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60篇
  免费   209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3275篇
农学   241篇
基础科学   334篇
  215篇
综合类   6918篇
农作物   552篇
水产渔业   128篇
畜牧兽医   629篇
园艺   583篇
植物保护   421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343篇
  2022年   350篇
  2021年   502篇
  2020年   523篇
  2019年   739篇
  2018年   206篇
  2017年   622篇
  2016年   679篇
  2015年   520篇
  2014年   863篇
  2013年   801篇
  2012年   859篇
  2011年   1039篇
  2010年   897篇
  2009年   778篇
  2008年   714篇
  2007年   604篇
  2006年   488篇
  2005年   386篇
  2004年   342篇
  2003年   236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皓元 《农家致富》2005,(5):18-18
近年来.一种集旅游观光、学艺取经为一体的科技旅游在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邳庄镇日渐盛行。  相似文献   
62.
走进广福     
出桂林、过宛田、经黄沙、便到了花坪自然保护区的广福景区——安江坪。  相似文献   
63.
黎森  王娜 《广西林业》2004,(6):21-22
平天山森林公园位于贵港市西北面20km处,隶属国有贵港市平天山林场,是2003年4月经广西区林业局批准建立的自治区级森林公园,今年5月28日挂牌正式开业。  相似文献   
64.
阐述了福建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的基本概况、景观特色、自然公园开发及保护等,并提出了在公园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保护问题,旨在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龙栖山宝贵的景观资源,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5.
李燃 《国土绿化》2004,(7):46-46
漫步在“十里下雨不打伞”的吉林省净月潭公园,每个人都会认认真真地“读树”。在净月潭“读树”,是一种特别的享受和乐趣。  相似文献   
66.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积极研究林业与农民增收问题,进一步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对1992年来,东港区林业与农民增收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调研。调研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67.
2004年5月26日~30日,由国家林业局.国家旅游局和陕西省政府主办的“2004中国森林旅游博览会”将在西部重镇宝鸡隆重举行。这是继2002年浙江临安首届“中国森博会”后,以展现我国林区秀美风光、优美环境、丰富资源和森林公园建设成就的国家级会展第一次挺进西部地区。此次盛会将给热衷于森林旅游的人们提供一个了解宝鸡、了解西部的平台,让更多的都市人把目光投向西部……  相似文献   
68.
王朗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境内,东南面接平武县白马藏族乡,西南面与松潘县黄龙寺接壤,东北及北面与九寨沟县的九寨沟、勿角等为邻,总面积322.97平方公里。“王朗”是藏语的音译,即放羊的地方,与王朗管理处所在地“牧羊场”相吻合。  相似文献   
69.
东欧那梦幻般的土地给我的触动太多了。东欧平原没有高山峡谷、急流险滩;那里的河水平缓,两岸多是一望无边的森林和草原,葱绿苍翠,景色优美。每次回想起来,都是这样的一道风景:草原、森林、帐蓬和篝火。这样的风景自然有着震撼人心的美。在河岸或湖岸远眺,水中微波偶起,平坦原野上的浅绿和暗红混成一种灿烂的颜色,大片的森林跳跃抑或匍匐在远近的水边,这时你把视线固定在落日的方向,一个个不知名的木制教堂就从四处冒出来,伴着恋家的牛哞,晚祷的钟声响彻四方。每当夜幕降临,岸边的树林里就有人搭起帐篷,燃起篝火,不时还飘来阵阵诱人的烤肉香…  相似文献   
70.
文化底蕴越是丰厚的旅游资源,开发价值就越高。正是众多文人贤士游剡访古,使浙东剡溪的历史、文化与自然山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绚丽多彩的剡溪山水文化。文化被认为是旅游业的灵魂,是一种潜在的旅游产品。要提高山水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必须将山水文化的潜在价值转化为旅游产品。本文对剡溪山水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了以下设想:再现“唐诗之路”山水旅游美景,并着重于按唐诗及有关文献、传说等增添新景点,沿江、沿山、于水中进行山水、文化全面开发,形成立体式、全景式的剡中山水文化游道;可开发出文化生态、修学、科考、宗教、节庆等剡溪山水文化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