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4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301篇
林业   429篇
农学   539篇
基础科学   223篇
  250篇
综合类   2549篇
农作物   396篇
水产渔业   211篇
畜牧兽医   933篇
园艺   410篇
植物保护   110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52篇
  2015年   188篇
  2014年   259篇
  2013年   242篇
  2012年   298篇
  2011年   320篇
  2010年   313篇
  2009年   307篇
  2008年   380篇
  2007年   251篇
  2006年   294篇
  2005年   316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156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103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105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0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具有良好的向损伤部位归巢的能力,有利于组织修复和再生。肿瘤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不愈合创伤,MSCs通过向肿瘤组织的归巢和向间质成分分化,改变肿瘤微环境,并影响肿瘤的生长和转移。研究发现MSCs对肿瘤细胞的影响并不统一,存在双向性。目前,MSCs与肿瘤细胞之间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MSCs作为一种肿瘤治疗的靶向新型载体,在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MSCs在临床应用中也存在潜在的恶性转化风险,特别是致癌机制。文章主要介绍MSCs对肿瘤细胞相关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以及在癌症治疗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2.
观赏药用植物香花崖豆藤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系统研究药用、观赏树种香花崖豆藤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香花崖豆藤是一种喜光植物,其叶片的光补偿点为25μmol/m^2.s,光饱和点为2000μmol/m^2.s;相关分析表明净光合速率与饱与蒸汽压差、叶室气温、叶片温度及光照强度均成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成负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光照、叶片温度、蒸腾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因子;逐步线形回归表明,净光合速率主要受到叶室气温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3.
用含2.4 mg.mL-1川芎嗪提取液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进行诱导,探讨川芎嗪体外诱导B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作用.应用EGTA(细胞外Ca2+螯合剂)、Nifedipine(L-型Ca2+通道阻断剂)和LY294002(PI3K阻断剂)等Ca2+阻断剂分别作用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研究Ca2+信号在川芎嗪诱导BMSCs分化为神经细胞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川芎嗪作用不同时间的BMSCs均可见Nestin、β-Tubulin Ⅲ、NSE和Nurrl的表达;川芎嗪诱导后的细胞浆内Nestin和NSE蛋白表达呈阳性.EGTA、Nifedipine及LY294002分别阻断细胞外Ca2+、L-型Ca2+通道及PI3K后,NSE和Nurr1基因及NSE蛋白表达较川芎嗪诱导组显著上调.以上结果说明川芎嗪能使BMSCs定向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细胞内、外Ca2+的减少可促进川芎嗪诱导BMSCs向神经细胞的分化,Ca2+信号在川芎嗪诱导BMSCs向神经细胞定向分化过程中起负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94.
石山地区蔗地间套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利用石山地区有限的土地资源,提高作物光能利用效率,实现当地农田的高产高效,2009年初广西启动了三个千万亩增粮增收行动计划。南丹县在自治区农业科研单位的技术指导下,根据当地的实际开展了一系列的甘蔗间套种栽培技术研究,经过实践探索,摸出了一套石山地区蔗地间套作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这对缓解粮蔗的争地矛盾,实现粮蔗双丰收,促进石山地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5.
美国杏李是李与杏杂交后,再与李或杏回交而培育出的种间杂交新品种。现在被广泛栽植于美国10多个州,并先后被世界许多国家引种。目前,国内少量的杏李杂交品种普遍存在果个小、风味品质差等缺点,经济效益低,开发潜力不大。引进的美国杏李新品种,能够有效调整我国李亚科果品结构,对提高我国果品质量档次,推动我国果品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6.
裂叶星果草群落主要物种的种间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裂叶星果草群落进行调查,运用种间联结指数及2×2列联表的χ2统计量,分别测定了裂叶星果草群落中物种间的总体关联性和群落中主要植物物种的种对间的联结性。结果表明:群落物种总体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正关联。群落中10种主要植物物种的45个种对中,有25个种对表现出正关联,有17个种对表现出负关联,有3个种对表现为相互独立的关系,正负关联种对数比例接近1.5∶1。裂叶星果草与其他9个物种之间有4个种对表现为正关联,4个种对表现为负关联,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1个种对表现为相互独立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7.
1影响小麦倒伏的因素 1.1品种小麦的抗倒伏性是由植株茎秆形态和特性决定的,不同的小麦品种抗倒伏能力不同。抗倒伏性品种一般植株较矮,并有坚实的茎秆,尤其是短粗坚实的第二节间:具有韧性和弹性的机械组织,强壮的支持能力,才有很强的抗倒伏能力。若小麦第一、第二节间生长过快,茎节细长,  相似文献   
998.
对小站稻品种间产量和食味品质性状的差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站稻品种间的产量和食味品质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变异系数依次为蛋白质含量>产量>直链淀粉含量>食味值,在优质育种和栽培实践中可以以降低蛋白质含量为突破口,从而实现小站稻优质高产。在小站稻区水稻生产上若兼顾考虑产量和食味品质可以选用花育13、花育409和津原47,若以高产为目标可以选用津原45和津原D1,E28可作为优质品种种植,津川1号可作为优质食味米原料品种订单种植。  相似文献   
999.
能源甜高粱茎秆节间锤度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辽甜1号和辽甜3号为试材,在灌浆期、乳熟期和成熟期进行锤度测定,分析了各期茎秆节间锤度的变化规律、各节间锤度与全茎秆锤度的关联性。结果表明:甜高粱茎秆锤度随着生长发育进程的延续而逐渐提高,成熟期达到高峰,高锤度的节间数也相应增多。灌浆期、乳熟期和成熟期3个时期茎秆节间的锤度均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节间糖分分布呈抛物线状,茎秆中上部糖分变化活跃且含量较高;辽甜1号和辽甜3号茎秆锤度均以第6节为最高;不同节间锤度与全茎秆锤度标准差变幅呈W型曲线变化趋势;辽甜1号和辽甜3号可分别以节间锤度平均值第(3+9)节间/2和第(4+10)节间/2代表全茎秆锤度。  相似文献   
1000.
介绍了地膜西瓜/玉米+大豆间套种种植模式,并分别介绍了该模式下西瓜、大豆、玉米的栽培技术,以期为应用该模式的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