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11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2篇
  24篇
综合类   152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61.
辣椒根尖预处理及植株倍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0.1%秋水仙素、0.002 mol/L 8-羟基喹啉和冰水3种试剂对辣椒辛香8号花药培养再生植株根尖进行预处理,研究不同预处理对根尖细胞中期分裂相的影响效果,并对辣椒花药培养再生植株进行倍性鉴定,以期获得辣椒染色体计数的最佳预处理。结果表明:3种预处理中,利用0.1%秋水仙素对辣椒根尖预处理3 h,细胞的中期分裂指数最高,达56.6‰,而且染色体分散度好,染色体分裂相多,比较适合染色体计数;经染色体计数鉴定得出5株花药培养再生植株中有4株双倍体和1株单倍体,可用于下一步育种实践中。  相似文献   
262.
[目的]探索制作木薯二倍体根尖压片技术,为多倍体的鉴定提供参考。[方法]以木薯品种华南124的根尖为试材,在恒温水浴中用1 mol/L HCl溶液处理,进行细胞解离,并进行11~15 min的时间梯度试验以寻找最佳解离时间。通过木薯根尖染色体的解离观察试验,探讨了木薯根尖染色体(二倍体)的观察方法。[结果]木薯根尖的最佳取材时间在雨后或头天浇水第2天上午9∶00~10∶00。解离时间梯度试验表明,解离13 min可达到木薯的最佳解离效果。通过比较4种染色试剂(I-IK染液、改良苯酚品红、番红染液和醋酸洋红)的染色效果选出的最佳试剂为改良苯酚品红。[结论]该研究为木薯多倍体的直接鉴定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263.
以秧苗期耐冷性不同的2个水稻品种湘早籼45和三七十萝为材料,利用光照培养箱分别设适温(25℃,CK)和低温(10℃)两个处理,研究低温下水稻秧苗生理特性及根尖解剖结构的变化,以探明低温对水稻秧苗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低温下幼苗总根数、最长根长、根鲜重、根干重、根系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和根系活力下降,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降低幅度增大,冷敏感品种湘早籼45幼苗的降幅大于耐冷品种三七十萝;低温下根系SOD活性、POD活性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根系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增加,耐冷品种三七十萝根系SOD活性、POD活性、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变幅小于冷敏感品种湘早籼45;低温下根系分泌物游离氨基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耐冷性品种三七十萝变幅高于冷敏感品种湘早籼45;低温下冷敏感品种湘早籼45根尖薄壁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细胞间隙大,维管束结构不清晰,木质部排列紊乱,而耐冷品种三七十萝低温下根尖薄壁细胞形状较规则,细胞排列较紧密,细胞间隙小,维管束结构较清晰,木质部和韧皮部清晰可见。研究结果说明水稻幼苗受低温激发通过诱导不同生理和形态变化以应对低温的影响。  相似文献   
264.
[目的]探明稻秆浸提液对小麦发芽的影响机制,为稻秆还田条件下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扬麦16和扬麦22为试验材料,设4个稻秆浸提液质量浓度(0.02、0.04、0.06和0.08 g/mL),以蒸馏水为对照(0 g/mL,CK),测定不同处理小麦的种子发芽率、苗高、根数、根长和α-淀粉酶活性,并观察萌发2和6 d的小麦胚乳及根尖显微结构.[结果]稻秆浸提液对小麦发芽率具有抑制作用,且浸提液质量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不同质量浓度的稻秆浸提液对小麦苗高、根系生长的影响表现为典型的低促高抑现象,其中0.02 g/mL处理对小麦的根长和苗高均有促进作用,0.08 g/mL处理则对二者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他稻秆浸提液处理对不同品种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随稻秆浸提液质量浓度的升高,小麦根系分生区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改变,浸提液质量浓度超过一定程度时会使根尖分生区细胞明显变形.高质量浓度稻秆浸提液还会显著降低小麦胚乳淀粉体的降解程度(P<0.05),随着浸提液质量浓度的升高,小麦种子中α-淀粉酶活性也随之下降,0.08 g/mL处理的小麦α-淀粉酶活性萌发2 d时较CK下降36.70%,萌发6 d时较CK下降28.13%.[结论]稻秆浸提液对小麦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对幼苗生长的影响表现为低促高抑,稻秆浸提液主要通过影响小麦淀粉体降解及淀粉酶活性来影响小麦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265.
【目的】研究乙烯利对蚕豆根尖细胞的致突变作用。【方法】以不同质量浓度和不同时间乙烯利处理蚕豆根尖细胞,水和Na N3为对照,观察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形率的变化。【结果】乙烯利在400mg·L-1(正常剂量)、处理4 h下,蚕豆根尖细胞无致突变作用;乙烯利其他处理时间(8 h和12 h)和浓度下(正常浓度的5倍、10倍和20倍)均能诱导蚕豆根尖细胞产生较高的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形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形率随处理时间与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结论】乙烯利的高浓度和延长作用时间对蚕豆根尖细胞具有明显的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266.
[目的]利用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在硝态氮或铵态氮处理条件下,对杨树根尖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筛选和研究,同时分析和描述了差异表达基因对杨树根尖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后续开发高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杨树新种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灰杨幼苗根尖为材料,用0.5mmol·L-1硝态氮(NO3-)和0.5mmol·L-1铵态氮(NH4+)对幼苗处理10 d,并对植株根尖进行转录组测序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硝态氮处理下的主根长度几乎是铵态氮处理条件下的一倍。从两种不同氮形态处理杨树根尖转录组文库中,筛选到2 207个差异表达基因。通过差异基因GO和KEGG功能聚类分析,分别获得50个GO功能聚类和20条KEGG通路。进一步利用MapMan分析,筛选出36个氮代谢通路过程、各类氨基酸的生物合成以及代谢过程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对这些差异基因互作调控网络分析发现,硝酸还原酶(Potri.005G172400)基因通过响应不同氮形态,在影响杨树根尖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