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林业   36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7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51.
伐根检尺是测定毁林案件采伐量的常用方法,选择相似林分调查并且建立胸径──-根径关系式和树高曲线,间接应用二元立木材积表计算蓄积可提高伐根测定采伐蓄积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2.
钱涛 《南方农业》2008,2(4):24-25
笔者在安顺市第三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以下简称"二类调查")中发现,二类调查角规控制检尺样地(以下简称"角规样地")的调查计算是此项工作中的一个重点,调查计算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二类调查的蓄积精度能否达到要求.现将二类调查中角规样地的调查计算方法作一简单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3.
木材检验时要求快而准,但是在实际检量中往往不能快速计算,例如,在针叶树加工用原木一等材中,活节的最大尺寸得超过检尺径的15%。如果检尺径为24cm,则活节的尺寸限度小于3.6cm。得出这个数字时需要通过一定的运算,影响了木材检验工作效率。笔者从事木材检验工作多年,通过学习和探索,归纳总结了木材检验技术中的简捷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4.
《林业资源管理》2017,(2):40-45
利用110块临时方形样地(900 m~2)每木检尺调查和角规绕测调查资料及1 830块固定方形样地(667 m~2)每木检尺调查和角规控制检尺调查资料,以方形样地调查结果为参考,分析角规测树的断面积(G)、林分平均高(H)和每公顷蓄积量(M)的偏差并作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表明:角规绕测G,H,M的平均偏差分别为-15.88%,5.27%和-12.16%;角规绕测G的偏差服从正态分布,但H和M的偏差不服从正态分布;角规绕测的G,H,M与方形样地每木检尺调查结果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可靠性为95%);角规控制检尺G的平均偏差为-4.59%;角规控制检尺G的偏差不服从正态分布,并与方形样地调查结果也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可靠性为95%)。角规测树偏差主要是操作不够规范、欠认真细致造成的。在森林资源调查中,需要研究和发展先进、可靠、可行的新技术新方法,如机载激光雷达。  相似文献   
55.
MJY型木捆重量检尺仪是应用最新电测技术把称重测力传感器安装在木材卸车龙门起重机上,通过安设在起重机司机室中的木捆重量检尺仪仪表,在进行木材卸车的过程中即可把木捆的重量检测出来,并能显示数  相似文献   
56.
【目的】为降低原木检尺作业中人为因素对检尺结果的影响,提升工作效率,提出一种基于掩膜区域实例分割模型和边缘拟合算法的原木径检尺方法。【方法】使用单目手机作为采集设备,针对3种不同尺径等级的桉树原木和矩形标尺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在不同距离下采集图像制作数据集,以8∶1∶1比例划分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建立原木端面识别实验数据集。其次利用实例分割模型提取端面部分生成掩膜,使用边缘拟合算法求得矩形标尺和原木端面像素长度,结合标尺实际大小求得原木端面实际尺径。比较算法测量误差及不同国家标准下材积计算误差,评估该方法的准确性。【结果】本实例分割模型能够准确地实现原木端面掩膜分割,达到99.89%的精准率与99.41%的召回率,F1分数与均值平均精度相较one-stage算法有明显提升。通过最小二乘边缘拟合算法拟合端面为椭圆,求得椭圆短径作为原木尺径,对比真值,平均百分比误差约为-2.00%,较真实值偏小。对比不同尺径等级原木误差,100%小尺径原木、98%中尺径原木和95%大尺径原木的计算值误差范围为-5%~5%。对比不同距离下采集的原木端面图像,在50~100 cm以内采集图像效果最佳,平均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