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29篇
农学   54篇
基础科学   2篇
  30篇
综合类   256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44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51.
于淑池  沈燕霞  池玥兰  吴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161-17163
[目的]研究孔雀石绿对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孔雀石绿溶液处理蚕豆根尖细胞12、24、36、48和72h,通过常规染色体压片技术,观察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并计算各处理组的有丝分裂指数。[结果]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有丝分裂指数呈M型变化趋势,说明蚕豆根尖对孔雀石绿有一个适应过程。随着孔雀石绿浓度的升高,有丝分裂指数逐渐升高,在浓度为0.50~1.00mg/L时,有丝分裂指数整体达到顶点;随着孔雀石绿浓度的进一步升高,有丝分裂指数有所下降,说明孔雀石绿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植物生长有利。[结论]该研究可以为孔雀石绿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并为评价孔雀石绿对环境的危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2.
采用分生组织培养生产脱甘蔗黄叶病毒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尝试使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技术生产UP01235和UP00972个甘蔗品种的脱甘蔗黄叶病毒(SCYLV)脱毒组培苗。【方法】以大田染病和健康甘蔗植株的不同大小茎尖分生组织为外植体,经培养获得组培幼苗。采用1对甘蔗黄叶病毒特异性引物(SCYLV-615F:5’-ATGAATACGGGCGCTAACcGYYCAC-3’和SCYLV-615R:5’-GT-GTTGGGGRAGCGTCGCYTACC-3’)进行RT—PCR分析,在6个月内每隔1个月检查1次组培苗是否存在病毒。【结果】当以1.5mm茎尖进行培养时,获得的2个甘蔗品种的组培苗在温室种植,在生长期间未发现存在黄叶病毒,说明黄叶病毒已被消除;而以超过1.5mm的茎尖为外植体时,PCR分析表明结果,所获得的组培苗存在黄叶病毒。【结论】对以1.0~1.5mm茎尖培养获得的200多株组培苗进行温室繁殖,在生长期间均未发现黄叶病毒。  相似文献   
353.
王俊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4):281-282
通过对生产上常常采用短截、摘心和剪梢等修剪技术来促使其下侧枝的萌发,与苗木移栽前也常常将主根以及大的侧根的尖端剪去促使多发侧根和须根这2种措施进行比较,其实质都是去除了抑制下部生长的顶端部分,但用顶端优势的概念就不能解释将主根以及大的侧根的尖端剪去促使多发侧根和须根这一现象,从而提出了在同一枝条或植株上顶芽的生长或发育抑制其下芽生长或发育以及在同一根系或植株上根尖的生长或发育抑制其下部侧根生长或发育的现象叫顶端优势。  相似文献   
354.
以华南6号木薯根尖为材料,采用酶解去壁低渗法和压片法,制备木薯染色体标本,并对其制片过程中的预处理药品、预处理时间、酶解时间等因子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酶解去壁低渗法能获得较好的染色体标本,α-溴代萘与对二氯苯饱和液的混合液和0.1%的秋水仙素与0.002 mol/L 8-羟基喹啉混合液的预处理效果最好,预处理时间以2 h为宜,酶解时间4 h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55.
植物分生组织的发育主要依赖于植物体内多功能干细胞群体,并受多种激素的共同调控,其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调控通路及其相互作用是调控分生组织形成和分化的主要因素.了解植物分生组织的形态建成及信号途径相关分子机制,将加深人们对植物生长发育调控的认识,为植物资源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基础.为此,综述了植物顶端分生组织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356.
为探索EMS对离体培养的甘蔗茎尖进行化学诱变的合适浓度和时间组合,以‘新台糖22’和‘粤糖93-159’甘蔗茎尖分生组织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24、48、72μmol/L)、不同时间(2、4 h)诱变处理对茎尖分生组织的成活率、鲜重增重量、分化率及分化成苗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变处理后2个基因型的甘蔗茎尖分生组织成活率、每克鲜重增重量、分化率以及成苗的数量和质量都随着EMS处理浓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下降,2个基因型甘蔗茎尖经诱变处理后半分化EMS浓度均小于半致死浓度。综合成活和分化情况,适合‘新台糖22’茎尖分生组织的EMS诱变处理为48μmol/L处理2 h或24μmol/L处理4 h;适合‘粤糖93-159’茎尖分生组织的EMS诱变处理为72μmol/L处理2 h或48μmol/L处理4 h。  相似文献   
357.
天山云杉(Picea schrenkiana)是新疆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特有种,自然更新过程出现了阻碍,3,4-二羟基苯乙酮(3,4-dihydroxy-acetophenone,DHAP)已被确证是引起这一生态过程的主要自毒物质。为了揭示天山云杉天然更新障碍的内在生理机制,本文选择5个浓度梯度(0,1.0,2.0,3.0,5.0 mmol·L~(-1))DHAP处理天山云杉幼苗,以胚根长、胚芽长和鲜质量作为幼苗生长参数,测定天山云杉幼苗根尖细胞活力和6种抗氧化酶活力(SOD、POD、CAT、APX、GPX、GR)。结果显示,2.0 mmol·L~(-1) DHAP能显著促进天山云杉幼苗的胚根、胚芽和鲜质量生长,5.0 mmol·L~(-1) DHAP显著抑制天山云杉幼苗的生长;天山云杉在DHAP浓度(c≤2.0 mmol·L~(-1))处理下,抗氧化酶SOD、CAT、APX、GPX、GR的活性随着DHAP浓度的升高而升高,POD的活性随着浓度的升高而下降,6种抗氧化酶协同作用以维持抗氧化酶防御系统的稳定;DHAP浓度(2.0 mmol·L~(-1)c≤5.0 mmol·L~(-1))处理后的前3 d,抗氧化酶SOD、CAT、APX、GPX、GR的活性随着DHAP浓度的升高而降低,POD的活性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处理3 d后6种抗氧化酶活性与对照相比差异性显著但无规律,在此浓度范围内DHAP胁迫导致天山云杉生理机制紊乱,打破了正常的生长发育机制致使细胞加速死亡。DHAP通过影响天山云杉幼苗根尖细胞活力和抗氧酶活性,进而干扰天山云杉幼苗的正常生长,成为引发天山云杉天然更新障碍的一种因素。  相似文献   
358.
不同热处理对甘蔗蔗茎脱毒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甘蔗脱毒的最佳方式,以期为甘蔗脱毒健康种苗的生产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将甘蔗蔗茎分别置于不同温度的恒温水浴中进行不同时间的恒温热处理。结果表明:不同热处理对蔗茎处理7 d后,低于52℃的各处理萌芽率均在90%以上,52℃处理30 min以内萌芽率均为60%以上,其余处理蔗茎萌芽率低于30%;当热处理温度高于55℃、58℃和61℃时可以分别获得脱去宿根矮化病(RSD)、花叶病毒(Sc MV)和黄叶病毒(Sc YLV)的腋芽,但是蔗茎萌芽率低于20%;而在52℃恒温热处理30 min后经过38℃恒温气候箱中培养1周后,蔗芽生长点均未检测出以上3种病原微生物。以此最佳条件,研究了心叶诱导愈伤组织培养、腋芽培养、温水处理种植和恒温热处理结合腋芽分生组织培养4种脱毒方式的脱毒效果,发现心叶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和恒温热处理结合腋芽分生组织培养脱毒效果最佳,但是继代培养过程中发现,经诱导愈伤组织培养产生的无性系后代中变异个体较多。因此,恒温热处理结合腋芽分生组织培养为甘蔗的最有效的脱毒途径,可以培养出脱毒健康种苗。  相似文献   
359.
以南瓜胚囊再生植株为材料,采用形态学鉴定法、根尖染色体计数法和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计数法3种方法对46株南瓜胚囊再生植株的倍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在46株再生植株中,有12株再生植株生长势弱、叶片较薄、叶脉不明显、分枝少、根系不发达,与其他倍性植株在形态上有明显差异;进一步进行染色体计数后,发现仅有7株再生植株的染色体数n=x=22,7株单倍体植株的保卫细胞叶绿体数的平均值为4.28个,正常二倍体组培苗的平均叶绿体数目为8.37个。说明形态学鉴定法只能作为倍性鉴定的一种辅助方法,而染色体计数法虽直接、准确,但效率低,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计数法高效、简便。  相似文献   
360.
盐胁迫诱导小麦根尖细胞的氧化伤害及死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200 mmol·L~(-1) NaCl溶液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幼苗进行胁迫处理,然后对胁迫0、12、24、48和72 h的小麦根尖的H_2O_2含量、O_2~-产生速率、膜脂过氧化程度、质膜完整性和根尖DNA降解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胁迫诱导的小麦根尖中,H_2O_2含量、O_2~-产生速率、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含量和细胞死亡数都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对胁迫诱导的根尖进行组织染色发现,膜脂过氧化和质膜完整性破坏的程度和分布范围都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重和扩大。用琼脂糖凝胶电泳研究根尖DNA的降解情况,在电泳图上观察到DNA梯状和弥散型拖尾带,表明在200 mmol·L~(-1) NaCl胁迫下,小麦根尖细胞可能同时发生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