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225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利用高空探测资料、雷达回波资料、自动站资料,对2022年7月5日发生在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一次暴雨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强降水时段集中、雨强大、局地性明显、南北差异大是此次暴雨过程的主要特点,低层西南急流维持时间长、明显的湿对流的不稳定结构是此次暴雨的主要降水成因,水汽、动力和不稳定条件等物理量配置有利于此次暴雨的发生。  相似文献   
82.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分析资料、卫星、雷达资料等相关资料,分析了2020年7月5日发生在满洲里市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此次天气发生前,亚欧大陆中高纬区域的大气环流形势呈“两槽一脊”型。高空槽、低层切变促进地面冷空气南下,在高层干冷、低层暖湿的形势下,大气层结变得非常不稳定,非常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在此次天气发生期间,满洲里市850 hPa比湿值大于12.0 g/kg,925 hPa处比湿值达14.0 g/kg,低层湿度条件非常好,并且水汽通量大值中心处于满洲里市南部,这些都为此次天气过程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满洲里市存在高层辐散散、低层辐合的配置形势,促进强烈的上升运动的发生,为强对天气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与此同时,近地层存在逆温层,K值达到35.0℃以上,不能稳定能量条件好,非常适宜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卫星云图与雷达资料均能够反映出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过程,对强对流天气的预报预警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83.
基于鲁中山区24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1997—2016观测数据,统计分析了冰雹、雷暴大风、短时强降雨3类典型强对流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利用济南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历史资料统计分析了鲁中山区强对流特征,结果表明:(1)雷暴大风和短时强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较为一致,中心在济南一带;冰雹在泰安市附近出现的频次较多。(2)雷暴大风的年际变化趋势与冰雹较为一致;短时强降水与以上2种有差别。(3)4—6月为冰雹盛行月,以6月最多;雷暴大风的月变化特征与冰雹相对较为一致。(4)强降水发生的时间多在06:00前后和14:00至前半夜,雷暴大风08:00和18:00前后有2个峰值。(5)组合反射率超过35 dBz总次数大值区主要位于黄河以南、鲁中山区西北部一线,中心位于泰山山脉西北部。  相似文献   
84.
“8.8”舟曲特大泥石流天气背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自动站、卫星云图、探空等常规和非常规资料,对2010年8月8日凌晨造成舟曲特大泥石流的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的天气背景、形成机理、物理成因、卫星云图特征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研究。结果表明,自动站气象要素变化能反映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信息;卫星云图上,东移锋面云系尾部在顺时针旋转的南亚高压东部激发起对流云团,对流云团在有利的温湿条件、不稳定的层结、较大的高空风垂直切变下,迅速发展、合并成中α对流系统,在其前进方向右后方边缘亮温梯度大的地方出现短时强降水;副高边缘的高能水汽输送带使甘肃南部具备对流发展的潜势,500 hPa小槽、200 hPa辐散区、地面冷锋的配合,激发中尺度对流系统(MCS),使其得以发展;有利的层结条件和高空风垂直切变使MCS得以加强,最终造成舟曲短时局地强降水,并引发特大山洪泥石流。  相似文献   
85.
孙良鑫  陈邦怀 《安徽农业科学》2013,(28):11430-11434
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结合云图、自动站等资料,分析了2012年9月19日淮北地区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结果表明,该次过程是在东北冷涡形势背景下产生的,低涡西南有一低槽发展,随着低涡旋转,低槽携带的冷空气向南扩散,加之地面暖低压发展,在不稳定的大气层结中激发产生强对流天气;卫星云图表现为低槽云系上几块对流云团在淮北地区结合并逐渐发展形成MCC云团;徐州新一代多普勒雷达显示,基本反射率因子明显特征为弓形带状回波,雷达回波中反射率因子最大达到60~65dbz,有多个回波核在淮北一带,回波顶高达12~14km,垂直液态水含量达60~70kg/m^2。  相似文献   
86.
从不稳定条件、水汽条件、抬升触发条件出发,利用天气图、雷达回波、卫星云图等资料,对2013年3月20日赣南地区降雹过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当高层有干冷空气,低层暖湿气流发展,垂直温度递减率明显增大,配合对流层低层切变带来的动力抬升作用,易形成降雹。冰雹天气主要不稳定能量来源于地面到对流低层,地面干线及锋面是不稳定能量释放的主要触发条件,冰雹落区主要位于对流层低层及地面高能区复合区域,且易发生在靠近露点温度及温度的不连续线一侧,垂直风切变越大,越有利于冰雹的产生。  相似文献   
87.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FY-2C气象卫星云图、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及加密自动雨量站资料等非常规气象资料对2012年9月10日遂宁市的一场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8.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提前了解天气的习惯。因为天气不仅直接决定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的安排,还很可能会对农作物的生长或者工业的发展有影响。因此,气象部门做好气象测报的工作至关重要。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天气总是千变万化,遇到了强对流的天气,气象测报工作是一大难题。本文主要就强对流天气时,地面气象预报工作的要点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9.
李春艳 《北京农业》2013,(18):144-145
2012年6月24日15∶00左右,受高空槽和中低层切变线影响,牡丹江市突发强对流天气,此次降雨过程范围小、降雨急,具有典型的强对流性质。通过高空形势以及物理量特征等分析得出,高空槽和中低层切变线是此次强对流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低空西南气流的水汽输送为此次降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较强低层辐合以及深厚的上升气流具有引发强对流天气的潜势,不稳定指数的明显变化为对流天气的爆发孕育了大量不稳定能量。  相似文献   
90.
浅析强对流天气时对地面气象测报工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强对流天气主要是指发生突然、天气变化剧烈、破坏力极大并伴有雷雨大风、冰雹、龙卷风、强降雨等强烈对流性灾害天气,这种天气具有重大的破坏性。它常常发生在对流云系或单位对流云块中,空间尺度小,水平范围也不大,有的甚至只有几十米至十几千米。在强对流天气下,地面气象测报人员如果业务不熟练且没有全面系统的掌握地面气象测报工作要领,在进行测报工作时就很难做到正确处理。强对流天气主要有雷电、冰雹、大风及龙卷风等,由于强对流天气的复杂性,如何做到及时、准确的对其进行观测是地面气象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