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03篇
  免费   536篇
  国内免费   1017篇
林业   2813篇
农学   1589篇
基础科学   1527篇
  1203篇
综合类   11201篇
农作物   1160篇
水产渔业   1481篇
畜牧兽医   6076篇
园艺   3465篇
植物保护   641篇
  2024年   142篇
  2023年   469篇
  2022年   735篇
  2021年   776篇
  2020年   655篇
  2019年   737篇
  2018年   383篇
  2017年   641篇
  2016年   853篇
  2015年   1038篇
  2014年   1384篇
  2013年   1313篇
  2012年   1820篇
  2011年   1927篇
  2010年   1663篇
  2009年   1670篇
  2008年   1913篇
  2007年   1599篇
  2006年   1469篇
  2005年   1610篇
  2004年   1120篇
  2003年   1179篇
  2002年   741篇
  2001年   844篇
  2000年   661篇
  1999年   468篇
  1998年   402篇
  1997年   451篇
  1996年   356篇
  1995年   414篇
  1994年   295篇
  1993年   272篇
  1992年   256篇
  1991年   253篇
  1990年   169篇
  1989年   171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43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4篇
  1965年   18篇
  1957年   31篇
  195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62.
[目的]研究台站搬迁对气温倾向率计算结果的影响.[方法]利用烟台11个国家气象观测站自建站以来至2019年的气温资料,对烟台市2000年以来搬迁过的台站,统一以建站年份为起点,分别以台站搬迁年份和2019年为终点,引入倾斜角度的概念,比较分析台站搬迁前后和同期全市平均气温倾向率的变化.[结果]发现除个别站搬迁对气温影响...  相似文献   
63.
桑断梢病是一种危害桑树的重要病害,201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县大面积发生桑断梢病,严重影响到桑园产叶量。为控制桑断梢病,我们于2014年对其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并选择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在桑花期进行桑断梢病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分别在开花盛期和开花后期各喷1次,对防治桑断梢病防治效果较好,防效达到92%。从喷药时期看,开花盛期喷药的效果比开花后期好。生产中在花椹期摘除花椹的防治方法,可以减少桑断梢病的发生。如果上一年桑园中发生桑断梢病的,可在桑树开花盛期,提前进行桑断梢病的预防,以确保桑叶的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64.
张琴  李倩  单奇 《林业调查规划》2024,49(3):102-107
对新疆林业生态环境中木垒胡杨林群落的多样性特征进行研究,分析胡杨林群落的相似度变 化趋势,通过个体数对数和失稳率研究胡杨林的结构与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在多样性特征中,中、 下游区域临界点的胡杨林群落丰富度最高,中游区域的丰富度最小;生态输水前,下游区域的胡杨 林群落均匀度指数最小,中游区域的均匀度指数最大,生态输水后,中、下游区域临界点处的均匀度 指数最大,下游区域的均匀度指数最小;生态输水后的物种多样性高于生态输水前的物种多样性, 下游区域的物种多样性受生态输水的影响较小;在相似性特征中,Jaccard 指数和Sorenson 指数在 不同区域内的变化趋势相似;在胡杨林结构与动态特征中,胡杨林种群在上游区域中的数量较多, 种群的个体数与高度级呈反比。  相似文献   
65.
杨浩  方铭 《现代畜牧科技》2022,(2):21-23+26
目标区域捕获测序(TRS)是将基因组特定区域制成探针与基因组DNA杂交,将目标区域的DNA富集后再进行二代测序。TRS已应用于多种疾病如智力障碍、帕金森症等,能够有效的对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外显子等区域进行测序。由于测序效果受捕获测序探针密度影响较大,探针的疏密及均匀程度很大程度会影响最终结果,与全基因组测序相比,TRS检测拷贝数变异(CNV)难度更大。随着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拷贝数变异检测工具出现,但它们的CNV检测率依然较低,假阳性率较高。因此,本研究开发了一种新颖的拷贝数变异检测方法,结果显示,本研究方法、ExomeDepth和XHMM的检测率分别是76.7%、12.4%和5.5%,假阳性率分别是25.7%、49.4%和66.9%,本研究方法在检测率及假阳性率的表现均优于ExomeDepth和XHMM两种方法。本研究补充了拷贝数变异检测算法,并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6.
为研究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生态行为应对高盐养殖环境的响应能力,以2个缢蛏群体(“申浙一号”群体SZSC和自然群体ZRSC)为实验对象,研究了不同盐度(20、24、28和32)对缢蛏群体潜沙行为、摄食生理的影响。对比2个群体潜沙指标和摄食率(FR)的差异,其中,潜沙行为实验设置盐度应激组(缢蛏从暂养池取出放进各盐度组开始实验)和胁迫组(缢蛏在各盐度条件下胁迫24 h后开始实验)。结果显示,SZSC的120 h半致死盐度为34.04,ZRSC的120 h半致死盐度为32.04。应激组中,SZSC的半数潜沙时间(BT50)显著大于ZRSC (P<0.05),盐度为24时,SZSC的BT50为4.2 min,显著低于盐度为28和32时的BT50;盐度为32时,SZSC潜沙深度分布更集中,潜沙率为88.33%,显著高于ZRSC(P<0.05)。而在胁迫组,SZSC中BT50显著低于ZRSC,潜沙率显著大于ZRSC (P<0.05)。摄食生理上,除对照组外,SZSC的FR均显著大于ZRSC(P<0.05),SZSC的FR在盐度为24时达到最大值[89.54 mL/(g·h)],显著大于其他盐度组(P<0.05)。研究表明,2个群体的生态行为均会受到盐度的影响,盐度越高,应激反应越强烈,其中,SZSC对高盐环境具有较好的耐受性。本研究从生态行为水平评估了2个缢蛏群体对高盐环境的耐受性,揭示了高盐养殖环境下缢蛏在底泥中的垂直分布情况和摄食能力,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缢蛏耐高盐新品系的选育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7.
中间培育是凡纳对虾(Penaeus vannamei)养殖的重要阶段,投喂率是影响此阶段养殖成效的重要参数。本研究开展为期30 d的养殖实验,研究3组投喂率(投喂率分别为体重的5%、7.5%、10%,分别命名为T5、T7.5和T10)对凡纳对虾中间培育养殖水质、微生物群落结构、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及生长性能的影响。实验期间,水体pH、盐度、温度及溶解氧均保持在适宜对虾生长的范围内。结果显示,随着实验进行,总氨氮(TAN)、亚硝态氮(NO2–-N)和化学需氧量(COD)浓度出现上升趋势,实验结束时,其浓度随投喂率升高呈现显著差异:T10>T7.5>T5。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表明,养殖水体的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随投喂率升高呈下降趋势,不同投喂率的优势门类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 50.36%~67.53%)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 12.09%~67.53%);在属水平上,对凡纳对虾有害的弧菌(Vibrio)相对丰度在T10组最高(37.33%)、T5组最低(0.13%);对其有益的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相对丰度在T10组最低(0.28%)、T7.5组最高(9.78%)。凡纳对虾肝胰腺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在T10组最低、T7.5组最高(P<0.05)。T7.5和T10组对虾的体长和体重均显著大于T5组(P<0.05),但T7.5和T10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投喂率与存活率呈负相关,且3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利用因子分析对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和生长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T7.5组得分最高,为0.92,凡纳对虾中间培育的投喂率在7.5%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68.
69.
要想养奶牛,良种奶牛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良种奶牛,体质健壮,适应性强,生产性能好,泌乳量、乳脂率都很高.饲养这种奶牛,能收到很好的经济效益.要选良种奶牛一要看品种,二要看体貌特征.  相似文献   
70.
针对育成牛在饲养过程中出现的乏情情况,进行了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 亚硒酸钠VE对育成牛诱导发情的试验,提高了奶牛的受配率和妊娠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