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3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14篇
林业   130篇
农学   261篇
基础科学   124篇
  98篇
综合类   1313篇
农作物   129篇
水产渔业   173篇
畜牧兽医   851篇
园艺   322篇
植物保护   4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224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84篇
  2011年   223篇
  2010年   225篇
  2009年   248篇
  2008年   287篇
  2007年   230篇
  2006年   258篇
  2005年   242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3篇
  1965年   4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王小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217-17218,17220
[目的]研究气候变化对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光温生产潜力的影响,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黄淮海地区51个气象站点的1971~2006年的逐日气象数据,以WOFOST模拟冬小麦的光温生产潜力,借用ArcGIS软件,研究光温生产潜力的时空变化。[结果]研究时段内,黄淮海冬小麦光温生产潜力整体呈增加趋势,然而不同区域的趋势不一致。不考虑20世纪80年代冷湿气候的影响,河北西北部和南部、河南东南部及环渤海湾地带的光温生产潜力呈上升趋势;冀东、京津和鲁中地区的光温生产潜力呈下降趋势;河南西部和北部的光温生产潜力20世纪80、90年代连续下降,进入21世纪初后大幅上升。[结论]气候变化整体上有利于光温生产潜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2.
以大棚内果菜类番茄为例 ,系统进行了作物生育期与大棚内作物小气候环境中光、温平行对比观测 ,得出了在高纬度地区大棚翻茄生育所需的太阳辐射总量、气积温与地积温等指标 ,同时还研究了影响发育期差异的主导因素 ,并通过数学处理建立了逐步回归方程 ,为提高大棚管理质量提供了量化的气象指标  相似文献   
113.
育雏工作的好坏,是养禽成败的关键。根据家禽的生理特点和多年育雏的经验,采用地下烟 道供温育雏技术,取得满意的效果。   地下烟道供温育雏技术是对雏禽活动、休息的地面供温,热量通过禽体发散到空间,基本 上解 决保温与通风换气的矛盾,同时,温度来自雏禽腹下的地面,有助于雏禽卵黄的吸收与饲料 的消化,克服因腹部受凉而引起消化道和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此育雏法具有保温时间长、温 度稳定、地面干燥、空气清新、管理方便、节省燃料等优点,且易于办到,适于缺电山区养 禽育雏。现将有关技术介绍于下,供养禽户参考。 1 地下烟道供温育雏舍的建造 1.1 育雏舍的结构 育雏舍按一般育雏要求设计,用土木或砖木建造,保温和安 全性能较好,农村可利用闲置的旧房、仓库加以改造。育雏舍要求净高达2 m,面积20 m 2(饲养10 00只雏禽)为宜。在舍内以屋架下缘为水平线搭上一个天花板(或钉上塑料布),天花板上设 置2~3个通气孔,以利通风换气。地面及四周内墙离地1 m处抹上水泥,以便清洗消毒。 1.2 灶、地下烟道和烟囱的修筑 供温主体由灶、烟道和出烟囱三部分组 成。一般一个20 m2左右的育雏舍建一个灶即可。灶按普通家用灶砌造,其特点是烟道多 条,灶膛设在室内地平面以下40 cm,联接烟囱的另一端灶口位于室外。灶口和灶膛的大小 因燃料不同而异,以柴草为燃料的灶口一般以30 cm×25 cm,灶膛以40 cm×50 cm×50 cm 为宜。灶膛顶部用砖砌成圆弧形。在育雏舍内修筑地下烟道,每个灶连接3~4条烟道,相 邻两条烟道间距1.2~1.5 m,旁边烟道与墙距离0.5~0.7 m,以利热量均匀传递。烟道 的宽和高按一块砖砌成或用口径15~20 cm的金属管或陶瓷管铺设,烟道头尾要保持3°~5°的上升趋势,拐角处要有一定弧度,以利热烟畅流;烟道的末端会合一起,并通于室 外烟囱 ,烟囱高度一般相当于烟道长度的1/2,过高吸火太猛,燃料浪费大,过低不利吸火,烟道 温度低;烟囱的下部要留一 低于烟道出口的空间,以减少逆风倒烟;在烟囱的中下部设铁皮闸门。烟道修筑好后,地面 用砂土铺平夯实(厚度3~10 cm),并用水泥过面,防止烟道烧裂漏烟,也利于吸热和储热。 灶膛周围用砖或木板围栏,以防高温烫伤雏禽。新建的育雏舍在使用之前要先进行加热烘干 ,以使地面和墙体干燥。育雏舍四周要挖50 cm深的排水沟并保持流通,防止雨水渗入 以 致加温时地下水分大量蒸发而造成室内湿度过高。灶口上方搭盖雨棚,避风遮雨,便于烧火 。  相似文献   
114.
根据2000年5-7月北太平洋鱿钓探捕调查所收集的海水盐度、温度及渔获量等数据,分析了调查海域表层盐度、不同水层水温的分布特征及鱿钓渔场的形成.利用聚类和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与表层盐度及不同水层水温的关系.结果表明,鱿钓渔场形成于表层低盐水舌和100m层水温暖水舌的交汇区,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与100m层水温相关性最好,但表层海水盐度的分布对鱿钓渔场的确定仍具有一定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5.
浙北地区夏季高温时间长,稻谷储藏受环境影响大,为延缓稻谷储藏品质变化,中储粮湖州直属库开展了内环流均温、墙体"热皮"控温与储粮风管机空调补冷三结合的综合控温应用试验,研究工艺参数和运行效果,结果表明:三项技术综合应用,可以将经隔热改造的高大平房仓的仓温和最高粮温均控制在25℃以下,在高温季节通过内环流控温结合空调控温技术,可以有效抑制"热皮"层稻谷粮温过快上升;开启内环流控温后,能够有效控制高温粮的产生,延缓粮食品质的变化,预期可达到保质增效的目的;与传统的专用空调相比,可进一步降低能耗,降本增效明显。  相似文献   
116.
以新疆核桃主栽品种"新温185号"为试材,通过设置不同施氮处理,采用根钻取样法和图像扫描分析法,对不同氮素供应水平下核桃细根(直径≤2mm)的空间分布和细根根长比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垂直方向上,细根根长密度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0~70cm深度土层是"新温185号"核桃细根集中分布区域;在水平方向上,距离树干150cm以内是核桃细根集中分布区域,细根根长密度随着与树干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各施氮处理核桃细根根长密度显著高于对照,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核桃细根根长密度和总根长中细根长度比例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表现为中氮处理(单株施氮量1.2kg)>高氮处理(单株施氮量1.8kg)>低氮处理(单株施氮量0.6kg)>对照(单株施氮量0kg)。"新温185号"核桃的栽培应加强距离树干150cm以内0~70cm深度土层的水肥管理,适量施氮能够促进细根形成,氮素亏缺和过量均不利于细根生长。  相似文献   
117.
1葡萄园的建园要求1.1生态条件1.1.1温度:葡萄从温带起源,是喜温作物,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大。葡萄生长的各个时期对温度的要求不一样。葡萄成熟的时候同,最合适的温度为28~32益,此时的温度有利于积累糖和分解有机物。温度较低的时候,果实里含糖量就会减少,酸性增强,温度低于14~16益时,葡萄成熟就会变缓,温度过高的时候果实的糖类太多,酸性变低,温度高于40益时,果实就会收缩,甚至干皱。  相似文献   
118.
【目的】研究种植密度对不同熟期西藏甘蓝型春油菜的生育期性状、生长动态和成熟期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明确西藏高原农区甘蓝型春油菜的品系配置与高效增产效应。【方法】2019-2020年,选用早熟NY16、中熟NY28和晚熟NY52 3个不同熟期的甘蓝型春油菜品系,设置1.5×105(D1)、3.0×105(D2)、4.5×105(D3)、6.0×105(D4)和7.5×105株/hm2(D5)5种不同种植密度,共计15个处理,每处理重复3次。测定3个油菜品系在不同密度处理下的生育期性状、动态生长指标和成熟期产量及农艺性状,比较不同密度和品系的温度与光能利用效率,通过籽粒产量和光温利用效率确定合理的品系和密度配置。【结果】①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参试油菜品系营养生长阶段缩短,所需积温降低,从而导致整个生育期历时和所需积温减少;与早熟品系相比,中、晚熟品系的苗期和花期较长。②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参试品系的单株有效角果数和单株粒质量均有所降低,合理密植可弥补单株生产力降低造成的产量损失;早熟品系在不同密度下的平均籽粒产量为1 634.96~2 456.23 kg/hm2,并在7.5×105株/hm2(D5)种植密度达最大值;中、晚熟品系平均产量为1 734.61~2 809.74和1 942.03~3 108.22 kg/hm2,并在4.5×105株/hm2(D3)种植密度达最大值;③密度增加可加快甘蓝型春油菜生育前期茎秆的伸长,抽薹后,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和茎粗均降低,7.5×105株/hm2(D5)种植密度下油菜茎秆明显纤细。与早、中熟品系相比,晚熟品系对密度响应更明显。④合理密植可优化油菜的光温利用效率,其中早熟品系的光能和温度利用效率在7.5×105株/hm2(D5)种植密度下达最大值,分别为0.148 g/MJ,1.537 kg/(hm2·℃);中、晚熟品系光能和温度利用效率均在4.5×105株/hm2(D3)密度下达最大值,分别为0.156 g/MJ,1.578 kg/(hm2·℃)和0.163 g/MJ,1.638 kg/(hm2·℃)。【结论】春油菜早熟品系密度为7.5×105株/hm2,中、晚熟品系密度为4.5×105株/hm2时,其产量及光温利用效率达最大值。相同种植密度下,中、晚熟品系的光温利用占优势,在一定无霜期范围内,应充分协调生态条件与密度的关系,建议西藏地区应注重甘蓝型春油菜中、晚熟品系的选育与利用。  相似文献   
119.
为了充分利用电厂冷却水 ,开展了团头鲂的温流水养殖试验。结果表明 ,在 5 0m2 的流水池中 ,投放了 4 92 7kg规格为 75g的团头鲂鱼种 ,经过 8个月的饲养 ,共收获 6 30 0尾鱼 ,平均体重达 4 12 4g ,单产达到5 1 96kg/m2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0.
油菜黑胫病菌(Leptosphaeria biglobosa)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国油菜黑胫病病原菌(Leptosphaeria biglobosa)的生物学特性,在实验室里研究了温度、pH值、光照、碳源及氮源等条件对该病菌营养生长及分生孢子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病原菌在5℃~35℃均可进行营养生长并产孢,最适生长和产孢温度为25℃;在pH4~10的范围内该菌均能生长并产孢,在pH7的条件下生长最快,产孢最多。光暗交替有利于菌丝生长和产孢,而持续光照不利于菌丝生长,尤其不利于产孢。最适的碳源、氮源分别是可溶性淀粉、牛肉膏。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