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5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89篇
林业   179篇
农学   92篇
基础科学   23篇
  25篇
综合类   851篇
农作物   22篇
水产渔业   286篇
畜牧兽医   898篇
园艺   376篇
植物保护   6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132.
为了掌握乌什县家畜包虫病感染情况,2014年牛、羊、犬包虫病感染情况调查。在屠宰场直接检查牛羊肝脏和肺脏的棘球蚴,进行计数、登记。犬采用槟榔碱下泻法采样后,实验室利用抗原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和粪便检查法检测细粒棘球绦虫带虫率。经过调查玛纳斯县的包虫病平均感染率为绵羊42.8%,牛4.33%,犬14.89%。  相似文献   
133.
棘托竹荪(Dictyonhora echinovolvata Zang Zheng et Hu)是近年发现的竹荪新种,它含有19种氨基酸,主要成分含量比长裙竹荪高45—82%。本文详细地介绍了棘托竹荪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总结出一套适合于生产推广应用的制种和简易栽培技术,同时,提出了采收及加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4.
为改善竹荪单作产量逐年降低问题,以长裙竹荪[Dictyophora indusiata(Vent.Pers.)Fisch.]和羊肚菌(Morchella vulgaris)为材料,设计长裙竹荪单作、羊肚菌单作、长裙竹荪-羊肚菌轮作、长裙竹荪-圆白菜轮作、羊肚菌-辣椒轮作对比试验,连续3年测定单位面积长裙竹荪和羊肚菌产量和部分品质指标。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轮作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长裙竹荪和羊肚菌产量及品质,其中羊肚菌-长裙竹荪轮作下二者的综合表现最好。羊肚菌-长裙竹荪轮作中长裙竹荪产量、单位面积子实体平均产出数量、去盖单株鲜重在栽培第2年和第3年均较单作显著增加,菌盖鲜重、菌高、菌柄直径和伞裙长度均显著增大,灰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纤维含量较单作也略有增加,但二者间差异不显著;在栽培第2年和第3年,羊肚菌-长裙竹荪轮作下羊肚菌产量、子实体平均单株鲜重、单位面积子实体平均产出数量均较单作显著增加,羊肚菌灰分、粗脂肪和粗纤维含量均较单作显著增高,羊肚菌伞裙长度和菌柄直径在栽植第3年也较单作有所增大,菌盖与菌柄比大幅提高。羊肚菌-长裙竹荪轮作下羊肚菌形态、质量均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35.
为充分利用楠竹林地空间,提高竹林经济效益,对楠竹林采用丰产技术措施培育笋用林,并在林下种植竹荪,实施菌笋复合经营。结果显示,通过对楠竹林采取调整立竹结构、劈山抚育、林地清理、林地垦复、留笋养竹、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丰产技术措施,竹林春笋产量明显提高,较对照提高62.49%;若同时在林下种植竹荪,则春笋产量更高,较对照增加1.69倍,同时可收获鲜竹荪超过400 kg/667 m2。该研究总结出的一套楠竹林菌笋复合经营技术,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6.
几丁质酶是催化降解几丁质的水解酶,在防治植物真菌病害与虫害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是一种重要的生防蛋白。棘孢木霉TD3104是一株优良的植物病害生防菌,几丁质酶在抑菌防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克隆表达棘孢木霉TD3104几丁质酶基因gene02514,明确酶学性质和抑菌活性,利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对目的蛋白进行表达,并通过SephadexG-100凝胶进行纯化,对序列进行分析并研究其酶学性质及进行体外抑菌试验。本研究成功地构建了pPIC9K/gene02524重组载体,并且经过比对发现其包含GH18家族的特征氨基酸序列,获得了毕赤酵母转几丁质酶基因工程菌,表达的重组几丁质酶表观分子量44.4 ku,Km=2.048 2 g/L,Vmax=0.635 5×103μmol/(L·min),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pH值为5.0,在pH值为3.5时稳定性最高;金属离子Cu2+、Hg2+可强烈抑制酶活性;可抑制金黄壳囊孢菌等病原真菌的生长。研究结果为解析棘孢木霉几丁质酶在生防中的作用及功...  相似文献   
137.
138.
139.
棘孢木霉菌剂对黄瓜生理特性及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黄瓜生理特性,保证其高产栽培,利用苗期和成株期盆栽试验,以无菌水为对照,分别施入10~3、10~4、10~5、10~6和10~7 cfu/g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菌剂,测定不同菌剂施用量后的黄瓜幼苗形态建成、生理指标、质量和产量性状。结果表明:棘孢木霉菌剂不同施用量均能有效提高幼苗株高、茎粗、叶面积、全株鲜重、全株干重、根冠比和壮苗指数,其中10~6 cfu/g棘孢木霉菌剂处理对黄瓜幼苗形态建成和物质积累的促进效果最好;棘孢木霉菌剂不同施用量均能改善黄瓜幼苗的生理特性,其中10~6 cfu/g棘孢木霉菌剂处理对黄瓜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硝态氮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促进效果最好;同时,棘孢木霉菌剂不同施用量均能促进黄瓜品质和产量形成,其中10~6 cfu/g棘孢木霉菌剂处理对黄瓜品质和产量促进效果最好,黄瓜果实可溶性糖、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实产量分别比CK提高了78.43%、31.55%、38.47%、8.63%和26.20%。综上,棘孢木霉菌剂通过改善黄瓜幼苗生理特性,促进幼苗生长,提高了黄瓜产量和品质性状,以10~6 cfu/g棘孢木霉菌剂应用效果最好,研究成果可为木霉菌剂的开发利用和黄瓜的优质栽培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0.
本研究基于 2014 年 6–7 月在杭州湾北部水域用大型仔稚鱼网(口径 1.3 m、网目 0.5 mm)进行表层拖网所采集的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ncidus)仔稚鱼样本, 采用软骨-硬骨双染色技术, 探讨了棘头梅童鱼仔稚鱼(体长范围为 3.3~12.7 mm)脊柱及附肢骨骼的早期发育和骨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脊柱骨化之前不分节, 而是由前向后逐渐长出的多个骨环把脊柱分节, 硬骨化出现的顺序大体上为由前向后。髓弓在脊柱骨化之前完全形成, 相对于一些低等鱼类髓弓等的生成方向是从中间向头尾和从后向前进行, 棘头梅童鱼的髓弓由前向后生长, 属于相对高等鱼类的生长类型。胸鳍支鳍骨是最先发育的附肢骨骼, 为能够自由地游泳摄食和从内源性营养转变为外源性营养提供了保障。后颞骨的形状十分特殊, 具有四枚向不同方向突起的棘; 背鳍支鳍骨由体中部开始向前后生长, 尾鳍支鳍骨的骨化晚于其他附肢骨骼, 侧尾下骨与其相邻的两枚尾下骨的基部融合, 为其游泳提供了强劲的动力。该研究结果不仅可以为早期形态学分类提供骨骼发育学方面的科学依据, 对棘头梅童鱼人工繁殖过程中结合骨骼发育进行技术上的契合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