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24篇
  免费   597篇
  国内免费   973篇
林业   3720篇
农学   2375篇
基础科学   1379篇
  733篇
综合类   14539篇
农作物   1696篇
水产渔业   227篇
畜牧兽医   2880篇
园艺   3157篇
植物保护   1088篇
  2024年   151篇
  2023年   544篇
  2022年   621篇
  2021年   719篇
  2020年   625篇
  2019年   819篇
  2018年   390篇
  2017年   703篇
  2016年   899篇
  2015年   1110篇
  2014年   1643篇
  2013年   1385篇
  2012年   1844篇
  2011年   1821篇
  2010年   1659篇
  2009年   1681篇
  2008年   1644篇
  2007年   1598篇
  2006年   1433篇
  2005年   1475篇
  2004年   1151篇
  2003年   1096篇
  2002年   792篇
  2001年   817篇
  2000年   617篇
  1999年   489篇
  1998年   481篇
  1997年   456篇
  1996年   407篇
  1995年   419篇
  1994年   397篇
  1993年   366篇
  1992年   355篇
  1991年   334篇
  1990年   280篇
  1989年   284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8篇
  1966年   5篇
  1965年   11篇
  1958年   8篇
  1957年   33篇
  195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混合法油罐计量系统的应用与检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油库自动化计量系统五花八门,但能否真正、可靠地实现油库各项计量管理功能,能否满足油库计量未来发展的需要,必须经过实践验证。现介绍一种油库采用的一套混合法计量系统的构成、运作及其检定。结果表明,该系统计量精度高、稳定性好、可靠性强,能够大幅度提高油库的综合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92.
核桃和铁核桃品种(优系)叶形态构造与其抗旱性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选取6项叶片旱生结构指标:角质层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叶肉组织厚度,细胞密集度,主脉厚度和主脉两端厚角细胞层数,观察测定了13个核桃和铁核桃品种(优系)的抗旱性。方差分析结果显示,13个核桃和铁核桃品种(优系)在每个抗旱性指标上均差异极显著,故此对各品种(优系)进行了两两之间的单因素多重比较。依据前3个指标利用绝对法对各品种(优系)抗旱能力的大小进行了排序,其抗旱能力的次序为:新野,西洛2号,香玲,西洛6号,西洛3号,西扶2号,辽核1优,西林3号,辽核4号,辽核1号,西洛1号,西林2号,西扶1号,铁核桃(娘青夹绵)。  相似文献   
993.
文中记述采自贵州省茂兰自然保护区弯茎叶蝉属一新种,茂兰率茎叶蝉Flexocerus maolanus sp.nov.模式标本保存在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994.
葡萄卷叶伴随病毒Ⅲ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葡萄卷叶伴随病毒Ⅲ美国分离物的GLRaV-3CP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对该病毒的PCR引物,利用IC-RT-PCR成功地检查到合适大小的PCR产物;同时将PCR产物克隆到中间载体PGEM-3Zf,转化大肠杆菌DH5α菌株,筛选阳性克隆。通过双酶切以及序列分析表明,扩增样品与美国分离物的同源性为94.1%。  相似文献   
995.
提高安徽烤烟上部叶可用性的技术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王能如  王东胜 《安徽农业科学》2001,29(2):247-249,261
分析了提高安徽烤烟上部叶可用性的重要性 ;根据安徽实际 ,提出了新的技术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996.
杜仲叶多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杜仲叶提取的多糖,用分光光度法经苯酚-硫酸显色,在波长480nm处测定的含量为11.42%;红外光谱证实多糖糖苷键为β-构型,不含羟基;紫外光谱显示不含核酸、多肽和蛋白质。  相似文献   
997.
21个小麦品种(系)抗叶锈性基因推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17个小麦叶锈菌菌系对1999扑河北省使用的21个小麦品种(系)进行了抗叶锈性基因的推导。通过与21个抗叶锈单基因系的反应型比较,鉴定出Lr1、Lr14a、Lr26和Lr37等4个抗叶锈基因。8904含有Lr1;5108和4185可能含有Lr1或含与Lr1不同的抗性基因;中麦9号含有Lr14a及其它抗性基因;84251、邯郸4564、71-3、梁麦2、7118-8、859-34、859-39和矮三共8个品种(系)含有Lr26抗性基因;2631、北农8、鲁麦23、高优503、97-11、益麦1含有与供试的已知基因不同的抗性基因;冀麦38、京38和3181没有鉴定出抗叶锈基因。  相似文献   
998.
以植物叶蛋白浓缩物为材料,用胰蛋白酶在不同条件下对其进行水解。结果表明,胰蛋白酶作用于植物叶蛋白,其最佳水解温度为40℃;最佳水解pH值为9;水解程度随酶量和反应时间增加而增加;各种不同种类的植物叶蛋白在相同条件下被胰蛋白酶水解的程度基本一致,证明了植物叶蛋白易被动物体内蛋白酶分解。  相似文献   
999.
稻田不同免耕轮作模式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稻田不同免耕轮作模式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基于2004年在成都平原建立的耕作定位试验,以当地传统麦稻周年旋耕+无秸秆还田(CW-CR)模式为对照,设置麦稻周年免耕+秸秆还田(ZW-ZR)和油稻周年免耕+秸秆还田(ZO-ZR)2种免耕轮作处理,2014年后分层取样测试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和主要酶活性。结果表明:和CW-CR相比,连续免耕配合秸秆还田促进土壤有机碳和碱解氮含量的提高,土壤表层(0~7.5 cm)增幅分别为41.3%~52.2%和33.6%~33.7%,差异达显著水平。免耕模式不同土层有效钾含量显著低于对照模式,降幅19.8%~25.7%。连续免耕促进直径2 mm的水稳性团聚体的大幅增加,但对不同土层容重、孔隙度和最大持水量等物理性质及土壤酶活性影响较小。周年免耕条件下,麦稻模式较油稻模式更利于表层土壤5 mm水稳性团聚体的形成,其他多数指标无显著差异。0~7.5 cm土壤质量指数(Soil quality index,SQI)排序为ZO-ZRZW-ZRCW-CR。连续免耕可以提高小麦和油菜产量,但水稻产量不及对照模式,ZW-ZR和ZO-ZR模式平均降幅8.7%和4.6%。本研究条件下,免耕可改善稻田土壤质量,ZO-ZR模式优于ZW-ZR模式,但土壤质量的改善与水稻生产力的提高不同步。  相似文献   
1000.
研究了萱草叶枯病菌毒素液对大花萱草愈伤组织分化芽不同生长时间内生长量、成活率和保护酶(SOD、POD、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病菌毒素液剂量的增加毒害作用增强;添加40%叶枯病菌毒素液为抗病筛选的半致死剂量,培养24 d后,成活率达50%左右;叶枯病菌毒素液对SOD、POD和CAT这3种酶活性的影响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活性升高的程度与病菌毒素液的浓度呈正相关,其中,POD酶活性峰值出现在第7天,SOD和CAT酶活性峰值出现在第2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