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78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297篇
林业   1138篇
农学   899篇
基础科学   888篇
  307篇
综合类   5230篇
农作物   462篇
水产渔业   403篇
畜牧兽医   1990篇
园艺   771篇
植物保护   1007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77篇
  2022年   250篇
  2021年   247篇
  2020年   207篇
  2019年   273篇
  2018年   143篇
  2017年   257篇
  2016年   357篇
  2015年   450篇
  2014年   681篇
  2013年   711篇
  2012年   981篇
  2011年   1067篇
  2010年   785篇
  2009年   845篇
  2008年   901篇
  2007年   601篇
  2006年   608篇
  2005年   554篇
  2004年   486篇
  2003年   330篇
  2002年   362篇
  2001年   285篇
  2000年   260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138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103篇
  1995年   110篇
  1994年   117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9篇
  1978年   8篇
  1976年   6篇
  1973年   6篇
  1957年   23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新疆农机化经过多年的发展,种植业综合机械化程度已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但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机械化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82.
温家康  马荣  王大芬  张萍 《果树学报》2022,(8):1469-1478
【目的】了解新疆野核桃对核桃腐烂病的抗性,挖掘抗性种质。【方法】以新疆巩留野核桃自然保护区中7个类型的28份新疆野核桃种质1年生枝条为材料,通过室内人工接种的方法,记录野核桃在接种核桃腐烂病菌后第12天的发病情况,测定韧皮部POD、SOD、CAT酶活性以及MDA含量等生理指标,最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综合评价野核桃种质资源对核桃腐烂病的抗病能力。【结果】新疆野核桃种质间的抗病能力显示出较大差异(p<0.05),其中J-1、J-2、XT-3、XT-4等12个野核桃单株在病斑表征上显示为高抗病种质;发病枝条(平均水平)的POD酶活性、未发现SOD酶活性、CAT酶活性、MDA含量相比未发病枝条(平均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分别为未发病枝条的260.6%、118.9%、283.6%和192.6%,其中POD酶活性、CAT酶活性、MDA含量与枝条发病程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SOD与枝条发病程度呈显著线性关系。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抗病能力为0.93~1.32的野核桃种质抗病性较强,为XT-4、J-1、J-2、XY-4、XY-1、XY-2、T-2;聚类分析结果显示,28...  相似文献   
83.
新疆南部转基因棉区棉铃虫种群长期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acillus thuringiensis)基因抗虫棉在新疆南部推广已超过10 a,为探索Bt棉大面积种植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种群动态的影响,于1999-2010年使用诱虫灯监测了Bt棉大面积种植区域(麦盖提)和非Bt棉大面积种植区域(阿瓦提)棉铃虫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新疆南部地区20世纪90年代末发生棉铃虫害较重,2000-2004年种群数量保持较高水平;自2005年Bt棉大面积推广以后,Bt棉区棉铃虫的种群数量显著下降,棉铃虫种群数量随Bt棉种植比例的上升而下降(P<0.05);]随着Bt棉大面积推广年数的增加,Bt棉区棉铃虫各代种群数量均逐渐下降,第二代种群数量和高峰期蛾量下降速率均较越冬代和第一代快,且第二代棉铃虫种群相对丰富度也逐渐下降。因此,新疆地区Bt棉的大面积种植能较好地控制棉铃虫的种群数量,而且对第二代棉铃虫种群的控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4.
新疆北部地区春夏季干旱的区域性和持续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勇  杨青  马玉芬 《干旱区研究》2012,29(3):472-478
基于1961-2007年36站的逐日降水资料,分析新疆北部地区春、夏季干旱的区域性和持续性特征。结果表明:新疆北部春、夏季干旱发生较为频繁,尤其在北疆西北部地区,春旱平均3 a一遇,夏旱为4~5 a一遇。季节间的连旱概率较低,不足10%,主要以月际间的连旱为主,其中2个月的持续干旱次数占干旱总次数的20%左右。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春夏之交的5~6月,是2个月连续干旱发生次数相对频繁的时期,北疆西北部地区此类连续干旱事件最多。伊犁河谷、北天山地区和北疆北部春旱较夏旱频繁,春旱以北疆北部发生最多;夏旱3个区域发生频次相似,但北天山地区大旱发生频数较高。3个区域的春、夏季干旱程度均呈减弱趋势,春旱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夏旱在80年代中后期处在一个较低的发生期。  相似文献   
85.
新疆北部夏季强降水分析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基于1961-2007年新疆104站的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新疆北部夏季强降水量、强降水日、强降水比和强降水强度等特征量的气候条件和时间变化.结果表明:新疆北部夏季的强降水各特征量分布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各特征量随地形增高而增多或增强,可能在海拔2 000 m左右存在最大降水带.局地强降水频繁,平均3~4 d就发生一次.北疆夏季强降水事件呈增多、增强趋势,天山山区和伊犁河谷尤为显著.同时,强降水各特征量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强降水量、强降水日和强降水比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处在高值期,而强降水强度自1990年后,就处在相对高值期.用Mann-Kendall法对强降水各特征量进行突变检验发现,强降水量、强降水日和强降水比在1995年左右发生了由少到多的气候突变,而强降水强度在1990年和2000年后这种变化趋势表现显著.  相似文献   
86.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生物结皮中藓类植物形态解剖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组成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生物土壤结皮的4种1变种藓类植物刺叶墙藓(Tortula desertorum Broth.)、真藓(Bryum argenteum Hedw.)、绿色流苏藓〔Crossidium squamiferum(Viv.)Jur.〕、泛生墙藓(Tortula muralis Hedw.)、泛生墙藓无芒变种(Tortula muralis var. aestiva Brid. ex Hedw.)的茎、叶形态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除刺叶墙藓叶片上部为2层细胞组成外,其他4种叶片均由1层细胞组成。所有藓类植物叶片都具有明显或粗壮的中肋,起到了支持叶片和导水的作用。茎皮部外层细胞壁不同程度加厚。生物结皮中的藓类植物表现出叶片背卷或内卷、具疣状突起、透明毛尖(泛生墙藓无芒变种除外)以及边缘细胞壁加厚等特征,这些特征是对干旱荒漠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荒漠藓类植物形态特征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7.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新疆农用地利用效益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的理论与模型对新疆农用地利用效率进行了评价。根据DEA有效性值,从土地投入与产出两个方面分析了各地区的DEA有效性,呈现南疆最高、北疆次之、东疆最低的格局,以及非DEA的区域性差异;农业发展水平越高,DEA有效值越高,反之,DEA有效值越低,总体而言新疆农用地利用效益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提高农用地利用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88.
新疆蛇类的分布及生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了新疆蛇类3科,7属,11种和亚种。对其分布、形态及食性、繁殖、行为等生态过程进行了初步观察。拟订分类检索系统。  相似文献   
89.
基于新疆阿勒泰地区7个观测站1961-2011年冬季逐日降雪量资料,定义了日降雪特性指标:3个级别的降雪频率及贡献率,运用线性趋势、Cubic函数、Morlet小波变换、R/S分析等方法,研究该区冬季日降雪特性指标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阿勒泰地区及各站冬季降雪量与日降雪特性指标均呈显著正相关;日降雪特性指标、冬季降雪量都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长期变化趋势均呈显著的线性增多趋势,小雪频率及贡献率最大;小雪频率是大到暴雪频率的近20倍;各站阿勒泰站中雪和大到暴雪频率及贡献率、富蕴站和青河站大到暴雪频率及贡献率、其他站日降雪特性指标对冬季降雪量的影响均显著。Cubic函数拟合表明,小雪频率、贡献率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发生了由多到少的转型;中雪、大到暴雪频率及其贡献率基本呈单调上升趋势;各站大到暴雪频率、贡献率与全区的基本一致。阿勒泰地区冬季大到暴雪频率及贡献率的变化是造成该地区冬季降雪量发生变化的内在因素;福海站是小雪频率及贡献率变化,其他站是大到暴雪频率及贡献率变化是造成冬季降雪量变化的内在因素。Morlet小波分析表明,日降雪特性指标存在显著的年代际和年际周期变化。R/S分析表明,未来该地区日降雪特性指标呈逐渐减少趋势,尤其是中雪频率和贡献率。  相似文献   
90.
丁鹏  陈莹  马鸣  袁国映 《干旱区研究》2011,28(3):562-563
2010年9月14~26日,对新疆罗布泊进行综合考察时,在哈密雅满苏镇磁海矿区附近的施工驻地发现了1只北鹨(Anthus gustavi Swinhoe,1863),并拍摄到十几张照片.经过仔细观察与图片鉴定,确定为新疆鸟类新纪录.同时,对该物种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栖息地、生态习性以及亚种分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