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4篇
林业   46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4篇
综合类   82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常说“天人合一”,天在变幻莫测,人体功能的转换,无论如何是跟不上的。然而,医学专家一致认为:要使身体健康,就必需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怎样巧吃才可防病?  相似文献   
42.
博物学是对自然界进行探索的一门古老的学科。博物学的发展经历了古代的繁盛、民国的传承、现代的式微几个阶段,东西方皆如此。博物学奉行“天人合一”的思想,契合生态文明思想。博物学文化与博物教育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博物学生态文化教育有利于提高全民生态意识,形成良好的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民间组织的建立、校园博物学普及、高校与民间组织的有机结合等途径可以推动博物学生态文化教育,实现全民生态教育。  相似文献   
43.
刘静 《福建茶叶》2016,(4):385-386
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是茶文化的奠基之作,融合了儒家和道家的思想精髓和文化内涵。在《茶经》及茶文化的对外传播中,对于这一思想内涵的理解和传递是其译介的重要考量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44.
当前居住小区的植物营造已经逐渐和传统风水理论密切结合起来。文章通过对传统文化中风水理论和当前居住小区植物遣景情况的分析,认为风水理论对居住小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2个方面:对小区植物遣景的基地条件的选择和植物追景的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45.
核心提示:秋高气爽,气候渐凉,阳气日衰,阴寒日盛。因热去寒来,阳消阴长,体内的阳气内藏,人体的免疫功能渐弱,容易受到秋季风邪的侵袭,特别是体弱多病的老年人,更要格外注意个人的养生保健,做到养生"四个调养"最重要。一、精神调养精神调养尤为重要,做到"天人合一",人与大自然  相似文献   
46.
中国是世界四大明古国之一。五六千年前,世界明四分天下,中国有其一。两干多年前,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明相继衰落,中华明继续发展.与欧洲地中海沿岸崛起的古希腊明.  相似文献   
47.
黄庆和 《广东园林》2006,28(4):22-24
本文探讨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及其在居住区园林环境营造中的应用,并作了相关的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48.
从“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出发,阐述了和谐林业基本概念及特征,提出了构建和谐林业的发展思路.在深入分析发展和谐林业重要意义基础上,结合湖南林业建设实际,提出了普及森林文化及生态文明理念;转变林业发展方式;深化林业改革;加快科技创新;健全林业法制等战略措施,助推绿色湖南建设.  相似文献   
49.
中国古典园林以其特有的生态化和“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特征,在世界园林艺术中独树一帜,影响遍及世界,特别是中国的邻国日本、朝鲜等。而日本在中国古典园林与本土文化相复合、变异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不同的艺术特色。本文主要从一般手法和特殊手法两方面来论述中日园林在造园手法上的差异。一般手法主要包括意境、空间和材料三方面。而特殊的手法主要是指园林风水及禁忌方面的手法。  相似文献   
50.
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体现出的原始的"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思想可视为当代生态伦理的思想基础,它蕴含着非常丰富的与现代深层生态伦理一致的思想成分;深层生态伦理以"天人合一"生态智慧为价值取向,把"自我实现"和"生态中心主义平等"作为最高准则,重新唱响人与自然和谐的主旋律。但由于这两种生态伦理观均离开人的本质属性谈论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因而都是不科学的。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应当以人为本,立足于人的实践本性,以人的两重属性而生成的"两重生命"为基石,使自然界与人的"类生命"在存在的意义上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