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771篇 |
免费 | 324篇 |
国内免费 | 318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61篇 |
农学 | 482篇 |
基础科学 | 74篇 |
337篇 | |
综合类 | 2422篇 |
农作物 | 348篇 |
水产渔业 | 192篇 |
畜牧兽医 | 1751篇 |
园艺 | 371篇 |
植物保护 | 17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152篇 |
2023年 | 214篇 |
2022年 | 255篇 |
2021年 | 269篇 |
2020年 | 253篇 |
2019年 | 223篇 |
2018年 | 135篇 |
2017年 | 173篇 |
2016年 | 182篇 |
2015年 | 232篇 |
2014年 | 287篇 |
2013年 | 291篇 |
2012年 | 369篇 |
2011年 | 363篇 |
2010年 | 311篇 |
2009年 | 309篇 |
2008年 | 312篇 |
2007年 | 264篇 |
2006年 | 202篇 |
2005年 | 225篇 |
2004年 | 172篇 |
2003年 | 148篇 |
2002年 | 138篇 |
2001年 | 141篇 |
2000年 | 96篇 |
1999年 | 83篇 |
1998年 | 77篇 |
1997年 | 74篇 |
1996年 | 78篇 |
1995年 | 75篇 |
1994年 | 85篇 |
1993年 | 45篇 |
1992年 | 51篇 |
1991年 | 40篇 |
1990年 | 30篇 |
1989年 | 21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应用毒菌净对实验动物的急性及亚慢性毒性研究,按寇氏法测得昆明种小白鼠灌服毒菌净的LD50为32025.8mg/kg,95%可信限为30421.1~37916.2mg/kg.亚慢性毒性试验以每天分别用640.5,3202.66405.2mg/kg体重的剂量加入饲料中,供大白鼠自由采食,分别于50d、120d检查动物,包括全身状态、称量体重、血液检验、肝、肾功能检验和病理剖检与组织切片观察等项.结果表明,对大白鼠的生理活动、组织器官无不良影响,并有促进体重增加和速效生血作用,证明毒菌净无毒性,与急性毒性试验所得的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92.
93.
禽源致病性大肠杆菌Ⅰ型菌毛亚单位蛋白的功能与基因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源致病性大肠杆菌Ⅰ型菌毛是禽大肠杆菌病的一种重要的致病因子,为一种蛋白质突起,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与人畜致病性大肠杆菌粘附素菌毛相比,禽源性大肠杆菌的菌毛研究起步稍晚,尤其对其亚单位(FimB、FimE、FimA、FimI、FimC、FimD、FimF、FimG、FimH等)的功能及基因控制报道尚少,直到近年来,人们对此才有较多的了解。近年研究表明,FimA是Ⅰ型菌毛的主要结构蛋白,FimA的表 相似文献
94.
以普通小麦中国春为遗传背景的中国春Ee 染色体二体附加系或二体代换系为材料 ,研究了Lophopyrume longatumEe 染色体对小麦小穗数的影响。发现Lophopyrumelongatum的 4Ee 染色体对增加小穗数有很强的效应 ,5Ee 染色体、1Ee 染色体对增加小穗数有较弱的效应 相似文献
95.
96.
97.
黄卫文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8(3)
伴随Fe^2 浓度增加和还原反应的进行,绿脱石红外光谱中位于3570,1030和821cm^-1吸收峰向低波数位移,其相应的振动方式分别为0-H伸缩振动、Si-Ob(基部氧)面内振动和FeO-H变形的振动,还原反应对Si-Oa(顶部氧)相互作用在1110cm^-1处产生的扇峰没有影响。结构铁的还原导致848cm^-1的吸收峰向较高能量方向转移,但在结构羟基完全重氢化后,Fe-OH振动在840cm^-1产生的吸收峰仍然保持不变,由于四面体和八面体薄层中间的压力减弱,Si-Ob振动能量随还原反应而降低。 相似文献
98.
99.
[目的]研究海南植胶区砖红壤亚类土壤质量及其变化,并对其土壤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以少数的综合变量取代原有的多个变量。[结果]第1主成分中,主要以pH、有机质、全N和有效Mo的因子载荷量较大,均达0.600以上。第2主成分中,以代换性Ca、代换性Mg和有效Cu的因子负载量最大,均达0.600以上。第3主成分中,载荷量较大的因子为速效P。提取的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79.649%,表征了79.648%的土壤质量信息;第1主成分为土壤常规分析因素,第2主成分为土壤阳离子交换性能因素,第3主成分为土壤速效P因素。[结论]土壤速效P为影响海南植胶区砖红壤亚类土壤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0.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以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生物活性物质——黄芪多糖质量分数为衡量指标,筛选出最佳外界诱导因素组合。结果表明:影响叶、茎多糖质量分数的最佳处理时间是9 d和6d;影响根多糖质量分数的最佳处理时间是6 d。影响叶多糖质量分数的最佳处理组合是培养基处理地下部位9 d,影响茎多糖质量分数的最佳处理组合是硝酸银处理地下部位9 d,影响根多糖质量分数的最佳处理组合是培养基处理地上部位6 d。黄芪多糖代谢途径的最佳外源诱导因素是硝酸银溶液,最佳处理部位是地下部分,最佳处理时间是6~9 d,最佳多糖质量分数变化检测部位是黄芪根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