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58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4篇
  31篇
综合类   290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红河州低海拔地带营造马尾松混交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于红河州偏北部海拔1000-1500m造林困难的贫瘠干热地带进行混交造林试验。试验分公与白头银合欢,圣诞树及山毛豆的株间,行间和带状混交9种处理。  相似文献   
62.
63.
浅谈杨树与樟子松的混交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林业的发展,樟子松林由于种种因素大面积的减少,对林木资源消耗很大,如何恢复和扩大森林资源,我们在辽宁省彰武县章古台机械林场对杨树和樟子松针阔混交林的林分结构、生物学特性及生长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64.
二都杨梅和短柄樱桃混交造林能实现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混交造林实践,初步摸索出混交造林技术,为同类地区开展经济林混交造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5.
依据海拔梯度将调查的59个样地划分为三个群落,综合采用群落多样性的多个指标对不同海拔梯度下武夷山天然杉阔混交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物种多样性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且随海拔升高乔木层的优势度增大,高海拔群落比较稳定。灌木层物种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随海拔的上升逐渐减小,均匀度指数随海拔的升高逐渐增大,中海拔群落的灌木层组成较复杂,有利于群落的更新。  相似文献   
66.
两种混交度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混交度是描述混交林中树种混交程度的重要空间结构指数。由于传统混交度仅以对象木与最近邻木之间的树种异同为基础,并不考虑最近邻木之间的树种差异,不能完全反映树种的空间隔离程度。本文在传统混交度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混交度即树种多样性混交度。通过比较,树种多样性混交度更能反映树种相互隔离程度,是一个较好的林分空间结构指数。  相似文献   
67.
《安徽林业》2005,(4):20
目前,皖南杉木采伐迹地更新的2代、3代林分存在生长不良的状况,积极营造混交林,选择自肥力强、适应性好的更新树种是最主要的措施.绩溪县镇头林场选择了材质优良、生长迅速的阔叶树种与马尾松进行杉木迹地更新混交造林试验,在林分林龄、立地条件、营林措施基本一致的混交林和马尾松、杉木纯林林地中布设样地进行对比研究.样地面积10米×10米,分别为马尾松×光皮桦(Ⅰ)、马尾松×光皮桦(Ⅱ)、马尾松×响叶杨、马尾松×枫香,按检测样地常规调查方法进行每木检尺.其结果与相关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8.
林地建设在生态经济小区中的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绥化市北林区秦家镇梨树村、民兴村土地整理项目为例,探讨村级生态经济小区规划中,现有林地的改造及农田防护林工程建设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69.
对杉木、丝栗栲及木荷叶片的生化物质进行了初步的分离,并用杉木种子进行了生物检测.结果表明:经木荷和丝栗栲处理的,就绝对发芽率和胚根长而言,其弱极性生化物质组分的促进作用大于极性生化物质组分的;就鲜质量和干质量而言,极性生化物质组分的促进作用大于弱极性生化物质组分的;经杉木处理的,就绝对发芽率、胚根长及鲜质量而言,杉木叶片弱极性生化物质组分的抑制作用大于极性生化物质组分的活性,而对于干质量而言,极性生化物质组分的抑制作用大于弱极性生化物质组分的.  相似文献   
70.
太行山区绿化工程是国家大型林业生态工程之一.1986~2005年林业工程建设20年间,全区的森林覆盖率由11.8%提高到25.6%,这对改善太行山区的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工程建设存在针叶林多、阔叶林少,单层林多、复层林少,乔木林多、灌木林少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混交造林的技术推广不力,伴生树种育苗研究不到位,重视提高造林成活率,忽视树种的合理配置.为了建设比较稳定的太行山区森林生态系统,依照近自然林业的理论,必须大面积营造多树种配置的混交林.为此,根据太行山区植被演替现存的稳定群落结构及近年来混交造林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太行山区混交林伴生树种选择的三大原则,适用树种及3种混交林模式,提出了实行混交造林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