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686篇 |
免费 | 386篇 |
国内免费 | 58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811篇 |
农学 | 966篇 |
基础科学 | 385篇 |
1343篇 | |
综合类 | 6863篇 |
农作物 | 684篇 |
水产渔业 | 42篇 |
畜牧兽医 | 1110篇 |
园艺 | 1959篇 |
植物保护 | 49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5篇 |
2023年 | 418篇 |
2022年 | 487篇 |
2021年 | 501篇 |
2020年 | 415篇 |
2019年 | 437篇 |
2018年 | 240篇 |
2017年 | 391篇 |
2016年 | 384篇 |
2015年 | 504篇 |
2014年 | 726篇 |
2013年 | 650篇 |
2012年 | 895篇 |
2011年 | 825篇 |
2010年 | 771篇 |
2009年 | 777篇 |
2008年 | 794篇 |
2007年 | 697篇 |
2006年 | 644篇 |
2005年 | 670篇 |
2004年 | 524篇 |
2003年 | 519篇 |
2002年 | 431篇 |
2001年 | 466篇 |
2000年 | 301篇 |
1999年 | 225篇 |
1998年 | 230篇 |
1997年 | 207篇 |
1996年 | 183篇 |
1995年 | 219篇 |
1994年 | 178篇 |
1993年 | 161篇 |
1992年 | 134篇 |
1991年 | 140篇 |
1990年 | 115篇 |
1989年 | 110篇 |
1988年 | 29篇 |
1987年 | 22篇 |
1986年 | 14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6篇 |
1965年 | 6篇 |
1958年 | 9篇 |
1957年 | 12篇 |
1956年 | 10篇 |
1955年 | 4篇 |
1953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1.
大豆根际促生菌的分离筛选及其对大豆和百脉根生长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贵州毕节地区大豆根际土壤中分离溶磷菌株,从大豆根瘤中分离根瘤菌株。对分离出的溶磷圈直径与菌落直径的比值(D/d值)在2.20以上的溶磷菌株分别进行溶磷能力、生长素(IAA)及有机酸分泌能力、产酸产碱性能测定,筛选出优良溶磷菌4株;对分离出的根瘤菌通过大豆试管苗回接及促生效应试验,筛选出高效根瘤菌2株。将筛选出的6株菌经拮抗反应试验后分别按单一溶磷菌接种剂、单一根瘤菌接种剂、溶磷菌+根瘤菌复合接种剂3种处理制备菌悬液,采用盆栽方法分别对大豆和百脉根进行促生效应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除单一根瘤接种剂对增加大豆株高无效果外,另外2个处理对大豆株高有提升效果,所有处理对大豆茎粗、生物量、结荚数、荚重、单粒数及单粒重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溶磷菌+根瘤菌复合菌液对大豆株高、茎粗、幼苗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的促进效果最好,分别比对照高出21.26%,40.79%,15.88%和42.19%。3个处理对百脉根的第一、二茬株高及地上生物量、全氮、全磷和粗蛋白含量均有明显的提升效应,其中依然是溶磷菌+根瘤菌复合菌液的处理效果最好,分别比对照高出20.82%,54.88%,106.14%,148.78%,19.34%,61.88%和19.34%,与对照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说明所筛选的菌株组合能产生良好的促生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113.
混播草地中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简称豆/禾牧草)之间的氮转移在草地农业系统氮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在豆科/禾本科牧草混播系统和豆科/禾谷类作物间作系统存在一种氮素共享的通道,即在间(混)作中,豆科植物固定大气中的氮在满足自身生长需求前提下,还通过各种途径为伴生的禾本科植物提供氮源。在混播草地中氮素转移途径主要分地上和地下两种。地上途径主要是豆科牧草的地上部分经放牧家畜采食后粪便归还土壤,后又被禾本科牧草吸收利用或者地上凋落物在土壤中经微生物分解矿化释放出有效氮被另一种植物吸收利用(反之亦成立)。地下途径相对复杂,可能有以下3种:1)通过植物根际沉积氮转移。2)通过菌根真菌的菌丝传递。3)通过植物根系分泌物中含氮化合物来转移。目前的研究虽然明确了有可能转移的途径,但哪一种途径是主要的方式?在氮素转移的过程中,某一途径会部分的发生,还是好几种途径同时发生,每一个途径的贡献为多少?这仍缺少关键的证据。本研究针对国内外关于豆/禾混播草地中豆科牧草生物固氮、豆/禾牧草间氮转移的研究现状,重点对混播草地中豆/禾牧草之间的氮素转移数量、转移途径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对可能存在的氮素转移机理进行了综述,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下一步通过将豆科植物引入我国农牧业种植结构来实现农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研究提供理论资料。 相似文献
114.
<正>紫花苜蓿,原名紫苜蓿,又名苜蓿,蔷薇目、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根粗壮,深入土层,根颈发达。苜蓿主要分布于温暖地区,在北半球大致呈带状分布,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法国、中国和前苏联南部是主产区;在南半球只有某些国家和地区有较大规模的栽培,如阿根廷、智利、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美国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面积超过1000万公顷,约占总种植面积的33%;阿根廷第二,约为700多万公顷,占23%;加拿大第 相似文献
115.
辽东楤木为重要的食、药两用植物,苗木繁育技术是其规模化发展的基础。该文结合生产实践和相关文献,介绍了辽东楤木播种育苗、根繁和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现状,旨在为辽东楤木苗木繁育技术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6.
117.
饲用玉米根际促生菌资源筛选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玉米根际促生菌(PGPR)菌株并明确其功能特性;以玉米根系及根际土壤为材料,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筛选溶磷菌与固氮菌,测定所选菌株溶磷能力和固氮酶活性,并测定其产IAA的能力,从中筛选综合性能优良的菌株,在此基础上,运用生理生化鉴定和16S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相结合的方法鉴定优良菌株的种属。结果表明:玉米根际有大量PGPR菌,分布特征表现出根表(RP)根表土(RS)远根土(NRS)根内(HP)的数量分布规律,呈根际效应。最终获得262株PGPR菌,其中固氮菌48株,溶解无机磷细菌108株,溶解有机磷细菌106株,有分泌IAA能力的菌株15株。筛选出综合性能优良、有进一步开发应用潜力的菌株7株。经鉴定其中3株为Pseudomonas fluorescens;2株为Bacillus subtilis;Klebsiella oxytoca和Bacillus megaterium各1株。 相似文献
118.
摘 要:【目的】明确烟富8号在昭通地区适宜的种植模式,为昭通地区烟富8号在种植模式、科学管理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试验以M9-T337矮化自根砧嫁接烟富8号、八棱海棠上嫁接M9-T337并嫁接烟富8号、八棱海棠上嫁接烟富8号为材料。调查对比不同种植模式对苹果树生长的影响。【结果】不同种植模式对烟富8号树体长势、早果丰产性影响差异显著,变异系数为9.13%~94.12%。矮化自根砧显著提高烟富8号的中短枝比例,显著降低2年生树体冠幅,显著提高2年生、3年生的单株产量及亩产量;矮化中间砧显著降低烟富8号树体主枝数、总枝量及短枝比例;乔砧提高了烟富8号长枝比例,显著降低2年生、3年生的单株产量及亩产量。不同种植模式对烟富8号果实品质影响差异不显著。【结论】矮化自根砧在控制果树长势、促进早果丰产方面综合评价最佳。 相似文献
119.
土壤盐碱化是世界范围内农业生产面临的一项重要的非生物胁迫,对作物生长和植物生产力造成了严重损害。植物修复技术以其绿色、良好的环境和经济效益在修复改良盐碱草地过程中被广泛认可和应用。根际环境是指受植物根系活动影响,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上不同于土体的微域环境,一般指离根轴表面几毫米之内的区域,根际环境对植物适应盐碱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探讨根际环境对盐胁迫的响应及其与植物抗逆性和生产力的关系,已逐渐成为植物生理学、土壤学、微生物学等多学科的研究热点。因此,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盐胁迫对植物根际环境影响的研究成果,重点阐述盐胁迫对植物根系分泌物的组成和含量、根际土壤养分状况、根际土壤酶活性及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0.
根域限制栽培具有控制树冠、促进果树成花的优点,适宜在主干形整枝的密植果园中应用,但不同品种桃表现不同。‘圆梦’桃是由‘湖景蜜露’和‘白丽’杂交而来的中晚熟新品种,为明确‘圆梦’用作南方密植品种的适用性,以浙江省桃主栽品种‘湖景蜜露’为对照品种,对其营养生长、成花量和果实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域限制栽培的‘圆梦’树体营养生长和枝条成花量与‘湖景蜜露’基本一致,且果型大小、糖度、色泽更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