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51篇 |
免费 | 222篇 |
国内免费 | 21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472篇 |
农学 | 341篇 |
基础科学 | 191篇 |
417篇 | |
综合类 | 1900篇 |
农作物 | 251篇 |
水产渔业 | 455篇 |
畜牧兽医 | 855篇 |
园艺 | 257篇 |
植物保护 | 5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9篇 |
2023年 | 86篇 |
2022年 | 108篇 |
2021年 | 137篇 |
2020年 | 112篇 |
2019年 | 121篇 |
2018年 | 54篇 |
2017年 | 95篇 |
2016年 | 146篇 |
2015年 | 175篇 |
2014年 | 230篇 |
2013年 | 191篇 |
2012年 | 272篇 |
2011年 | 264篇 |
2010年 | 239篇 |
2009年 | 277篇 |
2008年 | 263篇 |
2007年 | 208篇 |
2006年 | 223篇 |
2005年 | 237篇 |
2004年 | 209篇 |
2003年 | 185篇 |
2002年 | 194篇 |
2001年 | 164篇 |
2000年 | 153篇 |
1999年 | 93篇 |
1998年 | 94篇 |
1997年 | 65篇 |
1996年 | 62篇 |
1995年 | 76篇 |
1994年 | 67篇 |
1993年 | 52篇 |
1992年 | 51篇 |
1991年 | 60篇 |
1990年 | 27篇 |
1989年 | 36篇 |
1988年 | 24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2篇 |
1978年 | 2篇 |
1977年 | 2篇 |
1976年 | 4篇 |
1975年 | 5篇 |
195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王朗林区人工缺苞箭竹亚层数量特征及其模型刘兴良,向性明(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成都610081)关键词四川王朗,亚高山暗针叶林,亚建群层,缺苞箭竹,大熊猫,仿真造林缺苞箭竹(Fargesiadenudata)是四川王朗林区亚高山暗针叶林下亚建群层的主要... 相似文献
72.
[目的]验证库外保护时间和冷藏时间对滞育卵冷藏浸酸种孵化率的影响程度,为今后做好蚕种保护冷藏浸酸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两广二号”正、反交一代杂交种为研究对象,将不同库外保护时间(5~60d,25℃)和不同内库冷藏时间(100~175 d,3~5℃)的滞育卵,在同一时间以标准浸酸处理后统计其实用孵化率和孵化整齐度.[结果]蚕种冷藏时间100~175 d、库外保护时间10~60 d时,蚕种实用孵化率为90 33%~97.33%,符合蚕种质量标准规定的实用孵化率在90.00%以上的要求.冷藏时间100~175 d、库外保护时间5~60d的蚕种孵化并不在同一日内完成,其中,库外保护5~10 d的蚕种孵化比库外护时间更长( 15~60 d)的蚕种孵化时间相对早且集中,即库外保护时间越长,孵化时间相差程度越明显.[结论]库外保护时间长短对滞育卵冷藏浸酸种实用孵化率影响不明显,但对蚕种的孵化整齐度有影响,尤其是库外保护时间在10 d以内的蚕种表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73.
在南非西角地区,季末(约为3月和5月之间,从收获期到叶片衰老)时间长,有助于在叶片脱落前延续较高的光合作用速率,积累较多的碳水化合物,提高苹果树抗逆境能力。然而气候条件和土壤水分状况仍然是不利的,近10年来秋季温度一直都较高,雨水 相似文献
74.
总结了肃南县高寒牧区多年生人工草地建植中存在的认识不足、技术措施落后、经营管理粗放、科技成果推广滞后、繁育基地生产不足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75.
对双穗玉米(twins)是沈阳特亦佳玉米科技有限公司选育获得的一个玉米突变体,编号18-1S,该突变体表现为一个叶腋中并列着生两个大小相同的果穗(双胞胎)。以其野生型近等基因系18-1D为对照,对对双穗突变体进行形态特征、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等性状鉴定。结果表明:18-1S株高、叶片、叶面积、株型等形态指标与18-1D没有明显差异,穗长、穗粗、穗粒数、籽粒产量和叶绿素含量有一定程度降低;但18-1S每株收获2个甚至4个果穗(上下2个叶腋各结2个果穗),因此较对照18-1D增产极显著,达到36.66%,繁殖率提高55.30%,具有较高的生产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76.
77.
LIUXiao-bin StephenJ.Herbert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英文版)》2000,7(1):71-78
The paper reviews the factors and mechanisms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seed growth,discusses the roles of source-sink relationship in yield formation and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and canopy photosynthesis on groth and yield in soybean. 相似文献
78.
79.
王文联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3,25(9):103-106
运用数据说明中国高校机构库发展前景不佳,分析其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在建设过程中于技术层面实施数据监护,通过数字化存储技术让数据监护(DC)成为机构库(IR)容纳数据仓储的切入点;于效用层面上营造学术共享空间(AC),创建IR-AC服务模式,论证了实施数据监护的高校机构库是学术共享空间的拓展和延伸,充分体现了IR和AC双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0.
利用开顶式气室和盆栽方法, 以冬小麦品种"小偃6号"和"小偃22"为供试材料, 在2种CO2浓度(375 μL·L-1和750 μL·L-1)和3个施氮水平[0、0.15 g(N)·kg-1(土)和0.30 g(N)·kg -1(土)]下分析了小麦抽穗期绿色叶片、非叶光合器官(茎鞘、穗、芒)的形态和光合面积以及粒叶比对CO2浓度升高和施氮的反应。结果表明, 施氮有助于小麦叶和非叶光合器官伸长和增宽(粗), 增加其光合面积、穗粒数、穗粒重、粒数叶比和粒重叶比。与背景CO2浓度(375 μL·L-1)相比, CO2浓度升高对叶片和茎节长度、茎叶和芒光合面积具有明显的正向效应(P<0.05), 但对叶宽、茎节直径、穗面积影响不明显(P>0.05), 使"小偃6号"和"小偃22"单茎光合面积分别增加8.1%~15.1%和2.8%~13.2%, 且均以0.30 g(N)·kg-1(土)施氮水平下增幅最大。CO2浓度升高后, 穗粒数和粒数叶比在3个施氮水平下均不同程度增加, 其中2个品种粒数叶比分别在0.30 g(N)·kg-1(土)和0.15 g(N)·kg-1(土)施氮水平下增加最明显, 增幅分别为44.2%和41.4%; 穗粒重和粒重叶比在不施氮时下降, 在施氮时显著增加, 其中2个品种粒重叶比平均增幅分别为43.6%和20.7%。由于芒面积远小于其他源器官面积, 在单茎光合面积中所占比例较小(3%左右), 因此认为CO2浓度升高主要通过促进小麦茎叶伸长生长来增加光合面积, 同时提高单位叶面积库承载力和物质调运能力, 改善源库关系, 增加氮素供应有利于小麦源库生长对CO2浓度升高的反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