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9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2篇
林业   269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11篇
  16篇
综合类   328篇
农作物   22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52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下,氮沉降现象普遍,降水分布不均,干旱变得更加频繁,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已成为亚热带地区研究的热点生态学课题之一。以亚热带珍贵常绿阔叶树种刨花楠(Machilus pauhoi)为对象,探讨不同氮磷比及水分添加对其光合生理特性各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分对刨花楠净光合速率(P_n)、光补偿点(LCP)、蒸腾速率(T_r)有显著影响,干旱胁迫下(田间持水量为40%)的刨花楠的P_n、LCP和T_r会明显下降,与正常水分条件(田间持水量80%)相比,P_n下降了52%,LCP下降了72%,T_r下降了38%;而水分对光饱和点(LSP)、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浓度(Ci)、水分利用效率(WUE)无显著影响;(2)不同氮磷添加对P_n、LSP、LCP、G_s、C_i、WUE等光合生理特性指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2.
【目的】研究外源性N和P对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和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凋落叶分解速率的影响,以及分解过程中的N、P、K含量变化,了解混合凋落叶分解对外源性N和P的响应机制,为森林资源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将火力楠和马尾松混合凋落叶置于火力楠林地及马尾松林地,分别设立4块5 m×5 m的小样方,喷施N、P和N+P,比较其分解速率及分解过程中的N、P、K含量变化。【结果】在2种林地的不同处理下,24个月后,火力楠林地混合凋落叶残留量为施N(4.99 g)对照(4.14 g)施N+P(2.17 g)施P(1.16 g),马尾松林地混合凋落叶残留量为施N(2.72 g)对照(1.21 g)施N+P(0.36 g)施P(0.16 g),施N对火力楠和马尾松林下的混合凋落叶的分解有抑制作用;施P后两者的混合凋落叶的分解速率均不同程度地有所加快;施N+P后两者的混合凋落叶的分解速率也均加快,但慢于施P处理。马尾松林下混合凋落叶残留量均小于火力楠林下混合凋落叶残留量。分解24个月后,火力楠林地施N、P和N+P的混合凋落叶N质量分数分别为13.72、12.34和13.70 g·kg~(–1),而马尾松林地分别为12.63、13.46和14.54 g·kg~(–1),均显著大于其凋落叶的初始N质量分数(9.90 g·kg~(–1));施P和N+P处理的火力楠林地混合凋落叶P质量分数由初始的0.38 g·kg~(–1)分别增至0.86和0.74 g·kg~(–1),而马尾松林地混合凋落叶P质量分数由初始的0.38 g·kg~(–1)分别增至1.37和1.05 g·kg~(–1)。凋落叶K含量的变化无规律。【结论】火力楠和马尾松混交可促进火力楠凋落叶分解,提高混合凋落叶的分解速率。  相似文献   
83.
湖北来凤楠属植物群落物种构成及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分类学、生态学方法对湖北来凤楠属植物群落物种组成与结构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来凤县有桢楠(Phoebe zhennan S.Lee et F.N.Wei)、闽楠(Phoebe bournei(Hemsl.)Yang)2种楠属植物,而桢楠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具体分析调查结果可知:来凤桢楠林群落物种多样,共有维管束植物30科42属46种,含单种植物的属偏多,桢楠是群落优势种;泛热带分布科占绝大多数;群落中有27种高位芽植物,地上芽植物偏少;桢楠种群结构不合理,属衰退型,桢楠的优势地位可能被取代。  相似文献   
84.
芒果白粉病是为害芒果的主要病害之一,目前,化学防治仍是防治该病的主要措施之一,为了探索60%百泰可分散粒剂等几种药剂对芒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笔者于2006年3月29日至4月24日在合浦县沙岗镇石枷岭果场特作此试验。供试药剂为60%百泰wG,25%凯润EC,50%翠贝DF,70%品润DF及50%施保功wP,在花穗约3cm长时开始施药,以后每隔7天施一次,试验共施3次药,首次施药前夕调查病情基数,最后1次施药后10d调查防效。试验结果表明,60%百泰WG750倍、1000倍、25%凯润EC1850倍、50%翠贝DF3000倍、70%品润DF500倍、50%施保功WP2000倍处理3次药后10d对芒果白粉病的防效分别为86.7%、83.2%、88.1%、81.3%、82.7%、74.6%,上述药剂均可有效地控制芒果白粉病的为害。而且对芒果安全。  相似文献   
85.
刨花楠采种育苗与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丽春  丁银花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4):217-217,243
刨花楠是浙江省优良的乡土树种,主要介绍了刨花楠生态、经济价值及采种育苗、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86.
以宜昌润楠(Machilus ichangensis)苗木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低温处理对SOD、CAT活性和MDA含量以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SOD和CAT的活性先升高后降低,线粒体和淀粉粒数量逐渐增多。当温度降到5℃时,SOD和CAT的活性均达到最高,MDA含量最低,随着温度的继续降低,SOD和CAT的活性均表现下降趋势,而MDA含量逐渐升高。通过电镜观察,宜昌润楠叶绿体在-5℃时,线粒体减少,细胞膜模糊,叶绿体同时受损伤和破坏。  相似文献   
87.
作者通过野外调查与参考有关文献,发现海南岛天然林中存在四种新分布乔木,现报导于下。  相似文献   
88.
珍稀油料树种琴叶风吹楠种子萌发习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西双版纳地区采集野生琴叶风吹楠(Horsfieldia pandurifolia)的种子开展萌发习性研究。结果表明:成熟的新鲜种子沙床催芽萌发率在96%以上,幼苗移栽成活率高达100%;相同植株的种子土壤播种萌发率为80.00%~86.27%,而整个果实播种萌发率仅有9.09%~33.33%;模拟野生环境下浅覆土的种子萌发率为55%~95%,不覆土的种子萌发率为20%~65%;8个月苗龄土壤播种苗11个家系平均株高为24.70~47.43cm,变异系数为21.95%~41.26%,平均地径为7.16~11.08mm,变异系数为16.62%~35.12%,家系间变异大。  相似文献   
89.
进行25%凯润乳油防治西瓜炭疽病药效研究,结果表明:25%凯润乳油对西瓜炭疽病防效较好,且对作物安全,可促进西瓜营养生长,增加西瓜产量,建议在西瓜炭疽病发病初期,用25%凯润乳油2 000~3 000倍液连续喷雾3次以上。  相似文献   
90.
不同基质对小叶赤楠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缩短小叶赤楠出圃时间,采用3种不同栽培基质,研究其生长态势及光合日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蛭石+泥炭(体积比为1∶1,T1)处理小叶赤楠的株高、地径和冠幅最大,分别为45.80、0.68、29.20cm,蛭石+泥炭+黄泥(1∶1∶1,T2)处理的次之,分别为41.20、0.59、23.10cm,蛭石+黄泥(1∶1,T3)处理的最小;3个处理下小叶赤楠光合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双峰曲线,中午有明显的午休现象,日均净光合速率表现为T1>T2>T3。蛭石+泥炭作栽培基质小叶赤楠长势最好,出圃最早,但考虑生产成本,推广使用蛭石+泥炭+黄泥作为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