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0篇
林业   85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6篇
  5篇
综合类   2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种草的经济效益,敖汉旗大力推广种草,走“草喂畜,茬养地,粪肥田”的路子,为畜牧业提供廉价蛋白质和青绿多汁饲料。改善饲料结构,牲畜饲养量增多,饲料转化率提高,畜产品成本降低,畜牧业在大农业中的比重逐年增加,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2.
张国锋 《中国水土保持》2005,(10):F0003-F0003
内蒙古敖汉旗几十年坚持把耐旱的山杏树与松树作为治理水土流失的主推树种,全旗33.47万hm^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中有4.63万hm^2是山杏林,出现了春有花、夏有果、秋有景的绿色生态景观,不仅增加了植被,保持了水土,而且使农民每年采山杏核1500多t,总收入5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03.
草业系统工程建设是发挥贫困山区资源优势,在贫困山区大搞天然草场改良,人工种草,退农还牧,实施以草业为龙头,带动养殖业,草产品加工业,使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草地产值、粮食产量、经济效益和人均收入及人们生活水平有大幅度提高,逐步走种养加一条龙,贸、工、牧一体化经营路子,是使贫困山区尽快摆脱贫困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4.
据《明史》记载,敖汉旗曾是“沙柳浩瀚,柠条遍野,鹿鸣呦呦,黑林生风”的繁茂之地。后来由于滥垦、战争等因素,到建国初期全旗有林地面积只有16万亩。但当时人口较少,植被条件较好,仍然还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自然景观。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中期,由于人口剧增、滥垦滥牧,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流动半流动沙地以每年7万亩的速度递增,每年有3万亩良田被洪水冲成河滩、大沟。到1975年,全旗沙化土地面积达259万亩,水土流失面积达到960万亩,  相似文献   
105.
牛巴氏杆菌病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内蒙古敖汉旗大力发展肉牛产业,把肉牛发展作为全旗畜牧业的主导产业,敖汉旗属半农半牧区,饲草资源丰富适合饲养草食家畜,每年从外省大量购买基础母牛到本地区饲养。  相似文献   
106.
在近日召开的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百县经验交流会上,敖汉旗旗委书记吉玉龙以《林改是再造秀美山川的不竭动力》为题作了典型发言,同时他还作为全国林改试点县的典型代表之一,作客中国林业网《书记县长谈林改》栏目,针对当前集体林改工作的一些热点和核心问题,向全国的广大网友们推介了敖汉旗林改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107.
《内蒙古林业》2010,(1):48-48
近日,国有敖汉旗大黑山林场为适应市场需求,成立了由林场职工参股经营的绿野林业有限公司,他们积极推介和销售本地生产的农、牧、林土特产品.受到当地农民的欢迎。  相似文献   
108.
敖汉旗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采取“一分、二包、三卖、四租”的四种方式,全面开展以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本原则的林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使农牧民吃下定心丸,有效地促进了林业的健康和谐发展.林区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从根本上实现了五大转变。  相似文献   
109.
敖汉旗森林公安局组建于1989年。下设股级基层派出所7个.局机关内设室(队)6个,在岗民警55人。二十多年的风雨历程中,他们以保护森林资源和野生动植物安全为天职,作为一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被人们誉为守护绿色生命的忠诚卫士。  相似文献   
110.
《内蒙古林业》2010,(1):4-5
《明史》记载,敖汉旗是“沙柳浩瀚,柠条遍野,晚呜呦呦,黑林生风”的繁茂之地。清朝末期,由于人口剧增,滥垦滥牧严重,全旗生态环境受到了极大破坏。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流动、半流动沙地以每年7万亩的速度递增,每年有3万亩良田被洪水冲成河滩、沟壑。到1975年,全旗沙化土地面积达259万亩,水土流失面积达960万亩,分别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20.8%和77.3%,形成了“沙化——水土流失——贫困化”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