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0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1297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10篇
  9篇
综合类   495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160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102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正>1.彻底消除传染源。桑蚕主要的僵病传染源是僵蚕尸体、死笼茧、蚕粪、蚕室垃圾及松毛虫等野外昆虫的僵病尸体。这些传染源带有大量白僵菌分生孢子,且会不断产生新的大量的白僵菌分生孢子,散发到空气中,通过风的传播,污染桑叶、污染蚕室。  相似文献   
72.
以湖南马尾松毛虫发生地采集的马尾松毛虫为试验材料,选用CPV、Bt 2种微生物复配后对其进行室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Bt对越冬代松毛虫前12d死亡率的影响显著,死亡率与Bt浓度呈正比,Bt浓度为6&#215;10^7个芽孢/mL时,死亡率可达70.36%;Bt使用浓度为5&#215;10^6芽孢/mL时,第一代松毛虫(群体饲养)处理6d平均死亡率可达70.41%,Bt使用浓度为1&#215;10^7芽孢/mL时,平均死亡率可达75.09%;CPV对越冬代松毛虫处理12d后残留种群带毒率影响显著,带毒率与CPV浓度呈正比,当CPV浓度为2&#215;10^5个多角体/mL时,其带毒率可达53.68%;复配药荆按其对第一代松毛虫(单虫饲养)的药效(前6d死亡率)可分为5类,其平均药效(死亡率)最高达100%,最低的仅为43.12%;CPV-Bt复配药刺防治马尾松毛虫的越冬代和第一代,若只需达到70%杀虫率和50%残留种群带毒率水平,越冬代宜选用2&#215;10^5个多角体/mL+6&#215;10^7个芽孢/mL,第一代宜选用5&#215;10^4个多角体/mL+1&#215;10^7个芽孢/mL。  相似文献   
73.
松毛虫属鳞翅目,枯叶蛾科。是油松的毁灭性食叶害虫,也能危害樟子松。发生严重时,能将松叶吃光,影响松树生长;连年受害时,能使松树枯死。山西省灵丘县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21世纪初曾大面积暴发油松毛虫,本文就油松毛虫发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各种措施对其综合防治进行了深入探讨。一、油松毛虫的形态特征成虫。雄蛾翅展45~60毫米,雌蛾翅展60~80毫米,触角羽毛状,前翅黄色或灰色,有5条暗黑色横线,内横线、中横线、外横线呈波状,亚外缘略黑色,由9个斑点组成。  相似文献   
74.
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是一项安全高效、生态环保的生防措施,是最先进的坊螟技术。公主岭市连续19年推广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取得了显著效益。介绍了松毛虫赤眼蜂的防螟原理和特点、工厂化生产、田间应用技术等。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时策。  相似文献   
75.
2007年秋季,对生物制剂——1.2%苦·烟乳油进行了飞机防治松毛虫试验。试验结果为:施药24h后有少量.停食,施药后72h,平均有95.8%停食;最佳配制浓度为7.4%,杀虫效果为96.9%。  相似文献   
76.
灯光诱杀松毛虫蛾防治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年8月、1995年8月,分别在柏岩乡、棠溪乡、古丽镇、方岩镇、芝英镇等地实施灯光诱杀松毛虫蛾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灯光诱杀松毛虫蛾,具有成本低、效率高,不伤害天敌,点1盏次诱蛾灯相当于防治1.32hm2松毛虫,是一种较好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77.
释放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了应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技术要点,包括选择放蜂防治玉米螟的世代;放蜂时间,放蜂方法和田间放蜂效果调查方法,向广大农民提供放蜂治螟技术。  相似文献   
78.
20%杀铃脲(氟幼灵)悬浮剂防治松毛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使用20%杀铃脲悬浮剂不同剂量防治松毛虫的试验,并与同类药剂相比较,得出以60g/hm^2的用药量防治效果可达96.4%,是一种经济适用,防效高又有利于保护天敌和环境的仿生农药。  相似文献   
79.
本文以虫口密度、针叶现存量,树高生长量和材积生长量为模糊要素,应用迭代自组织分析技术和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松毛虫取食油松针叶后、油松被害等级进行了定量划分,找出了4个等级间的界限,并对两种数学方法在油松被害等级划分上的应用进行了比较,使其在生产中的可操作性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80.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的短期测报,除和虫口数量有密切关系外,和幼虫群种的早龄组配、发育进度、体形大小等质量因子有密切关系,是分析松毛虫幼虫种群数量动态和决定防治策略不可忽视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