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14篇 |
免费 | 16篇 |
国内免费 | 35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6篇 |
农学 | 166篇 |
基础科学 | 10篇 |
22篇 | |
综合类 | 1164篇 |
农作物 | 139篇 |
水产渔业 | 1篇 |
畜牧兽医 | 275篇 |
园艺 | 168篇 |
植物保护 | 20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35篇 |
2022年 | 42篇 |
2021年 | 31篇 |
2020年 | 38篇 |
2019年 | 46篇 |
2018年 | 26篇 |
2017年 | 47篇 |
2016年 | 48篇 |
2015年 | 39篇 |
2014年 | 77篇 |
2013年 | 84篇 |
2012年 | 142篇 |
2011年 | 134篇 |
2010年 | 121篇 |
2009年 | 105篇 |
2008年 | 116篇 |
2007年 | 115篇 |
2006年 | 107篇 |
2005年 | 118篇 |
2004年 | 85篇 |
2003年 | 98篇 |
2002年 | 58篇 |
2001年 | 59篇 |
2000年 | 50篇 |
1999年 | 50篇 |
1998年 | 41篇 |
1997年 | 27篇 |
1996年 | 25篇 |
1995年 | 34篇 |
1994年 | 30篇 |
1993年 | 36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23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28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从果桑园区生态系统整体观念出发,以优质高产为中心,组建了桑椹菌核病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以桑椹菌核病害为防治目标,通过选栽抗病品种调控措施,充分发挥抗性品种对桑椹菌核病的控制作用;通过农业防治措施冬耕、清园、摘除病果等降低病原基数;通过物理防治地膜覆盖、红外线照射等措施切断传播途径或杀灭子囊孢子,减少病害的发生。通过科学合理使用农药,优先考虑使用生物制剂,降低农药使用量,减少对农田生态环境的污染;桑椹菌核病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的组建和实施,增强了桑椹菌核病防治措施的规范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2.
43.
44.
为探究桑树miR858及其靶向MYB转录因子基因调控桑椹花青素合成的分子机制,利用生物信息学、5′-RACE及qRT-PCR技术进行分析,使用在线网站预测,发现在桑树MYB基因家族中存在9个miR858靶基因,均为R2R3-MYB型基因,其中6个在降解组测序结果中能够被miR858靶向切割;5′-RACE技术对MYB5-1进行验证,发现切割位点位于与miRNA互补序列的第11至第12位碱基之间。对靶基因互补区进行分析发现miR858靶向区域为R3结构域中的T区,该区域核苷酸序列在第3、6、12、15、18位存在差异,但氨基酸序列一致,其切割位点具有保守性。运用Pearson对MYB与花青素合成关键基因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MYB与花青素合成关键基因存在显著相关。qRT-PCR分析结果表明,miR858在黑、白桑椹的3个发育阶段表达上升,而MYB5-1基因在黑、白桑椹中的表达水平均呈现下降的趋势,二者呈现相反的表达趋势。由此推测,miR858可能通过抑制MYB5-1的表达从而调控桑椹花青素合成。本研究确定了桑树中MYB5-1为miR858作用的靶基因之一,分析了MYB5-1与花青素合成... 相似文献
45.
46.
47.
48.
为及时高效地鉴别桑椹菌核病的病原菌桑实杯盘菌Ciboria shiraiana和肉阜状杯盘菌C. carunculoides,根据RPB2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并验证其特异性,建立这2种病原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q PCR)检测体系,运用该体系对抗、感果桑品种不同时间点芽(果)内的2种病原菌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设计的2对引物特异性强,qPCR检测灵敏度均为10-4ng/μL,均为常规PCR灵敏度的10~5倍,建立的桑实杯盘菌和肉阜状杯盘菌qPCR标准曲线的扩增效率分别为104.89%和95.30%。利用所建方法成功从采集的果桑样品中检测出病原菌主要为肉阜状杯盘菌,且感病品种中肉阜状杯盘菌的含量随着时间不断增加,在将要显症时激增。表明所建qPCR体系适用于桑椹菌核病早期无症状芽(果)的检测,可通过监测其病原菌类型和含量为该病害的预测预报及早期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9.
旨在探究磷脂酶Cγ1(phospholipase Cgamma 1,PLCγ1)基因对绵羊早期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为揭示PLCγ1基因在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本研究选取包裹3层以上颗粒细胞的绵羊卵母细胞为试验材料,体外培养成熟后将其分为两组,利用显微注射技术将PLCγ1基因导入MⅡ期(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卵母细胞(n=127)中为试验组,以显微注射空载体pcDNA3.1-EGFP作为对照组(n=120),经48 h后统计其卵裂率;并利用Ca2+探针Rhod 2-AM监测MⅡ卵母细胞和显微注射后16、48、72、96、120 h时各时期卵母细胞以及早期胚胎内Ca2+波动。结果显示,PLCγ1基因显微注射后卵母细胞被激活,卵裂率为((19.67±0.2)%,P<0.01),桑椹胚发育率为((9.00±0.17)%,P<0.05);PLCγ1基因注射后,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不同发育时期有Ca2+浓度变化,可观察发现Ca2+主要分布在胞质中且注射48 h时可达到峰值(P<0.01)。结果表明,PLCγ1基因可以引起绵羊卵母细胞发育过程中发生Ca2+振荡,启动其卵裂,并促使早期胚胎的继续发育。 相似文献
50.
安徽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 《农家科技》2011,(1):22
<正>在发展果桑产业过程中,根据果桑本身的生物学特征特性、各地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应因地制宜开发具有不同特色的兼业经营模式。按照我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