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443篇 |
免费 | 806篇 |
国内免费 | 1160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511篇 |
农学 | 1606篇 |
基础科学 | 846篇 |
1834篇 | |
综合类 | 13965篇 |
农作物 | 1052篇 |
水产渔业 | 1211篇 |
畜牧兽医 | 3728篇 |
园艺 | 2838篇 |
植物保护 | 81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4篇 |
2023年 | 851篇 |
2022年 | 1086篇 |
2021年 | 1213篇 |
2020年 | 896篇 |
2019年 | 991篇 |
2018年 | 521篇 |
2017年 | 839篇 |
2016年 | 967篇 |
2015年 | 1036篇 |
2014年 | 1572篇 |
2013年 | 1685篇 |
2012年 | 2042篇 |
2011年 | 1999篇 |
2010年 | 1727篇 |
2009年 | 1836篇 |
2008年 | 1798篇 |
2007年 | 1564篇 |
2006年 | 1359篇 |
2005年 | 1281篇 |
2004年 | 794篇 |
2003年 | 827篇 |
2002年 | 597篇 |
2001年 | 580篇 |
2000年 | 410篇 |
1999年 | 330篇 |
1998年 | 319篇 |
1997年 | 266篇 |
1996年 | 259篇 |
1995年 | 276篇 |
1994年 | 247篇 |
1993年 | 163篇 |
1992年 | 186篇 |
1991年 | 177篇 |
1990年 | 164篇 |
1989年 | 164篇 |
1988年 | 34篇 |
1987年 | 21篇 |
1986年 | 14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5篇 |
1974年 | 2篇 |
1965年 | 4篇 |
1958年 | 4篇 |
1957年 | 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筛选适宜苦郎树(Clerodendrum inerme)扦插的激素,为苦郎树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以半木质化苦郎树枝条为试验材料,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激素种类、浓度及处理时间对苦郎树扦插生根率、平均生根数、平均根长及生根效果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激素能提升苦郎树扦插的生根率、生根数和根系效果指数,但对根... 相似文献
53.
我省部分地区,核桃管理粗放,只是在郁闭的情况下,每隔几年进行一次清膛川枝.这种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暂时改善了通风透光条件,但更加促使内膛空虚,结果部位外移,树势衰弱,产量很低.开展放任树的改造修剪是迅速提高核桃产量、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4.
鸭梨幼龄期生长势较强,发枝力较弱,萌芽力中等。但进入结果期之后,生长势趋于中庸,发枝力和萌芽力却有所增强,尤以萌芽力的增强最明显。枝条初生角度大又多倾斜弯曲生长,因此成龄后树姿开张,树冠枝量密度适中,花芽分化率高,并以短果枝为主。在不加控制的条件下树... 相似文献
55.
56.
【目的】观测稻瘟菌(Magnaporthe oryzae)糖原合成酶激酶基因MoGSK3敲除突变体表型,明确MoGSK3在稻瘟菌中的潜在生物学功能,为挖掘防治稻瘟菌新型药剂的潜在靶标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同源重组原理,用split-PCR方法获得稻瘟菌MoGSK3敲除突变体菌株,将MoGSK3基因克隆到pFL2载体上得到MoGSK3-C融合载体,并将其通过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法导入MoGSK3突变体中得到回补菌株。培养观察野生型菌株Guy11、突变体菌株G3-9及回补菌株GC-1的菌落形态和生长状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稻瘟菌产孢相关基因的表达量;观察稻瘟菌不同菌株的分生孢子形态,通过附着胞洋葱表皮穿透试验及接种水稻叶片,研究其致病力;通过KI-I-2染色对野生型菌株Guy11及突变体菌株G3-9分生孢子和附着胞中的糖原运输能力进行观测。【结果】稻瘟菌MoGSK3突变体存在多个表型缺陷,与野生型菌株Guy11相比,MoGSK3突变体菌株G3-9菌落直径显著变小,生长缓慢,产孢相关基因表达量下降且分生孢子出现末端伸长畸形的状态。MoGSK3基因缺失还会导致稻瘟菌菌丝末端无法形成正常的分生孢子梗,附着胞无法穿透洋葱表皮形成侵染菌丝,接种划伤水稻叶片也无法形成褐色病斑。对MoGSK3突变体菌株G3-9分生孢子及附着胞进行糖原染色后发现,突变体菌株G3-9在糖原转运能力方面存在明显缺陷。【结论】MoGSK3基因参与稻瘟菌的生长、分生孢子形成及形态建成、侵染、糖原转运等过程,是稻瘟菌重要的毒力因子。 相似文献
57.
AP2/ERF (APETALA2/ethylene-responsive factor)是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类超大家族转录因子,含有1~2个由60~70个氨基酸组成AP2/ERF结构域,根据AP2/ERF结构域的数量及结合序列可以将其分为5个亚家族:AP2 (APETALA2)、ERF (Ethylene 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factor)、DREB/CBF (Dehydration responsive element/C-repeat)、RAV (Related to AB13/VP)和Soloist。该家族转录因子在调控植物响应涝渍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综述了AP2/ERF转录因子的发现、结构特征和分类,重点介绍了近年来该类转录因子参与调控植物对涝渍胁迫的响应过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可为今后挖掘和利用该类转录因子基因进行分子遗传改良和种质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59.
60.
火炬松人工林是钟祥市盘石岭林场造林面积最大的人工林,火炬松种植15 a后生长缓慢。为探究林下天然更新能力以实现火炬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以盘石岭林场1 hm2固定样地内62个25 m2样方(5 m×5 m)天然更新数据为基础,对比目标树经营1 a后不同间伐强度即:轻度间伐LT(14.4%)、中度间伐MT(25.3%)、强度间伐HT(36.0%)和对照CK(0%)对林下天然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间伐强度天然更新物种种数均高于CK,乔木更新种的植物种数的增幅大于灌木层物种;增大间伐强度促进了天然更新的乔木物种优势,落叶更新物种在数量和优势度上均远高于常绿物种,且平均苗高逐渐增大。物种丰富度随间伐强度增大而增大;随间伐强度增大,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呈减小—升高—减小趋势;不同间伐强度天然更新株树密度均高于CK。据此可见,间伐促进了物种天然更新,目标树经营适合火炬松人工林的近自然化改造目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