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992篇
  免费   3516篇
  国内免费   5032篇
林业   7316篇
农学   4536篇
基础科学   3875篇
  21053篇
综合类   44944篇
农作物   3114篇
水产渔业   759篇
畜牧兽医   6941篇
园艺   5951篇
植物保护   3051篇
  2024年   984篇
  2023年   2880篇
  2022年   3527篇
  2021年   3742篇
  2020年   3047篇
  2019年   3457篇
  2018年   1984篇
  2017年   2869篇
  2016年   3441篇
  2015年   3468篇
  2014年   4965篇
  2013年   4830篇
  2012年   6041篇
  2011年   5828篇
  2010年   5152篇
  2009年   5124篇
  2008年   5163篇
  2007年   4234篇
  2006年   3915篇
  2005年   3714篇
  2004年   3002篇
  2003年   2776篇
  2002年   1965篇
  2001年   1868篇
  2000年   1557篇
  1999年   1341篇
  1998年   1134篇
  1997年   1074篇
  1996年   1013篇
  1995年   1057篇
  1994年   1002篇
  1993年   1007篇
  1992年   915篇
  1991年   1080篇
  1990年   866篇
  1989年   823篇
  1988年   117篇
  1987年   103篇
  1986年   58篇
  1985年   31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14篇
  1965年   28篇
  1958年   17篇
  1957年   113篇
  1956年   14篇
  1955年   22篇
  1954年   12篇
  1953年   63篇
  1952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31.
程洪花 《蔬菜》2007,(3):17-18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历年种植生姜(黄姜),面积达600余hm~2,为使生姜产量有个新突破,2003年开始将地膜覆盖技术用于生姜生产,到2006年全区覆盖面积达400hm~2。地膜覆盖对地温、生姜生育期、土壤蓄水保墒能力以及生姜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能形成一个更有利于生姜生长的环境,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据试验:应用地膜覆盖,5月份平均地温比露天栽培高3~5℃,6月份平均高2~3℃。4月15日下种,出苗时间可提前到5月上中旬,使生姜生育期提前30d左右。地表下0~15cm土壤含水量比露地含水量高40.5%。水、热条件的改善,使土壤理化性状也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覆膜2个月后,地表下0~10cm土壤容重下降幅度为7.5%,土壤呈膨松状态,孔隙度增加,有利  相似文献   
232.
贺利青 《果农之友》2022,(12):52-54
果树的生长除了依靠自身的光合作用外,外在条件如水、阳光、养分等对果树的生长也有很大的影响。果树通过根系在土壤中汲取养分,包括土壤有机质、氮、磷、钾、钙等元素,汲取养分的多少直接决定了果树的生长状况和生长速度。土壤肥力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果树的生长,保持合理的土壤养分含量是果树生长中必不可少、不能忽略的条件。所以,实时掌握土壤中养分的含量从而即时调控土壤状况对果树的健康生长有很大的帮助。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模式的兴起,通过科技智能的手段进行监测得到了一致好评,实现了实时、智能对土壤养分进行分析,节省了时间和人力。调查研究了现有的几种快速有效的土壤养分智能监测方法,其中包括近红外光谱监测土壤养分、基于GPS技术的土壤养分监测和土壤养分遥感监测,分析总结了这几种方法的原理、特性以及优劣势。  相似文献   
233.
234.
韩璐 《分子植物育种》2022,(24):8347-8352
为弄清外来入侵植物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实地踏勘及取样方法,对西安市郊区农田中生长的野燕麦根系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距离野燕麦植株不同范围内土壤的养分、酶活性、平均颜色变化率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距离野燕麦根系越近的土壤中土壤养分和酶活性受影响的程度越明显;土壤微生物平均颜色变化率与土壤培育时间及距离根系土壤范围均有联系,土壤微生物平均颜色变化率随培育时间呈现逐渐递增的趋势,距离越近,总碳源利用率越高。且入侵植物野燕麦的生长对于土壤中微生物的功能多样性均有显著影响(P<0.05),距根系土壤越近,土壤微生物的丰富度、多样性、优势度越高,均匀度越小。  相似文献   
235.
[目的]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工程驱动的生物结皮发育可显著抑制土壤侵蚀,为探明土壤抗侵蚀性能随生物结皮生长发育的变化特征及其响应机制。[方法] 设置藻结皮、藓结皮和自然演替结皮3个处理,培育176天,系统研究生物结皮不同发育阶段及其类型差异对黄绵土抗侵蚀性能的影响。[结果] (1)生物结皮盖度、厚度、生物量、叶绿素和粗糙度随生长时间均显著增加,培育初期藓结皮较高,培育末期自然演替结皮反而最高。(2)随生物结皮发育,土壤黏结力呈幂函数增强,较初期增加39.8%~60.3%;质量损失率呈指数函数减小,较初期降低45.6%~57.3%;饱和导水率变化趋势较为复杂,但培育末期均最低(0.08~0.12 mm/min)。(3)土壤黏结力随生物结皮盖度、厚度、叶绿素、生物量和表面粗糙度的增加呈幂函数增长,质量损失率随生物结皮盖度、厚度、叶绿素、生物量和表面粗糙度的增加呈指数函数下降。(4)土壤抗侵蚀综合指数(Cser)可表示为盖度(Cov)、厚度(T)和生物量(B)的幂函数(Cser=0.279 Cov0.194 T0.188 B0.119, R2=0.73, p<0.05)。[结论] 黄土高原生物结皮发育可显著提高黄绵土抗侵蚀性能,藓结皮效果最强。  相似文献   
236.
[目的] 为探究草原不同放牧强度下植被群落的改变,解析群落特征变化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方法] 以希拉穆仁荒漠草原控制放牧试验区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轻度放牧(LG)、中度放牧(MG)、重度放牧(HG)和禁牧(CK)下植被群落特征和土壤团聚体特征及二者的关系,揭示植物群落变化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结果] (1)植物群落物种数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LG的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D)显著低于其他放牧强度(p<0.05)。地上生物量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降低,HG的地上生物量显著低于其他放牧强度(p<0.05)。不同放牧强度下地下生物量差异显著,且不同土层的地下生物量均以LG最高。(2)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的变化趋势与大团聚体含量一致,在0—5, 5—10 cm土层表现为随放牧强度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LG最高、MG最低)。(3)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s均匀度指数(J'')、地上生物量、容重是影响大团聚体含量、MWD和GMD的显著性因子(p<0.05)。[结论] 放牧强度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具有负反馈调节作用,主要通过影响植被群落多样性指数(H''J'')、地上生物量、土壤容重的变化而引起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变化。该结果为希拉穆仁草原放牧强度选择及生态恢复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37.
黄土高原坡面刺槐林土壤水分环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测定黄土高原淳化、延安和米脂坡面刺槐林以及坡面农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的基础上,分析了坡面刺槐林土壤水分环境特点。结果表明:淳化、延安和米脂刺槐林地土壤水分含量较农地分别低8.5%、31.2%和34.2%;淳化土壤水分含量高于米脂坡面土壤水分含量,延安介于二者之间;坡面土壤水分含量随林分密度、林龄的增加而降低,同时阴坡土壤水分含量明显高于阳坡,在连续干旱时仅有表层0~40 cm土壤水分含量受降水影响呈现出一定的波动,而100~200 cm土壤水分呈现持续消耗,深层几乎不受季节的影响。  相似文献   
238.
水分入渗是土壤水分循环的重要环节。为探明毛乌素沙地生物结皮覆盖沙区水分入渗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双环法测定不同类型地表(裸沙、浅灰色藻类结皮、黑褐色藻类结皮和藓类结皮,依次用BS、LC、DC和MC表示)水分入渗速率及其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1与BS相比,LC、DC和MC样地初始入渗率分别减少了37.7%、59.2%和73.6%,稳定前平均入渗率分别减少了37.5%、62.2%和81.3%,稳定入渗率分别减少了13.6%、67.4%和78.9%,累计入渗量分别减少了25.8%、61.3%和78.6%。2不同类型地表达到稳定入渗所需的时间在3~8 mi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水分入渗速率与砂粒和土壤容重呈正相关关系,与粉粒、黏粒、结皮厚度、结皮抗剪强度、结皮层容重和有机碳含量呈负相关关系。3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黏粒、结皮抗剪强度和土壤容重是影响该地区水分入渗速率的主要因子。因此,生物结皮在沙丘表面的形成和发育过程中,通过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减缓了该地区水分入渗速率,增加了降水的径流流失风险。  相似文献   
239.
1993年全国小麦秆锈菌种群动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1993年我国小麦秆锈病发生较轻,从8个省18个区县中的47个品种上采集到的95个标样中分离到菌株336个,鉴定出21C3CKR、21C3CKH、21C3CTR、21C3CTH、21C3CFR、21C3CFH、34C1MKR、34C1MKH和34C2MKR等9个致病类型;21C3CKR的出现频率为65.2%,居于首位,21C3CDH为14.5%,21C3CTR为10.7%,21C3CFR为4.2%  相似文献   
240.
土壤电导率是表征土壤水溶性盐的一个重要指标,可反映土壤盐渍化程度.为了研究高寒草甸退化对土壤电导率的影响,以三江源区未退化高寒草甸和退化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退化高寒草甸的植被特征和土壤特征与土壤电导率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高寒草甸退化会对土壤电导率产生显著负影响,且土壤电导率与评价高寒草甸的退化指标植被盖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