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8篇
  21篇
综合类   39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2 毫秒
11.
中华倒刺鲃Barbodes(spinibarbus)shensis(Bleeker),地方名“青波”,主要分布于嘉陵江干流及其主要支流中,是四川省及重庆市的重要经济鱼类之一,因其肉质肥嫩、味道鲜美、细刺较少,颇受大众欢迎。又因受到拦江筑坝,水质污染及电、毒、炸等过渡捕捞,特别是近年来市场走俏,竭泽而渔的现象更为严重,使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日渐枯竭。为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保护和开发这一优良品种,我们在合川嘉陵江段收集野生的中华倒刺鳃鱼种进行了池塘养殖试验。  相似文献   
12.
朱景魁  谭宏 《农电管理》2007,(10):54-55
宝鸡市凤县地处秦岭腹地、嘉陵江源头,西邻甘肃,南接四川,素有“秦蜀咽喉,汉北锁钥”之称,全县1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8万)分布在3187平方公里的沟沟岔岔之中。由于地理限制,凤县在2005年11月成为国家电网公司农网技术进步试点县之前还有71户共289人未用上电,并且其35千伏电网网架结构薄弱,单电源单台主变接线不可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水土保持林的水源涵养效益是研究森林防止水土流失的一个热点问题。以20世纪80年代末期营造和自然恢复的湿地松林、桤柏混交林、刺槐(灌木)林 、刺槐林 和桤木林为研究对象,选择林冠截留、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贮水能力、土壤渗透性和枯落物持水性,作为研究不同水土保持林结构模式水源涵养效益的指标,对不同水土保持林的水源涵养机理和水源涵养效益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各水土保持林的水源涵养能力均明显高于农耕地;不同水土保持林结构模式的水源涵养效益也有较大差异。最后提出了桤柏混交林、湿地松林、桤木林等优良水土保持林结构模式,为当地的生态环境建设,特别是当前正在进行的退耕还林工程的模式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刘万平 《中国林业》2011,(15):14-15
长江、嘉陵江的交汇处,一座古老而充满生机的山城——重庆,以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如诗如画的秀美盛景触动了无数诗人、画家的创作灵感,吸引了众多览胜探幽者倾情的目光!如今,这里又添了一道靓丽的"绿色"风景。街道里,重庆绿树成荫;山峦中,重庆青山披绿。如今的重庆,无论春夏秋冬,处处都呈现出一派春意盎然的美丽图景。  相似文献   
15.
16.
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位于嘉陵江中游,是南充市柑桔主产区,全国柑桔区划认定的柑桔种植适宜区,历史上著名的"果州"之源。当地柑桔种植历代经验与现代科技成果相结合使柑桔产业得到迅猛发展,荣获"中国甜橙之乡"和"四川省产业强县"称号。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受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许多国内外河流的河川径流都受到强烈影响。以嘉陵江上游西汉水的礼县水文站控制流域为研究区,在对1960—2016年研究区年径流量进行突变点分析和趋势分析的基础上,使用8种基于Budyko假设的气候弹性系数法的水量平衡方程式进行流域径流变化归因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潜在蒸散发呈显著增加趋势(p<0.01),径流量呈显著减小趋势(p<0.01),降水量呈不显著减少趋势(p>0.1),径流量的突变点发生在1994年,并以此为界,把研究时段划分为基准期和变化期;(2)8种基于Budyko假设的方法得出的气候变化对于径流减少的贡献率为40%~50%,人类活动贡献率为50%~60%,占主导作用。在气候变化中,8种方法得出的流域降水的敏感性系数为2~3,流域蒸散发的敏感性系数为-1~-3;(3)人类活动对于径流减少的主要作用形式是通过改变下垫面来表现的。由于植被保护措施实施,1990—2010年研究区域的林地面积增加68.42 km2,在所有土地类型中变化最大,表明人类活动对于下垫面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8.
嘉陵江上游水土流失定位观测站内5种植被恢复模式为研究对象,对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以及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退化生态系统进行植被恢复后土壤微生物数量明显增加,上层>下层,且随季节不同而有明显变化;②5种植被恢复模式脲酶、蔗糖酶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地,3种土壤酶活性随季节变化明显且因林分而异;③5种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氮素的转化率除湿地松纯林外均明显高于对照地,土壤氮素转化率与3种酶均呈极显著的相关关系,与土壤中细菌、放线菌数量之间也呈正相关关系,但相关系数未达显著水平;④火烧迹地灌丛土壤养分含量最高,微生物数量最大,脲酶、蔗糖酶活性最强,土壤的结构性最好。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达川区积极开展秸秆养畜工作,大力实施秸秆换肉奶工程,促进了草食牲畜快速发展,推进了现代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发展,保护了生态环境。一、基本情况1.达川区基本情况。达川区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平行岭谷区,大巴山南麓,嘉陵江水系渠江上游,是连接川陕鄂渝四省的咽喉重镇。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全区辖2个街道办事处,18个镇,34个乡,行政村624个。总人口11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4万人。耕地面积83.4万亩,草山坡地71.4万亩,森林70万亩。  相似文献   
20.
彭艳  曾燏  张臣  龚建涵  周小云 《水产学报》2018,42(12):1896-1905
为研究蛇(鱼句)耳石的形态特征以及不同环境下的耳石形态差异,以蛇(鱼句)左侧微耳石和星耳石作为研究材料,利用传统形态法测量耳石的14个参数且将其转化为11个形状指标,并利用地标点法在星耳石上选取12个地标点,对2016年6—7月间采自嘉陵江上游、中游、下游的195尾蛇(鱼句)的耳石样本进行形态研究。结果显示,蛇(鱼句)微耳石呈肾形,3个江段微耳石形态无显著差异;蛇(鱼句)星耳石呈圆形、椭圆形,表面粗糙,脊突数少于20,翼叶较基叶发达,中央突不明显,主凹槽轮廓似水滴状。相对扭曲主成分分析将3个江段的蛇(鱼句)星耳石分为两种形态类型:Ⅰ型和Ⅱ型,其中Ⅰ型主要为嘉陵江上游江段蛇(鱼句)的耳石样本,Ⅱ型则包括嘉陵江中游和下游的蛇(鱼句)耳石样本。传统形态法和地标点法的综合结果表明,两种类型耳石形态差异主要表现在整体轮廓、脊突数,以及基叶、主凹槽和背侧距离等特征上,逐步判别分析对Ⅰ型和Ⅱ型星耳石的正判率达95.5%,区分效果较好。研究表明,嘉陵江不同江段蛇(鱼句)星耳石分为两种类型,且存在显著的形态差异;蛇(鱼句)星耳石的形态差异可能是对水温、流速等环境因子主动适应的结果,如在上游生活的蛇(鱼句),其较细长且脊突较多的Ⅰ型星耳石能够较好地适应上游低温、多变的急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