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444篇 |
免费 | 568篇 |
国内免费 | 141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903篇 |
农学 | 1639篇 |
基础科学 | 2537篇 |
1526篇 | |
综合类 | 11308篇 |
农作物 | 1022篇 |
水产渔业 | 926篇 |
畜牧兽医 | 5633篇 |
园艺 | 1991篇 |
植物保护 | 94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73篇 |
2023年 | 823篇 |
2022年 | 1035篇 |
2021年 | 1065篇 |
2020年 | 825篇 |
2019年 | 921篇 |
2018年 | 445篇 |
2017年 | 785篇 |
2016年 | 859篇 |
2015年 | 915篇 |
2014年 | 1473篇 |
2013年 | 1335篇 |
2012年 | 1753篇 |
2011年 | 1730篇 |
2010年 | 1613篇 |
2009年 | 1542篇 |
2008年 | 1592篇 |
2007年 | 1371篇 |
2006年 | 1258篇 |
2005年 | 1165篇 |
2004年 | 845篇 |
2003年 | 733篇 |
2002年 | 581篇 |
2001年 | 521篇 |
2000年 | 435篇 |
1999年 | 331篇 |
1998年 | 379篇 |
1997年 | 402篇 |
1996年 | 336篇 |
1995年 | 346篇 |
1994年 | 320篇 |
1993年 | 272篇 |
1992年 | 277篇 |
1991年 | 278篇 |
1990年 | 232篇 |
1989年 | 175篇 |
1988年 | 59篇 |
1987年 | 34篇 |
1986年 | 27篇 |
1985年 | 10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3篇 |
1975年 | 3篇 |
1965年 | 5篇 |
1957年 | 12篇 |
1953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102.
[目的]从土壤生物学特性的角度分析刺槐人工林多代经营中土壤性质的变化情况,为刺槐林地地力维持机制及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相同林龄(地上部分)不同世代的林分,研究分析了豫西浅山丘陵区刺槐多代经营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酶活性、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变化.[结果]1)细菌、放线菌磷脂脂肪酸含量(PLFA)、微生... 相似文献
103.
[目的]为探讨农药敌草快的快速检测方法,采用水热法制备水溶性PEG400修饰的ZnS:Cu量子点,通过荧光猝灭强度进行量子点与敌草快的互作信号表征.[方法]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合成的复合量子点进行表征,探究PEG400的修饰量对量子点的影响,同时测定量子点对细菌的抑制作用及毒性.[... 相似文献
104.
及时准确的干旱评估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的干旱评估指标通常仅考虑植被或降水等单方面影响因素,在实际干旱评估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综合考虑降水、温度、地形等多个干旱致灾因子,以主要产粮基地京津冀地区为例,基于2007-2017年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以及降水等多源数据,利用深度学习框架Tensorflow构建以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为目标值的综合干旱评估模型。利用决定系数(R2)和均方根误差(RMSE)对模型进行测试;利用站点标准化降水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SPI)、土壤相对湿度数据以及2016年京津冀地区的气象灾害数据,从时间和空间上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的训练集和测试集在不同月份上均表现较好(R2均大于0.5而RMSE均小于0.55)。模型输出的综合干旱指数(Comprehensive Drought Index,CDI)在密云站上与SPI和SPEI接近,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并且与站点SPI和土壤相对湿度的相关系数分别大于0.7和0.4,均通过了0.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空间上,相较于SPEI,CDI计算的2016年3-7月京津冀地区干旱事件结果与实际情况符合度更高,表明该模型适用于京津冀地区干旱评估。 相似文献
105.
106.
目前筏式海带养殖主要依赖传统人工夹苗方式,为了解决人工海带夹苗过程中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多工位海带夹苗机,主要由苗绳解旋装置、旋转扩绳装置、气动夹苗装置等组成。采用了30工位同时解旋夹苗方式,实现苗绳快速等距分段解旋和30棵海带苗同时夹苗;设计了一种浮动旋转偏心扩绳夹苗装置,实现扩绳头穿透交织三股绳形成缝隙,夹苗爪夹取海带苗根至苗绳上沿;利用扭矩测量和阻力动态检测系统软件对多工位海带夹苗旋转扩绳结构进行数据理论分析;设计了海带自动夹苗控制系统,实现多工位夹绳、旋转偏心扩绳、成排插苗苗绳解旋等过程的自动控制。结果显示:苗绳的进给长度为2.3 m, 30段夹苗平均每段70 mm,同时收缩距离至50 mm,苗绳松弛、缝隙变大,扩绳头椭球d 5×12扩?16 mm苗绳,最大苗绳扭矩0.44 N·m,插绳阻力为42 N,扩绳电机功率为0.25 kW;夹苗产量为2 450棵/h,是人工夹苗的2.45倍。整根苗绳分段等距解旋夹苗,大幅提高了夹苗工作效率、成功率,降低伤苗率,自动化程度高。该研究为藻类养殖装备研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7.
108.
果实形状是评价冬瓜外观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开展冬瓜果实形状遗传研究、分析其遗传机制,为冬瓜优质育种提供依据。本研究以圆球形冬瓜YO-16和圆柱形冬瓜KX-8为亲本,构建4个世代(P1, P2, F1,F2)遗传群体,并结合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冬瓜果实的纵径、横径和果形指数进行遗传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果形指数与果实纵径、果实横径间呈极显著相关性,其中果形指数与果实纵径的相关性最大。果实纵径的最适合遗传模型是MX2-AD-AD,符合2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其主基因和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87.008 5%和4.796 8%;果实横径和果形指数的最适合遗传模型都是MX2-ADI-AD,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其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82.623 7%和89.403 5%,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1.765 9%和1.020 3%。上述性状的主基因遗传率均远大于多基因遗传率,以主基因遗传为主。因此,在冬瓜优质育种过程中要重视利用主基因,应在早期世代对果形性状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09.
韩会玲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0,13(3):79-84
本文针对多泵多塔多节点的供水系统,给出用迭代计算确定水泵工况的计算方法,并给出在电子计算机上实现上述计算的程序的步骤。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