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5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07篇
林业   119篇
农学   37篇
基础科学   414篇
  131篇
综合类   518篇
农作物   31篇
水产渔业   25篇
畜牧兽医   242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崩岗侵蚀的时空分析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崩岗侵蚀过程及其侵蚀量的精准量化分析,是研究崩岗发育机理及其发展演化的基础,也是测算崩岗流域产沙输沙的前提,对崩岗预防和治理以及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应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大致以半年为周期,在6次定位监测基础上,以广东五华县莲塘岗崩岗为例,对崩岗侵蚀过程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莲塘岗崩岗年平均侵蚀量为833 m3,其中雨季平均侵蚀量为499 m3,干季平均侵蚀量为291 m3,侵蚀模数高达222 408 t/(km2·a)。24 h降雨量大于等于50 mm的暴雨、特别是大于等于100 mm的大暴雨对崩岗侵蚀影响很大,暴雨总量与崩岗侵蚀量具有正相关关系。崩壁之下的崩积锥部位侵蚀量最大,占总侵蚀量的55.6%。40°~60°坡面的侵蚀量最大,占总侵蚀量的49%。最大侵蚀强度(单位面积侵蚀量)位于50°~60°和70°~80°的两个坡度区间。最为剧烈的侵蚀区为主沟与支沟两侧及沟头部位,侵蚀深度均大于1 m,最大深度可达2.5 m。前3个监测周期,沟道以快速下切、侧蚀和溯源侵蚀为主,兼有小规模崩塌;后2个监测周期,以重力崩塌为主,沟道侵蚀减弱。崩岗地形变化导致其水力与重力作用交替进行,使崩岗侵蚀呈现出波动式变化。  相似文献   
992.
利用RT-PCR从野大麦cDNA扩增出两个基因HbCBL1和HbCBL2.蛋白结构分析表明,其具有典型的EF手臂,且HbCBL1的N-端含有豆蔻酰化结构域.为了明确野大麦HbCBL1和HbCBL2结构对其在植物体内亚细胞水平分布的作用,分别构建了以35S为启动子驱动的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融合的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基因...  相似文献   
993.
基于激光位移传感器检测原理与现代光电传感器技术,提出一种用于测量驱动桥两端轴承孔同轴度的非接触测量方法。论述了测量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此系统通过机械夹紧定位装置夹紧定位,由步进电机带动的激光位移传感器来实现同轴度测量。  相似文献   
994.
高性能的激光器与现代数控机床技术相结合,使激光加工具有精度高、可控性好、程序简单、加工时间短、省料和污染程度小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微细加工及某些传统加工方法难以达到加工要求的高硬度或高熔点材料.为此,介绍了几种激光加工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原理,分析了此技术在农机制造中的应用,提出了其在农机制造中的发展前景.目前,激光技术在我国农机制造中的应用尚不普遍,大力推进该技术在农机制造领域的应用及发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95.
激光及X射线肉图像同步采集系统设计及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不规则肉碎骨图像检测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激光三角法以及软X射线技术的肉碎骨图像采集的在线检测系统。该系统由X射线图像采集部分、激光图像采集部分、机械传输部分、PLC控制系统部分和图像处理系统组成。采用小型单元式PLC作为控制核心,检测肉位置和触发激光及X射线采集图像,肉图像采集软件在Visual C#2008环境下结合环境下结合HALCON函数库实现,系统调试运行正常,可实时同步采集肉动态激光图像及X射线图像。利用肉激光图像和X射线图像进行图像融合实验。结果表明,小波算法速度快,融合后的图像失真少,更加接近于原X射线图像,更有利于肉图像碎骨信息的提取。  相似文献   
996.
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A12O3陶瓷激光铣削模型,利用APDL语言对激光铣削过程中的温度场动态分布进行模拟,分析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对铣削宽度和铣削深度的影响,并进行激光铣削试验.结果表明:数值模拟所得的铣削宽度和深度与试验结果一致性较好,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A12O3陶瓷激光铣削效果.激光铣削宽度和深度随激光功率的增大而增大,随扫描速度的增大而减小,且较扫描速度而言,激光功率对铣削效果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97.
为了研究激光切割和准静态挤压对花生荚果断裂力学特性的影响,以豫花9326品种为研究对象,以断裂强力和断裂变形为试验指标,以不同激光切割强度、切割速度、切割方式对花生荚果样品进行切割预处理,再以不同挤压放置方式对花生荚果进行准静态挤压断裂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结果表明:当激光强度百分比分别为75%、100%,切割速度分别为150、100mm/s,激光切割方式分别为卧放切割、侧放切割,挤压断裂放置方式分别为立放挤压、正放挤压时,断裂强力和断裂变形为单因素试验下最低值;所有单因素中,挤压方式的改变使断裂强力和断裂变形的变化幅度均比较大。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结果表明:断裂强力和断裂变形两指标下试验因素从主到次的影响顺序依次为挤压方式、激光强度、切割速度、切割方式;当激光强度为100%、切割速度为100mm/s、切割方式为侧放切割、挤压方式为立放挤压时,效果较好,断裂强力为45.75 N,断裂变形为4 mm。对激光切割后的花生荚果进行力学特性研究,为花生荚果激光破壳预处理设备的工艺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激光汽化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治疗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其决定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 203例采用PLDD治疗的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结果 916例疼痛消失,无运动功能受限,恢复正常工作和活动;120例偶尔有疼痛,能做简单工作;102例疼痛改善,不能工作;65例有神经根受压表现,需要手术治疗。2例感染,0例神经损伤。术后4~6个月随访,依据MacNab标准判定疗效,优916例,良120例,可102例,差65例,优良率86.12%。结论PLDD治疗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疗效好,但应严格掌握适应症,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病理机制精确定位,多点低剂量激光汽化突出髓核及肥大增生物。  相似文献   
999.
水田激光平地机激光接收放大电路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解决水田激光平地机平地铲高程定位稳定性问题,该文采用试验方法研究了激光接收器的光电转换特征,对光电转换电路和放大电路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对影响激光接收器光电转换信号幅值的接收距离、太阳辐照度噪声、振动噪声与有效激光信号幅值频率等因素开展了相关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激光接收距离增加,接收到激光能量减小,激光光电转换信号幅值随接收距离增加按负指数衰减;随着阳光辐照度增加,光电转换硅光电池背景电流增加,光电转换效率降低,激光光电转换信号幅值按负指数衰减,而光电转换噪声按指数规律显著增加;机械振动噪声频率相对固定在低频段。在试验分析基础上,该文采用硅光电池内部等效电容和外接电感的直接光电转换电路,将激光脉冲电流信号调制为交流电压信号,优化带通放大电路参数,降低放大电路带宽对阳光辐照噪声和振动噪声的衰减,以提高激光接收器放大电路的信噪比。进一步田间试验表明,当采用定制的福田KF308发射器旋转频率为600 r/min,设计优化后的激光接收器可满足水田激光平地机的高程可靠定位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000.
激光微地貌扫描仪测定侵蚀过程中地表糙度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研究激光微地貌扫描仪用于测定南方红壤地区地表微地貌的演变特征和规律的可行性,该研究应用亚毫米级高精度激光扫描和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在野外原位研究了鄂南3个典型红壤(泥质页岩发育红壤、第四纪红黏土发育红壤1和第四纪红黏土发育红壤2)模拟降雨条件下坡面侵蚀过程中的地表糙度变化过程,初步探讨了降雨和径流对红壤坡面微地貌形态演变作用。结果表明:1)随着降雨进行,雨滴打击和径流搬运的联合作用导致地表糙度降低,间歇式降雨后,供试土壤泥质页岩发育红壤、第四纪红黏土发育红壤1和第四纪红黏土发育红壤2的地表糙度分别降低了18.2%、18.4%和11.8%;2)地表糙度变化主要发生在降雨初期,第1场降雨前后,泥质页岩发育红壤、第四纪红黏土发育红壤1和第四纪红黏土发育红壤2的地表糙度降低幅度分别为16.1%、19.7%和9.6%,均达到显著水平。采用亚毫米级高精度激光扫描和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相结合的方法,能很好地定量化研究坡面水蚀过程中地表糙度的演变特征和规律。研究为南方红壤区坡面水蚀过程中地表微地貌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对土壤侵蚀过程模拟与预测模型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