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0620篇 |
免费 | 1083篇 |
国内免费 | 353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5523篇 |
农学 | 5748篇 |
基础科学 | 2942篇 |
2687篇 | |
综合类 | 34671篇 |
农作物 | 5230篇 |
水产渔业 | 1803篇 |
畜牧兽医 | 7218篇 |
园艺 | 7948篇 |
植物保护 | 146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88篇 |
2023年 | 1365篇 |
2022年 | 1903篇 |
2021年 | 2023篇 |
2020年 | 1562篇 |
2019年 | 1783篇 |
2018年 | 1021篇 |
2017年 | 1623篇 |
2016年 | 1854篇 |
2015年 | 1895篇 |
2014年 | 2652篇 |
2013年 | 3000篇 |
2012年 | 3692篇 |
2011年 | 3706篇 |
2010年 | 3355篇 |
2009年 | 3525篇 |
2008年 | 3517篇 |
2007年 | 3167篇 |
2006年 | 2746篇 |
2005年 | 3560篇 |
2004年 | 4444篇 |
2003年 | 4692篇 |
2002年 | 3992篇 |
2001年 | 3397篇 |
2000年 | 2207篇 |
1999年 | 1159篇 |
1998年 | 1220篇 |
1997年 | 943篇 |
1996年 | 971篇 |
1995年 | 808篇 |
1994年 | 581篇 |
1993年 | 382篇 |
1992年 | 413篇 |
1991年 | 469篇 |
1990年 | 406篇 |
1989年 | 337篇 |
1988年 | 104篇 |
1987年 | 69篇 |
1986年 | 47篇 |
1985年 | 33篇 |
1984年 | 14篇 |
1983年 | 18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15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8篇 |
1965年 | 10篇 |
1958年 | 4篇 |
1957年 | 15篇 |
1953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971.
直接利用传递函数对分叉结构进行模态综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种直接利用传递函数对分叉结构进行模态综合的方法。传统的方法一般都需要对大矩阵进行求逆运算,而此方法只涉及分叉结构结合部的传递函数矩阵的求逆,因此求逆计算量很小,特别是当直接采用传递函数的测量值进行模态综合时,就更体现出它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72.
973.
东海黄鳍马面鲀生物学特性和资源利用状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着重阐述东海黄鳍马面的生物学特性,计测若干形态性状和差异比较。指明东海与南海的黄鳍马面系两个不同的群系。其次,从饵料生物种类组成、出现频率、摄食强度变化等方面情况反映,黄鳍马面主要以小型浮游生物为食,产卵前又往往处于旺盛状态,这些多与跟它相近似鱼类的适应习性一致。在繁殖上,100mm以上(1龄)的个体基本成熟。年龄与生长方面:1龄鱼平均为102.70mm、22.75g,2龄鱼和3龄鱼分别为132.70mm、56.90g和150.00mm、88.20g。另外,结合生产统计资料,分析和探讨了黄鳍马面的资源状况。 相似文献
974.
975.
976.
977.
黄尾鲴是广布于江河、水库、湖泊的中小型经济鱼类,具有肉质好、生长快、食性广、抗病力强、易捕捞等特点,是水库、湖泊、池塘增养殖的理想鱼类。 一、黄尾鲴的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 黄尾鲴体长而稍侧扁,头小而尖,吻端圆突,口近下位,呈一横裂,下颌有稍发达的角质边缘。背侧灰色,腹部白色,鳃盖后缘有一条浅黄色的斑块。尾鳍桔黄色。 2.生活习性 黄尾鲴在我国长江、珠江、黄河诸水系均有分布,通常生活在水体的中下层。主要摄食植物碎屑、腐殖质以及固着藻类。在池塘养殖条件下,也可摄食人工饲料,如:糠、麸等。最… 相似文献
978.
本文综述了水晶巴丁鱼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养殖技术.介绍水晶巴丁鱼的食性与摄食特点、生活习性;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和成鱼养殖技术,旨在为国内水晶巴丁鱼养殖提供一些参考,促进水晶巴丁鱼养殖业的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979.
周口职业技术学院王保正等,在哺乳仔猪教槽料中提前添加酪酸菌,仔猪断奶时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头均增重无明显差异(P〉0.05),料重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育成率试验组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断奶后至转群时试验组的头均日增重和头均增重明显(P〈0.05)高于对照组,而试验组的料重比又明显(P〈0.05)低于对照组;达90kg的出栏日龄试验组比对照组提前8.1d, 相似文献
980.
短须裂腹鱼仔稚鱼发育及生长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长江上游特有鱼类短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wangchiachii)的基础生物学资料,遏制其自然资源迅速下降态势,维护长江鱼类的生物多样性,在水温10.0~20.4℃的条件下,对人工催产孵化的短须裂腹鱼仔稚鱼形态发育特征进行了连续观察,并逐日记录其生长情况,分析其生长特性。结果显示,刚出膜短须裂腹鱼仔鱼全长(9.83±0.88) mm,呈现透明淡黄色,卵黄囊较大,胸鳍较小,仔鱼多侧卧静栖水底,人为刺激下可以向前移动;23日龄仔鱼全长(15.18±0.52) mm,卵黄全部消失,鳔室呈长圆柱形,肠道内充满食物,进入稚鱼期;35日龄稚鱼全长(16.75±0.75)mm,出现二鳔室、腹鳍呈现月牙状,腹鳍褶皱宽大;65日龄稚鱼全长(23.64±0.82) mm,腹鳍褶皱几乎消失,除未见臀鳞外,各鳍均已出现,其生活习性已与成鱼相似。短须裂腹鱼仔稚鱼的生长呈现先急速增加、而后平缓、再快速增加、而后变慢的过程,特定生长率呈现先迅速增加然后指数型下降的趋势。运用Matlab对短须裂腹鱼体长(L_P)与日龄(t)的多项式关系函数(L_P=9.7296+0.55051t-0.0239t~2+5.1283×10~(-4)t~3-3.4419×10~(-6)t~4(R=0.9666,SD=0.6824,P0.001)进行分析,求得22.14日龄和52.35日龄是短须裂腹鱼仔稚鱼生长变化的关键日龄,与个体发育阶段的卵黄消失(23日龄)和52日龄左右(20 mm左右)稚鱼高死亡率接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