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7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207篇
林业   289篇
农学   564篇
基础科学   124篇
  71篇
综合类   2559篇
农作物   478篇
水产渔业   112篇
畜牧兽医   1211篇
园艺   430篇
植物保护   53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194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276篇
  2011年   333篇
  2010年   308篇
  2009年   342篇
  2008年   377篇
  2007年   373篇
  2006年   294篇
  2005年   360篇
  2004年   314篇
  2003年   268篇
  2002年   271篇
  2001年   192篇
  2000年   158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采纳行为作为创新技术在组织中应用与实施的首要步骤,对于保证后者的效果十分重要。借助近年来在技术采纳领域被广泛应用的TOE研究框架,以影响中国农业企业创新技术采纳的各类因素为研究对象,从创新技术特性、企业组织特性和外部环境特性3个方面科学地归纳出技术的感知收益、成本、相容性和组织的集权化、正规化、企业规模、高层主管的创新特性以及外部环境中竞争压力、政府的推动作用、已采纳者的影响等10项指标,不仅丰富了农业技术采纳理论,而且对于农业企业技术创新实践也具有重大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62.
王新颖 《安徽农机》2005,(1):9-9,11
(一)小麦机械收获损失的原因 1、茎杆跑粮损失 作物通过联合收割机的脱粒装置之后,有些穗头未被脱着或脱得不净,或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残留籽粒随茎杆排出机外。产生这种损失的主要原因是:  相似文献   
163.
苹果糖度在线检测降低杂散光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光谱学原理设计了智能苹果糖度在线分级设备,研究了上置式检测器在线检测中的杂散光问题,通过光路图分析了富士苹果3种摆放方式对杂散光的影响,并提出了遮光降噪方案。利用偏最小二乘(PLS)回归分别建立了3种摆放方式的富士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在线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上置式检测器而言,摆放方式和遮光处理尤为重要。其中果柄朝上遮光为最佳降噪措施,所建立的模型校正集均方差(RMSEC)为0.60,校正集相关系数(RC)为0.94,预测集均方差(RMSEP)为0.67,预测集相关系数(RP)为0.87,可以满足实际生产中的在线分级要求。  相似文献   
164.
利杂犊牛小肠各段长度与黏膜结构的发育学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图像分析法研究1月龄,4月龄和6月龄健康利杂犊牛小肠结构的发育形态变化。结果显示,犊牛小肠各段在不同的月龄,其长度变化差异显著(P<0.05);不同月龄犊牛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黏膜厚度、肌层厚度不同程度的增加且差异极显著(P<0.01);从1月龄至6月龄,十二指肠、回肠绒毛长度分别增加45.7%和8.0%;而空肠的绒毛以4月龄最长(392.48μm),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值以4月龄的最大(2.63),且与1月龄和6月龄时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但1月龄与6月龄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6月龄前犊牛小肠黏膜结构变化较大,犊牛断奶合理日龄应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5.
通过对京郊连栋温室内不知火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总结,得出如下结论:不知火在京郊设施温室内能安全越冬及有效花芽分化。2月中旬春梢萌发,一年抽生3-4次梢,3-4月开花,次年1-2月果实成熟,平均单果重为225.67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5.31,可食率为74.77%。不知火成花容易、果大无核、易剥皮,果实品质佳,熟期正值北京鲜果供应淡季,观光采摘效益高,综合分析认为不知火可在北京及周边地区设施内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6.
晚籼杂两优277氮、磷、钾施肥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二次回归组合设计试验,研究两优277的施肥技术,建立了产量对氮、磷、钾施肥量的肥料效应函数模型,并提出了优化施肥方案,即获得每公顷7 681.3kg以上产量的合理施肥量应为氮(N)180.0~207.0 kg,磷(P2O5)91.5~105.0 kg,钾(K2O)132.0~159.0 kg.  相似文献   
167.
1998~2005年育种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专业鉴定、现场考察结果表明,该品种皮棉生产潜力大,公顷产量多年稳定在1 468.20~2114.55kg,增产幅度4.11%~43.40%,产量居多组试验第一位;产量结构好,铃型一致,铃重5.70~6.62 g,小样衣分41.88%,大样衣分40.89%,成铃以内围铃、中部铃为主.生产上表现出十大优势.栽培方面应结合品种生长发育规律和气候特点落实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68.
湘杂棉3号在长江下游地区的适宜密度与施肥水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长江中游(湖北、湖南等)地区的种植密度一般在1.8万株/hm^2以下,为探索其在长江下游的适宜种植密度及施氮水平.于2005年在扬州进行了不同密度与不同施氮水平对产量构成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在两种密度水平下,每公顷2.4万株的比1.8万株的增产11.88%,增产极显著;在三种施氮量水平下,以每公顷465kg的产量最高,345kg的产量次之,分别比225kg的增产21.22%和18.35%,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而每公顷465kg和34.5kg两水平间产量差异不显著。最佳处理组合为每公顷密度2.4万株、施氮量34.5kg.其籽棉产量为4203.2kg,说明湘杂棉3号在长江下游种植应适当增加密度和施氮量来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69.
湘杂棉品种(特别是湘杂棉3号、湘杂棉8号)已在长江流域主产棉区大面积种植,国内有多家开发商从事湘杂棉品种F1代的开发工作。为满足开发商和棉农对湘杂棉品种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既要求快速高效繁殖亲本,又要确保种子质量,做到保纯、保质、保量。棉花是常异交作物,自然环境中有  相似文献   
170.
复合硅改性热处理杨木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针对木材树脂改性剂释放甲醛不环保,无机改性材吸湿性高等问题,将廉价易得的硅石粉溶液化,再有机杂化,制得高渗透、环保、防火的水溶性木材复合硅改性剂,通过真空加压浸渍处理和热处理联合改性,可以有效提高木材的物理力学和阻燃等性能.[方法]分别制备硅油复合硅改性剂(SC2)和偶联剂杂化硅改性剂(HS2),对人工林杨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