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580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4篇
  31篇
综合类   290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1.
松华 《花卉》2013,(11):29-29
少花鹤顶兰(Phaius delavayi)是一种地生兰,它分布于我国的甘肃、四川、西藏和云南,附生于海拔2700-3500米的混交林缘草地和溪连湿地上。  相似文献   
22.
对油松、刺槐人工混交林和油松纯林的水土保持指标、生长状况、土壤因子、小气候因子的测试分析表明 ,混交林能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提高土壤肥力 ,促进林木生长 ,增加经济效益。混交林比油松纯林林冠截留量提高 8.6 6 % ,饱和持水量增加 315.8% ,相对湿度提高2 .5% ,有机质含量提高 11.7% ,减轻容重 0 .2 g/cm3,林分病虫害明显减少。油松树高、胸径生长量分别提高 14.9%、2 2 .9%。  相似文献   
23.
24.
针对承德瘠薄山地的立地条件,在遵循生态植被恢复原则的前提下,通过对造林地植物群落的演替规律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节水设施,开展块状山地育苗、隔年移栽、栽植时采取抗旱保墒措施、块状混交等配套技术,能有效地提高苗木成活率、保存率和土壤水分含量,植被盖度也有显著增加,造林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25.
中山陵景区秃杉优良种源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南京中山陵景区风景林内引种秃杉表明,贵州雷山种源适应性较强,生长较好,在极端干旱气候下较耐旱,是适宜引种的优良种源.用2 a生容器苗在遭受病虫害危害的疏林内采用阔叶林+秃杉、松林+秃杉配置异龄复层混交,在上层林冠庇护下,能正常生长发育.幼树树高年生长呈"M"双峰型,5~7月速生,6月、9月呈现峰值.全年生长集中在5~7月.7 a生可形成平均树高3.14~4.99 m,胸径3.7~5.0 cm的复层林.下层秃杉11 a生林冠高5.68~6.83 m,胸径达6.5~9.3 cm;14 a生林分平均树高达7.4 m,胸径9.1 cm;15 a生林分平均树高达9.45 m,胸径11.6 cm,保存率一般在95%以上,达到了风景林增绿、增层的林相改造效果.引种雷山秃杉优良种源,需选山洼、山谷、土厚深厚、质地疏松的优良立地,采用杂阔+秃杉,阔叶树+秃杉配置异龄复层混交栽培.  相似文献   
26.
南京地区风景林植物群落质量的综合评价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陆兆苏提出的风景林5个类型划分标准,以南京市十大公园50个典型样地为例,根据群落学、生态学的调查结果,结合文献资料,采用层次分析法,确立了以植物空间结构、物种组成、风景个体要素、生态功能组成的4个2级指标18个3级指标构成的风景林植物群落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南京地区,具有层次清晰的复层结构、有四季观赏植物的群落综合性得分值普遍较高。  相似文献   
27.
叶淑英 《安徽农学通报》2012,(17):146-148,159
通过建瓯东安毛竹林中21a生闽楠生长情况的调查表明:闽楠适宜在毛竹林中生长,单株材积0.1958m3,材积1.3350m3/hm2,单株平均年生长量0.0089m3,且与树龄呈正相关系;树高达15.5m,平均树高年生长量0.74m;混交套种闽楠能提高毛竹林的生产潜力,每年可增加毛竹林收益10680元/hm2,同时可改善和调整毛竹林结构,大幅度提高毛竹林经济、生态、社会的整体效益。并探讨了如何采取政策性措施来大力推广发展毛竹林混交套种闽楠,为科学持续发展闽楠这一珍贵用材树种提供实践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8.
】1988年春,采取行间1∶1的混交方式,营造了株行距2×15m的杨树与沙棘混交林,一次造林成林。造林后,整个生长期间未进行铲趟抚育。10年后调查,混交林中的杨树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平均单株材积,分别比对照的杨树纯林增长3%、6%、7%。显示了沙棘具有促进杨树增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29.
30.
红河州低海拔地带营造马尾松混交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于红河州偏北部海拔1000-1500m造林困难的贫瘠干热地带进行混交造林试验。试验分公与白头银合欢,圣诞树及山毛豆的株间,行间和带状混交9种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