅养殖禽舍气温预测精度,提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支持向量回归机(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融合自回归滑动平均(Auto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ARMA)模型的狮头鹅养殖禽舍气温组合预测模型。在建模过程中,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狮头鹅养殖禽舍气温的关键影响因子,消除变量之间冗余信息,约简预测模型结构;采用SVR-ARMA构建狮头鹅禽养殖舍气温组合预测模型,先通过SVR对气温进行预测,再由基于ARMA模型的残差预测值修正气温预测结果。利用该模型对广东省汕尾市2018年7月21日至2018年7月30日期间的狮头鹅养殖禽舍气温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组合预测模型取得了良好的预测性能,与标准BP神经网络、标准SVR、PCA-BPNN(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PropagationNeuralNetwork)、PCA-SVR和PCA-BPNN-ARMA等模型对比分析,其评价指标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0.183 2℃、0.454 0℃和0.005 9,均表明所提出的组合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效果,不仅能够满足狮头鹅养殖禽舍气温实际精准调控的需要,还为狮头鹅健康养殖和种苗繁育环境精细化管理提供决策。  相似文献   
963.
储料竖向压力对粮仓中小麦粮堆湿热传递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仓中存在压力场、温度场和湿度场等多物理场,为了得出各物理因子共同影响下的粮堆内湿热传递规律,该研究利用自行研制的粮堆多场耦合试验装置,针对仓内小麦粮堆单元体,研究在高温边界38.5℃、低温边界5.2℃,初始粮温25.8℃,竖向压力分别为50、100、150 kPa条件下小麦粮堆湿热传递情况。试验结果表明:竖向压力增加,粮堆孔隙率减小,热量通过粮食籽粒间传导增加,传递速率加快,竖向压力从50 kPa增大至150 k Pa,粮温较入仓时下降约0.5~1.3℃,温度梯度变化率达8.7%,不同压力下粮堆高温区面积随储藏时间呈幂函数减小。粮堆内湿空气在边界处累积至峰值时会有部分湿空气向粮堆内迁移。粮堆中部与靠近低温边界温差大于6.3℃时,粮堆内湿空气扩散加快,粮堆中部平均相对湿度下降速率随竖向压力增加而加快。研究结果可为散装粮堆多场耦合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64.
以季铵铜防腐剂处理南方松为原材料,参照美国AWPA E11-06标准,分析不同pH值、不同温度的水环境对季铵铜防腐木中有效成分流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铜和DDAC的总流失率在pH 9时的碱性环境明显小于其在酸性环境下的流失率,在pH 3时,分别达到最大值40.80%和44.43%;随着温度从室温(10℃)升高到30、50℃,铜和DDAC的流失率均明显增大;在14 d的流失时间里,铜和DDAC的流失率呈现出随时间递减的规律,并且DDAC比铜更容易流失到环境中。  相似文献   
965.
为了探明贮藏温度对成熟百香果贮藏品质的影响,为提高百香果采后贮藏品质提供参考。以‘台农一号’百香果为材料,分别把成熟果实放于4℃、8℃冰箱和室温下贮藏,每2天测定相关品质指标。结果表明,低温贮藏(4℃和8℃)均能显著延缓百香果果皮转色和皱缩,可以保持较高感观品质和延长货架期,低温贮藏TSS、TA和TSS/TA和感官品质都没有显著差异(P>0.05)。室温贮藏,4~6天TSS显著高于低温贮藏(P<0.05),14天时显著低于低温贮藏(P<0.05),10天后TA显著低于低温贮藏(P<0.05),6天后TSS/TA显著高于低温贮藏(P<0.05),2~6天感官品质显著高于低温贮藏(P<0.05),10天后显著低于低温贮藏(P<0.05)。失重率都是随着贮藏时间延长和贮藏温度升高而升高。总之,6天前室温贮藏果实品质优于低温贮藏,而低温贮藏可以保持较高的感观品质和延长货架期。  相似文献   
966.
为利用种间竞争进行有益微藻共培养和构建池塘优良藻相,文章探究了不同温度(10、15、20、25、30、35℃)和起始密度比[小皮舟形藻(Navicula pelliculosa)∶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分别为1∶10、1∶1、1∶0.1]对2种藻类生长竞争的影响。结果显示,单种培养中,10~15℃小皮舟形藻的细胞密度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20~30℃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最大值为0.50×106个·mL-1,35℃时停止生长,适宜生长温度为25~30℃;10~15℃小球藻生长缓慢甚至停止,20~35℃细胞生长迅速,最大值为14.15×106个·m L-1,适宜生长温度为35℃。混合培养中小皮舟形藻生长速率均高于单种培养,且随小球藻接种比例增加逐渐升高,在适宜温度下,混合培养的细胞峰值显著高于单种培养;混合培养中小球藻的接种密度越小生长速率则越大,1∶0.1组显著高于单种培养组,1∶10组则显著低于单种培养组。小球藻对小皮舟形藻的竞争抑制作用较小,混合培养中,小球藻对小皮舟形藻的竞争抑制参数(α)随温度升高和小球藻密度增加而增大,小皮舟形藻对小球藻的竞争抑制参数(β)随温度和小皮舟形藻比重增加而增大。2种微藻能够稳定共存。  相似文献   
967.
设施栽培冬春生产中的低温逆境严重影响番茄等喜温作物的光合作用,而不适宜的光强、光周期、光质等光环境加剧了作物的低温光抑制,导致产量降低和品质变劣。因此,解析植物响应光温逆境的生理分子机制对冬春季节生产中作物抗逆性调控不可或缺。近年来,植物响应光温逆境的分子机制逐渐清晰,然而光温信号整合因子及其功能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基于此,对番茄响应光温逆境的生理分子机制进行了综述,重点讨论了光及其信号对植物低温抗性的影响,并分析了此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方向,以期为减轻番茄的逆境危害、提高产量和品质等提供参考,也为深入探索新的光温互作因子及其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68.
为探讨不同贮藏温度对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抗氧化系统的影响,以平菇P14为试验材料,分别于0℃、2℃、4℃、25℃温度下进行贮藏试验,研究不同贮藏温度下平菇中过氧化物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POD)、丙二醛(MDA)、VC、可溶性糖等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低温贮藏能有效降低平菇过氧化物...  相似文献   
969.
黄瓜,属葫芦科,要求适宜的生长温度20~30℃,不耐旱,需水多,要求空气相对湿度80%左右,土壤湿度85%~90%,以pH5.5~7.2的砂质土壤生长良好,我县冬春茬黄瓜11月下旬播  相似文献   
970.
通过对3种不同结构及墙壁厚度的牛舍保温对比试验,对牛舍保温性能影响最大的是墙壁厚度,在舍外气温为-20℃的情况下,与墙壁厚度24、37和50cm相对应的舍内最低温度分别为-6.97、-2.03和5.57℃,极差达12.5℃,其作用强度占全部因子作用总和的59.78%;棚顶类型是第二因素,极差为5.67℃,其影响强度占27.05%,其中以塑料膜暖棚顶(夜间加保温层)的保温效果最好;试验误差的影响很小,只占全部因素总和的3.96%。经方差分析检验,墙壁厚度对畜舍保温性能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