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38篇
  免费   655篇
  国内免费   1640篇
林业   1334篇
农学   1475篇
基础科学   1451篇
  1752篇
综合类   9488篇
农作物   695篇
水产渔业   1119篇
畜牧兽医   5196篇
园艺   795篇
植物保护   728篇
  2024年   212篇
  2023年   708篇
  2022年   806篇
  2021年   878篇
  2020年   815篇
  2019年   1023篇
  2018年   499篇
  2017年   1024篇
  2016年   1098篇
  2015年   902篇
  2014年   1086篇
  2013年   1072篇
  2012年   1416篇
  2011年   1528篇
  2010年   1351篇
  2009年   1400篇
  2008年   1228篇
  2007年   1120篇
  2006年   1043篇
  2005年   784篇
  2004年   608篇
  2003年   504篇
  2002年   390篇
  2001年   302篇
  2000年   304篇
  1999年   275篇
  1998年   182篇
  1997年   170篇
  1996年   142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185篇
  1992年   204篇
  1991年   205篇
  1990年   170篇
  1989年   73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3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研究了纳米Fe^0与纳米Fe_3O_4。单一与复合体系对溶液中PCB77的降解动力学,以及影响降解效率的不同因素。结果表明,投加纳米Fe^0对PCB77有显著的降解效果,反应240min后PCB77残留率为8.94%;投加纳米Feo同时配以不同比例的纳米Fe_3O_4。能明显影响PCB77的降解速率,纳米Fe^0/Fe_3O_4投加比例为1:0.1、1:0.2和1:1时,PCB77的残留率分别为6.46%、10.23%和38.20%。溶液pH对纳米FFe^0/Fe_3O_4复合体系降解PCB77具有较大的影响,当溶液pH为6.8时,纳米Fe^0/Fe_3O_4复合体系降解PCB77的效果最好。纳米Fe^0/Fe_3O_4复合体系对PCB77的降解是一个还原脱氯的过程,随着PCB77残留率的减小,氯离子浓度不断增大,同时反应体系中氧化还原电位不断降低。研究结果将为环境中残留PCBs提供一种高效去除方法,并为PCBs污染水体和土壤的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2.
通过有机插层法对蒙脱土、高岭土进行改性,制备成纳米型蒙脱土、高岭土,并利用制备的纳米型高岭土、蒙脱土对溶液中铜的吸附效果及吸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型蒙脱土和高岭土对溶液中的铜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其吸附等温线可以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进行拟合。相比而言,蒙脱土比高岭土具有较高的吸附量和吸附亲和力参数。在溶液中铜离子浓度低于120 mg/L时,纳米型蒙脱土、高岭土对铜的最大去除率分别达到99.5%和94.3%,对溶液中铜的去除率随铜离子浓度增加和溶液的pH降低而降低。  相似文献   
993.
纳米颗粒的大量生产和应用增加了其环境释放风险,为此以不同浓度的纳米ZnO(0、1、10mg·L-1和50mg·L-1)处理浮萍(LemnaminorL.)7d,分析了纳米颗粒对植物D665/D665a值(叶绿素与脱镁叶绿素的比率)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Na+K+-ATP酶(Na+K+-ATPase)活性的影响,并对纳米ZnO的聚集性与溶解性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显示,浓度为50mg·L-1的纳米颗粒显著抑制D665/D665a值和Na+K+-ATPase活性,而抗氧化酶活性则显著升高;纳米颗粒在培养液中易发生聚集作用而沉积,12h后基本上完全沉积到底部。结果说明,50mg·L-1的纳米ZnO对浮萍产生了显著的胁迫作用,其对浮萍的毒性作用主要来源于其溶出的Zn2+。  相似文献   
994.
Background: Intramuscular fat(IMF) content is a vital parameter for assessing pork quality. Increasing evidence has shown that microRNAs(miRNA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gulating porcine IMF deposition. Here, a novel miRNA implicated in porcine IMF adipogenesis was found, and its effect and regulatory mechanism were further explored with respect to intramuscular preadipocyte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Results: By porcine adipose tissue miRNA sequencing analysis, we found that miR-146a-5p is a potential regulator of porcine IMF adipogenesis. Further studies showed that miR-146a-5p mimics inhibited porcine intramuscular preadipocyte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while the miR-146a-5p inhibitor promoted cell proliferation and adipogenic differentiation. Mechanistically, miR-146a-5p suppressed cell proliferation by directly targeting SMAD family member 4(SMAD4) to attenuate TGF-β signaling. Moreover, miR-146a-5p inhibited the differentiation of intramuscular preadipocytes by targeting TNF receptor-associated factor 6(TRAF6) to weaken the AKT/mTORC1 signaling downstream of the TRAF6 pathway.Conclusions: MiR-146a-5p targets SMAD4 and TRAF6 to inhibit porcine intramuscular adipogenesis by attenuating TGF-β and AKT/mTORC1 signaling, respectively. These findings provide a novel miRNA biomarker for regulating intramuscular adipogenesis to promote pork quality.  相似文献   
995.
为明确沈阳周边农田土壤微塑料的形态、物质组成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以沈阳周边农田土壤为研究区,共设置23个采样点,采集了84个土壤样品,采用密度分离浮选法提取出土壤中微塑料,利用光学显微镜以及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Py-GC/MS),对土壤中的微塑料进行形态鉴定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微塑料物理性状分为薄膜状、碎片状、纤维状和颗粒状;土壤中微塑料的浓度为217.30~2 512.18μg·g~(-1),平均值为1 327.69μg·g~(-1)。其中,聚乙烯(PE)微塑料的浓度最高,平均值为760.03μg·g~(-1);其次为聚丙烯(PP)和聚苯乙烯(PS),平均值分别为374.07μg·g~(-1)和193.59μg·g~(-1);土壤中微塑料浓度在空间上呈现出西部土壤(平均值1 569.59μg·g~(-1))东部土壤(平均值1 320.28μg·g~(-1))北部土壤(平均值1 217.56μg·g~(-1))南部土壤(平均值1 208.85μg·g~(-1))。土壤微塑料浓度从地表向下明显降低,从表层土壤(0~5 cm)的998.76μg·g~(-1)减少到深层土壤(20~30 cm)的193.00μg·g~(-1);不同的土壤种植模式对土壤微塑料浓度的影响明显,其中大棚土壤微塑料浓度较高,平均值为1 439.56μg·g~(-1),露天农田微塑料浓度平均值为1 187.76μg·g~(-1)。生菜、葡萄、黄瓜大棚种植以及露天农田覆膜玉米种植模式下土壤微塑料含量较高。研究表明,沈阳周边农田土壤中微塑料主要组成类型为PE、PP和PS,且随土层加深,土壤微塑料浓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96.
瞿俊跃  方舟  陈新军 《海洋渔业》2022,44(2):129-139
为了解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耳石微量元素组成特征,以2018—2019年在长江口邻近海域捕获的该种类耳石样本为材料,利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laser ablation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LA-ICP-MS)测定了18尾蓝点马鲛的耳石核心到边缘处的微量元素,分析其微量元素组成及其与钙(Ca)元素比值的变化,基于随机森林方法分析元素重要性,利用回归树分析法,尝试推断蓝点马鲛的生长阶段,并探讨其存在的差异和与栖息环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蓝点马鲛耳石中主要微量元素为Mg、Na、Ca、Mn、Cu、Sr和Ba,除了Ca之外,Na和Sr的含量较高,各微量元素在不同生活史阶段的变化趋势明显。相较于其他元素,Na、Mg、Mn元素可以较好地体现蓝点马鲛生活史变动特征。根据耳石核心到边缘处的距离,蓝点马鲛生活史主要可分为5个阶段,分别为0~150μm、150~450μm、450~750μm、750~1 200μm和1 200μm以上,分别对应胚胎期、孵化期、索饵期、越冬期和产卵期。分析...  相似文献   
997.
壳聚糖的改性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壳聚糖分子内的-OH和-NH2易于进行化学修饰的特点,对壳聚糖进行改性,引入功能性基团增加其溶解性和功能性,以拓宽其应用范围,是壳聚糖应用开发的主要方向之一。结合纳米SiOx对壳聚糖的修饰改性及应用研究对近年来国内外对壳聚糖改性的多种方法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壳聚糖在农业上的应用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998.
重金属存在下微塑料对环丙沙星的吸附特征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揭示微塑料在重金属与抗生素共存体系中的吸附特征,以聚酰胺(PA)、聚氯乙烯(PVC)为典型微塑料,以环丙沙星(CIP)作为目标抗生素,以Cu、Cd为重金属代表,通过批量吸附试验研究了重金属存在下微塑料对CIP的吸附行为及机理。结果表明:PA和PVC两种微塑料对CIP的吸附同时符合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由Langmuir方程拟合得到的CIP对PA和PVC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846 mg·g~(-1)和1.862 mg·g~(-1)。不同pH下两种微塑料对CIP的吸附呈现先增加再降低的趋势,pH为6时吸附量达到最大。重金属Cu、Cd存在下的吸附等温线更符合Langmuir方程,Cu的存在显著促进了微塑料对CIP的吸附,而Cd的存在抑制了微塑料对CIP的吸附,Cu、Cd没有改变吸附量随pH变化的趋势。PVC对CIP的吸附以物理吸附为主,PA吸附CIP的机制包括酰胺基与羰基间氢键的产生,此外静电相互作用、极性作用也是两种微塑料吸附CIP的重要机制。研究表明,重金属Cu、Cd存在下,可以改变微塑料对CIP的吸附量,但不会对PA、PVC吸附CIP的机制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99.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法(LC-MS/MS)同步检测海参中的甲氰菊酯和扑草净.样品用乙腈提取,中性氧化铝柱净化,LC-MS/MS分析,基质标准曲线定量.结果表明,甲氰菊酯和扑草净在0~50 n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均在0.999以上,方法检出限为1.0μg/kg,定量限为5.0μg/kg.在5....  相似文献   
1000.
本实验旨在分析施用苦豆子生物碱组分苦参碱对番茄植株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通过温室盆栽实验和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测序,明确苦豆子生物碱对番茄植株生理指标和根际微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植株经过苦参碱0.0625 mg/mL、0.1250 mg/mL和0.2500 mg/mL浓度溶液灌根处理后,花期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3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