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林业   6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由中国林产工业协会、中国林业经济学会、国家林业局林产品国际贸易研究中心、国际木文化学会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南宁)林产品国际贸易论坛于11月22日在广西南宁举办。国家林业局原副局长、中国林业经济学会理事长李育材及柬埔寨、老挝、泰国、越南等东盟国家代表及中外嘉宾100多人出席了论坛。  相似文献   
12.
安徽老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降雨中的养分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生态系统对降雨化学性质的影响十分明显,降雨经过森林植被后,其养分种类和数量都发生很大变化.通过降雨输入的养分不仅对森林群落的生长和演替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是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化学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平衡的基础.国内外有关森林降雨化学的研究较多,涉及到不同的森林类型( Parker,1983;Amezagaet al.,1997;Schmitta et al.,2005;Xu et al.,2005;刘菊秀等,2003;巩合德等,2005;武秀娟等,2008).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洲、北美及日本就森林降雨化学进行了长期监测(Staelens et al.,2008),结果表明森林降雨化学表现出高度的时间和空间异质性(Cronan et al.,1983;Parker,1983;Staelens et al.,2008),难以得出普遍规律.为了深入认识森林植被降雨化学的形成机制,需要系统和长期的定位观测.我国有关森林降雨化学的研究多集中在温带和南亚热带地区的落叶松(Larixgmelinii)、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云杉(Piceaasperata)、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和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等单一群落,而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复杂群落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探讨安徽老山自然保护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降雨化学动态,以期了解森林水文过程中养分元素的迁移规律和循环特点,为其生态功能评价和科学经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上海茶叶》2006,(2):35-36
互动文化学文化学的分支学科,主要研究文化的互动的发生、发展,文化互动的一般规律和特性,文化互动的作用和相互影响,及其潜在的功能。本文旨在从文化互动,互动文化学方面,探索茶文化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的。  相似文献   
14.
在全国少儿茶艺研讨会暨少儿茶艺邀请赛上,上海市闸北区洛川东路小学、水和小学、黄浦区回民小学、应昌期围棋学校、闵行区梅陇中心小学,联合向全国中小学生发出倡议《弘扬茶文化,学做小茶人》。倡议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中国茶文化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从产生到现在只有20多年时间。20世纪80年代茶文化在台湾兴起后,很快传入大陆,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经过茶文化学者的多年努力,中国茶文化学研究成绩很大,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对中国茶文化的研究现状进行理性分析,是当前实现中国茶文化研究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一、中国茶文化研究现状分析1、中国茶文化研究的成就。中国茶文化研究成果显著,主要表现为:建立了一支相对稳定的茶文化研究队伍,成立了专门的茶文化研究机构,创办了一批茶文化报刊,出版发表了一系列茶文化论著,茶文化交流日趋活跃,茶馆数量有增无减…  相似文献   
16.
进入新世纪以来,院会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人气旺,事业兴,发展快”,是院会发展史上最好时期之一。对这一点,我们可以理直气壮,我们有理由为之自豪。重点学科建设是院会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是我院的一项重大改革,是整体推进精品战略的一项重大  相似文献   
17.
1.建议成立以学术研究为主体的茶文化研究机构和茶文化学科1.1.目前茶文化研究现状1.1.1.通过近二十年的努力,特别是老一代茶人孜孜以求的精神,我国茶文化研究取得重大成果,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1.2.在茶文化典籍整理、出版,茶著作、茶论文发表,以及  相似文献   
18.
一在余悦先生《儒释道与中国茶道精神》一文中(刊《北京友谊论坛2006茶文化论文集》),拜读到他为他主编的《茶艺师》培训教材对表述中国茶道精神提出的四句话十六个字,即:中和之道、自然之性、清雅之美、明伦之礼。并对内涵作了详细阐释。那些阐释大体上与茶文化学界的主流见解  相似文献   
19.
中国茶叶的文化萌动应该开始于汉代,逐渐从药用阶段、食用阶段发展到饮用为主的时代.而随着人们对茶叶认识的深入,饮茶在人们生活中角色的加重,茶叶也逐渐被赋予各种文化内涵,形成茶文化,并进而逐步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出现茶文化学.  相似文献   
20.
梅鑫 《茶叶》2010,36(2):128-128
2010年4月7~9日,由世界图书出版社主办、浙江大学茶学系协办的第四次高等院校“茶文化学”系列教材审稿会在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的神农宾馆举行。出席会议的有“茶文化学”系列教材的三位主编:湖南农业大学刘仲华教授和顾问施兆鹏教授、武夷学院杨江帆校长、西安六如茶文化研究所所长林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姚国坤教授、程启坤研究员和张莉颖高级讲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