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38篇
  免费   239篇
  国内免费   522篇
林业   332篇
农学   275篇
基础科学   617篇
  1656篇
综合类   1898篇
农作物   144篇
畜牧兽医   209篇
园艺   180篇
植物保护   488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157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75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207篇
  2016年   247篇
  2015年   228篇
  2014年   265篇
  2013年   299篇
  2012年   343篇
  2011年   330篇
  2010年   312篇
  2009年   345篇
  2008年   282篇
  2007年   305篇
  2006年   246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9篇
  1953年   10篇
  1952年   2篇
  1951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41.
1苗期管理 1.1及时松土灭茬 玉米出苗后,由于气温升高,土壤水分蒸发量大,极易出现黄苗和死苗现象。各地要及早做好玉米松土灭茬工作,在玉米有3~4张可见叶时,要及时进行松土灭茬。松土灭茬不仅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起到保墒作用,还可促进玉米根系下扎,促苗早发,同时起到防治草害作用。  相似文献   
142.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是甘肃省结合当地旱作农业特点开发研制的一项突破性技术,它集膜面集雨、增温抑草、覆盖控蒸和垄沟种植为一体,将地面蒸发量降到最低,最大限度保蓄自然降水,使自然降水利用率和土壤水分利用率明显提高。肇东市为黑龙江省西部干旱地区,与甘肃省气候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43.
144.
为探究提高苜蓿(Medicago sativa)产量和改善土壤肥力性质的施肥措施,本研究以中国为研究区域,以不施肥苜蓿为对照,通过检索文献整合已发表的相关田间试验数据,采用整合分析方法(Meta-analysis),系统探究施肥措施对苜蓿地土壤水分、养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可有效增加苜蓿土壤养分含量并提高苜蓿产量,但增加的地上生物量也影响了苜蓿对土壤水分的消耗,其中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分别增加了3.1%~33.3%和4.5%~30.9%,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3.6%~144.4%和4.4%~24.8%,土壤水分下降了4.4%~11.8%.与不施肥相比,施肥措施下苜蓿增产率达到15.4%~198.2%,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5.9%~169.6%.进一步相关分析表明,苜蓿产量与0-200 cm土壤水分、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苜蓿水分利用效率与土壤速效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综上,施肥可有效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并提高苜蓿产量,其中化肥和有机肥配施表现出的增产作用最为突出,化肥配施对苜蓿水分利用效率的提升效应最佳.该研究可为苜蓿种植过程中适宜施肥措施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5.
1984~1988年,在江西省分宜县山下林场的亚热带人工杉木林和马尾松林中,对土壤的水分—物理性质及其水分含量的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本试验区土壤为重壤土,其水分—物理性质较差,有林地土壤含水量较无林地高,且变幅较小。土壤含水率与当地的主要气象要素(气温、空气湿度、降雨量、蒸发量)呈多元回归相关。据回归分析,杉木林土壤水分含量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土层深度较浅,达0~20cm,而皆伐迹地受气候影响的土层较深,达0~40cm。  相似文献   
146.
旱坡地集水枣园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旱坡地上采取隔坡集蓄径流水平沟的整地方法营建枣园,集蓄坡面径流,增加枣园土壤含水率,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通过对枣园土壤水分连续3年的定点观测,掌握了枣园土壤水分动态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所采取的集水工程集水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7.
土壤分水与毛白杨蒸腾耗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不同水分条件下盆栽苗木和大苗幼林为材料,对土壤水分与毛白杨蒸腾耗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建立了蒸腾耗水量模型。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含量与蒸腾耗水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土壤水分状况还影响蒸腾节律;蒸腾耗水量因不同的土壤水分条件、供水历程、气象等因素而具有不同的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148.
太岳灵空山油松人工林下土壤水分状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了山西太岳灵空山地区油松人工林下土壤水分的物理性质和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林地土壤田间持水量为28.73V%,稳定凋萎含水量7.02V%,有效水分范围21.71V%;土壤水分的季节变化分为3个时期:即春末夏初水分消耗失墒期,夏季水分恢复蓄墒期,秋季水分缓慢消耗减少期;土壤水分的剖面变化分为3层:即活跃层(土壤深度0~30cm),次活跃层(30~50cm),深墒较稳层(50cm以下);春、夏、秋3个季节(1989年)林地的贮水量分别为98.8、139.8、146.3mm,蒸发散量分别为1.032、1.242,0.814mm/d  相似文献   
149.
顺德地区不同森林改造区土壤水分—物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森林土壤水分—物理特性研究是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土壤是固相、液相、气相三相态的综合体。其中土壤水分是最活跃的因素,是联系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纽带,是陆地植物赖以生存的源泉[1]。在对顺德市调查和论证的基础上,2000年开始实施“青山工程”森林改造,将完成全市1181 7hm2林分改造,广泛应用乡土阔叶树种,恢复“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多功能”的地带性植被群落,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达到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城市文化含量、提升城市形象的目的,为此就顺德地区不同森林改造区土壤水分—物理特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1 研…  相似文献   
150.
应用英国PPS公司生产的CIRAS-2型光合作用系统,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测定了2年生爬山虎苗木叶片生理参数的光响应特性。结果表明:爬山虎对光照强度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具有较强的抗旱性而不适应高土壤水分环境,是适用于干旱瘠薄荒山绿化的优良藤本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