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3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123篇
林业   2380篇
农学   159篇
基础科学   112篇
  93篇
综合类   1729篇
农作物   129篇
水产渔业   44篇
畜牧兽医   460篇
园艺   239篇
植物保护   58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57篇
  2022年   180篇
  2021年   220篇
  2020年   168篇
  2019年   222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178篇
  2016年   209篇
  2015年   242篇
  2014年   295篇
  2013年   352篇
  2012年   428篇
  2011年   455篇
  2010年   386篇
  2009年   324篇
  2008年   233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1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两种茶科植物木荷和油茶抗稻瘟等病菌的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平皿法研究了木荷、油茶对10种植物病原菌的抗菌活性。两植物叶、枝材料在10 mg/mL浓度下显示出强抗稻瘟病活性,抗菌率均为100%。木荷叶和油茶叶LD-P线性方程分别为y=5.611 6 1.315 5x和y=3.596 6 4.606 3x,半有效浓度分别为0.343 mg/mL和2.017 mg/mL。两植物叶不同质量比组方,Mansour法评价,在质量比3∶40~100时,抗稻瘟病活性相加;在质量比3∶4~20时,抗稻瘟病活性增效。索氏提取法由低极性到高极性溶剂依次萃取强抗稻瘟病活性材料木荷叶,其溶出物主要分布在极性端,萃取率为19.11%(水、乙醇),以及非极性端,萃取率为12.87%(石油醚、氯仿),而中度极性溶出物少,萃取率为1.15%(无水乙醚、乙酸乙酯)。各级分萃取物抗稻瘟活性显示:抗稻瘟病活性存在于乙醇、水、无水乙醚萃取物中,在0.8 mg/mL浓度下,抗菌率分别为96.67%、63.33%、25.00%。木荷、油茶可作为开发抗稻瘟病菌剂的备选材料。  相似文献   
932.
2008年国家审定的29个油茶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家顾问》2008,(12):21-21
  相似文献   
933.
油茶根腐病病原菌分子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油茶腐根中分离得到病原菌,通过对其形态特征的观察及该菌rDNA转录间隔区(ITS)序列的测定,与Genbank中经Blastn搜索获得的部分菌株构建分子系统发育树.基于形态特征和分子系统发育树,确定引起油茶根腐病的病原菌为镰刀属李瑟组层生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还对该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pH值是6.0~7.0,最适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为NH4Cl.  相似文献   
934.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31个油茶无性系进行综合评判,较全面地分析了各品种的综合表现及各性状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各油茶无性系的加权关联度大小顺序依次为:XLC48,XLC36,XLC55,XLC41,XLC42,XLC59,XLC58,XLC43,XLC44,XLC56,XLC61,XLC33,XLC46,XLC50,XLC37,XLC31,XLC54,XLC57,XLC45,XLC49,XLC40,XLC38,XLC47,XLC39,XLC35,XLC51,XLC60,XLC52,XLC34,XLC53,XLC32;各经济性状与产油量关系密切程度的顺序依次为:鲜果出籽率,干籽含油率,抗病性,果形指数,总叶片数,单果重,冠幅面积,单株产果量,为今后油茶定向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35.
油茶的芽苗砧嫁接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茶具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积极的生态效益,但是由于受种苗培育技术制约,采用实生苗造林,品种混杂低劣,单产低而容易出现大小年,效益差,直接影响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为了保持油茶优良特性,实现高产稳产,利用无性繁殖技术培育优良无性系苗造林非常有效,新造林和老林更新技术油茶造林后,3年普遍有收,4年可获得一定产量,5年以后可以达到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936.
油茶FAD2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FAD2基因控制油酸转化为亚油酸,是油茶油脂合成代谢的关键酶基因.在构建的油茶.EST文库基础上,采用5'RACE和交错延伸PCR技术获得了油茶FAD2基因的全长cDNA克隆.该基因序列长1 682 bp,开放阅读框为1 149 bp,编码382个氨基酸,并且具有FAD2特有的保守序列和相关特征.经过比对分析,发现油茶的FAD2基因与其他植物的FAD2基因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937.
1个油茶Y2SK2型脱水素的全长cDNA克隆及生理功能的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构建的油茶EST文库为基础,采用电子克隆技术,分离克隆一个脱水素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该基因的cDNA全长1 406 bp,含一个600 bp的CDS,编码200明的小分子蛋白.推测该基因编码蛋白的分子质量为21 ku,等电点7,暂命名为CoDHNI.同源性分析发现该基因的编码蛋白具有2个Y-片段(DEYGNP),1个S-片段(SGSSSSSS),2个K-片段(KIKEKLPG),属于典型的Y2sIQ型脱水素.经Blast比对,发现富含苏氨酸的Thr-区在各物种间变异显著,推测该区为油茶所特有,有利于在被保护的大分子表面形成水合层;同时还发现一个十分保守的基序:EDDGQGGRRKK,可能有利于脱水素的磷酸化和亚细胞定位.通过与柑桔和拟南芥的脱水素比较,提出CoDHNI有可能缓冲种子脱水胁迫响应时钙离子的瞬时增高,并可结合重金属离子,以减轻活性氧的危害.  相似文献   
938.
油茶低产林通过分类经营,采取深挖垦复、开竹节沟、修枝亮脚、补植良种、合理施肥等综合技术进行改造,实施期5年间,年平均产油14.69kg/667m^2,比改造前3年年平均产油2.55kg/667m^2相比净增油12.14kg/667m^2,比未改造的固定对照地年平均产油3.13kg/667m^2相比净增油11.56kg/667m^2;实施后的4年间,年平均产油11.36kg/667m^2,比未改造的固定对照地年平均产油2.75kg/667m^2相比净增油8.61kg/667m^2。一次投入,多年受益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39.
2008年10月20日,国家林业局科技司组织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李来庚教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张日清教授、王世忠高工、湖南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夏晓敏研究员、湖南省森林植物园彭春良研究员组成现场测定组,对2008年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参观点之一湖南省浏阳市淳口镇省林科院油茶高产示范林基地进行了现场测定。专家经全面踏查后,采用随机抽样方法,  相似文献   
940.
攸县油茶产业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根据油茶在攸县的经营现状及油茶经营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了攸县油茶产业发展的5大对策和措施:政府重视,广泛宣传,拓宽发展环境;实施科学营林;努力开展科技攻关;优化攸县油茶产业环境;建立和完善加工营销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