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00篇
  免费   561篇
  国内免费   226篇
林业   4354篇
农学   350篇
基础科学   212篇
  1040篇
综合类   5259篇
农作物   156篇
水产渔业   55篇
畜牧兽医   296篇
园艺   4100篇
植物保护   265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220篇
  2023年   499篇
  2022年   728篇
  2021年   869篇
  2020年   699篇
  2019年   931篇
  2018年   288篇
  2017年   740篇
  2016年   863篇
  2015年   788篇
  2014年   1157篇
  2013年   1105篇
  2012年   1025篇
  2011年   1006篇
  2010年   925篇
  2009年   829篇
  2008年   753篇
  2007年   646篇
  2006年   530篇
  2005年   437篇
  2004年   276篇
  2003年   206篇
  2002年   130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乡村特色景观在全国各地兴建.但目前尚缺乏对这些景观进行正确、客观的评价,因此选择适当的景观评价方法迫在眉睫.传统的景观评价分为专家学派、心理物理学派、认知学派和经验学派等4个学派;有3种景观评价方法:定量、定性和综合方法.本文对景观评价现状进行总结,并浅析各种方法在乡村特色景观中的运用.建议在乡村特色...  相似文献   
992.
依艳 《绿色科技》2022,(11):166-168+172
为解决天然林保护工作存在的林火治理问题,以勐腊县开展侵占林地种茶毁林等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违规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为例,对天然生态林受扰恢复的弹性扰动情况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估算天然生态林弹性值的森林景观模型,模拟了当地天然生态林保护工作缺失可能造成林火灾害的发展走向,以解决畸形发展或治理不足带来的环境破坏问题。结果表明:林分密度实际值与模型的相关系数差异为0.018;胸高断面积相关系数差为0.029,考虑新生幼龄树的预案火灾推演结果与实际情况大致相符。由此可证明:所提推演模型具有较高的实用性,能够贴合自然森林的演变而推演出未来森林的走势变化,可以为相关人员或单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3.
为探究都匀市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及驱动力机制,以都匀市2010年和2020年2期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经目视解译和精度验证形成2期土地利用数据进行分析,最后利用地理探测器对其驱动力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类型以林地为主,耕地、草地、建设用地次之;研究期间耕地、草地、未利用地面积减少,林地、园地、建设用地、水域面积增加。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绝对值园地>未利用地>建设用地>草地>水域>耕地>林地。其中园地、建设用地增长幅度较大;由于受基数面积较大影响,耕地和林地的动态度变化不明显。在景观格局上,景观破碎化程度有所增加。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和香农均匀度指数(SHEI)呈现小幅度下降,表明不同景观类型多样性程度有所下降。2010年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受高程因子影响较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2020年夜间灯光和人口等社会经济因子占主导地位,人类活动影响度增强,自然因素影响度相对减弱。  相似文献   
994.
过伐林景观要素沿环境梯度分布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张志  孙玉军 《林业科学》2005,41(1):14-18
运用趋势面分析方法 ,在arcinfo的支持下 ,采用统一网格样点采样法 ,通过对不同森林类型的演替阶段定量化 ,对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的森林景观要素沿环境梯度分布的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在金沟岭林场范围内 ,水平地理位置对景观要素空间分布的影响极为有限 ,景观要素空间格局更多地受地形特征和干扰格局的综合控制 ;研究地区海拔、坡向和坡度是控制景观要素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 ;在不同海拔带上 ,坡向和坡度对景观要素空间分布的作用在方向和强度上都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995.
为量化评价广州市园林绿地中木质藤本景观,将木质藤本景观分成附壁、立柱和悬蔓式,篱垣和栅栏式,棚架式,屋顶和廊架式等4类作为评价样本,拍摄样本照片作为评价媒介,运用心理物理学派的美景度评判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SBE)进行评价,并对评判值做标准化处理。结果表明,各类型木质藤本景观的美景度从高到低依次是:附壁、立柱和悬蔓式(0.043 9)、屋顶和廊架式(0.015 1)、棚架式(-0.019 7)、篱垣和栅栏式(-0.036 0);从色彩、层次、绿视率、植物配置、生长状况等方面对4类木质藤本景观进行分析,归纳出适合不同园林应用形式的木质藤本,为园林绿地中木质藤本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6.
申亮  王葆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036-18037,18040
景观生态格局模式强调景观空间格局对过程的控制和影响,并通过格局的改变来维持景观功能流的健康与安全。景观生态格局的研究方法有静态分析法和动态分析法。利用生态安全格局方法去建立整体性的生态基础设施是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基础,它为建设生态城市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可应用于分析城市的景观生态基本特征、城市的景观安全格局现状,规划城市景观生态格局。该研究以西安市为例,采用景观格局指数静态分析法分析了西安的生态环境及景观生态格局构成,归纳出西安市生态基质、廊道和斑块的分布及其特点,并就其中存在的基质形态破碎化、廊道人工化、建成区内斑块分散化问题进行了总结,以期为今后的西安市生态格局研究和完善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7.
土地整治中的田块优化与景观生态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唐县项目区为例,依据线性规划原理建立田块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从景观生态规划设计角度分析了如何优化整理区的生态环境。结果表明:运用线性规划原理建立田块优化设计数学模型,能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在优化田块规模的基础上引入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既能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又能保护整理区的景观和生态环境,从而保障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998.
林火对景观格局的影响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林火生态和景观生态学理论,通过林火生态特性、生态过程及景观研究方法,阐述了林火对景观格局的影响;分析了林火与景观结构、功能、动态、格局和景观多样性的相互关系;简要概括了目前对林火与景观格局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999.
北京山区农村居民点分布变化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37,自引:15,他引:37  
当前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应加强对社会经济转型条件下农村居民点内在演化规律的研究。该文应用GIS空间分析以及景观指数的定量分析方法,以北京山区为研究区域,分析研究了山区不同地域层次上农村居民点分布及其变化与该区自然环境、生产环境和社会经济三方面环境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北京山区农村居民点分布格局受坡度、高程、农用地以及城镇和交通道路等自然环境、生产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综合影响,但其分布变化则更多地与农用地距城镇的距离和交通条件紧密相关。该文还对农村居民点分布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为科学指导农村居民点整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为黄土高原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以上黄试区为例,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获得计算景观多样性的有关参数,选取斑块大小及数量、分维数、斑块伸长指数、多样性、优势度、均匀度和破碎度等指标,对黄土丘陵小流域10年来景观多样性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995—2004年,该试区总斑块数增加了6个,斑块变化明显的主要表现为:坡耕地及天然草地斑块分别减少19个和12个,人工草地斑块及梯田分别增加15个和9个;平均斑块面积及平均斑块周长分别下降了0.14hm2和185.36m2;梯田、天然草地、疏林地、园地及居民点用地分维数,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坡耕地、人工草地、灌木林地及未利用地景观的分维数有所上升,水浇地、川台地、乔木林地、水域景观分维数保持不变;上黄试区景观异质性特征表现为:均匀度指数下降5.86,景观破碎度指数上升0.002,人为干扰度增加1.95,景观类型多样性指数下降0.25,优势度指数上升0.25。目前,试区从耕地及草地为主的景观生态系统,转变为以林地和草地景观为主的高度异质化的景观生态系统,人类活动的干预,是驱动该试区景观空间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