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9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41篇
林业   985篇
农学   79篇
基础科学   12篇
  175篇
综合类   1008篇
农作物   12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76篇
园艺   134篇
植物保护   10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剌槐林水分生态条件及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对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刺槐林进入中、壮龄期后,蒸腾耗水、降水和土壤贮水量的季节变化,以及刺槐在生长过程中不同时期水分条件的变化和刺槐生长反应的分析,认为本区基本适宜刺槐生长。但是本区刺槐林对水分的有效利用率铰低,据估算其年有效耗水只占年降水量的46%左右,并且土壤水分经常处于亏缺状态,这将对今后刺槐生长产生不利的影响。据此作者提出了如下建议:1.本区应以营造水土保持林为主,并把刺槐作为重点推广树种;2.加强造林整地工作,合理布设造林水保工程,加强林地管理,提高水分利用率。  相似文献   
992.
四倍体刺槐大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器形态的相关性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郝晨  李云  姜金仲  刘洋 《核农学报》2006,20(4):292-295,F0003
本研究通过观察四倍体刺槐花器,得出相应的花蕾外部形态、大小、颜色和花序中不同序位花蕾发育时期与大小孢子细胞学发育时期密切相关。因此根据花器形态特征可判断大、小孢子发育细胞学的时期,从而为四倍体刺槐花器离体培养接种外植体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3.
利用四倍体刺槐的根段进行容器苗繁殖,方法简单快捷,成本低成活率高,易于移栽和运输,是扩繁和推广四倍体刺槐种植地域的基本方法之一。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下面介绍利用农村普通的蔬菜温室大棚进行种苗扩繁的方法。大棚准备工作1.环境设施:农用节能日光温室大棚,大棚后墙每间隔8米、距地1.5米处应有一换气通风口(最好安装有双向排风扇和挡风棉帘)。光照:光照强度控制在5000Lux 左右。温度:控制在15~25℃,基质温度能保持在15~20℃,避免空气与基质温差太大。湿度:育苗期保持在60~90%,湿度达不到70%时,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增加湿度。2.工具:剪刀、塑料盆、温度计、湿度计、地膜、石蜡、铁铲、喷雾器等。  相似文献   
994.
不同时期四倍体刺槐叶片氨基酸营养及其生物量初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测定了廊坊地区饲料型四倍体刺槐叶粉4个不同时期的粗蛋白质含量及18种氨基酸组分,用氨基酸分(AAS)和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对其氨基酸营养进行评价,并结合其生物量对最佳刈割时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饲料型四倍体刺槐叶粉4个时期的粗蛋白1、8种氨基酸总量和12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均较高,且呈现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降的趋势;其必需氨基酸分(AAS)均较高,氨基酸组成较平衡;对牛、猪、鸡、鸭、鹅、草鱼、对虾和羊8种动物的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4个时期之间无差异,均大于0.86,可作为这些动物的优良植物饲料蛋白源;在7月中下旬其生物量和营养达到了最佳结合点,适宜采摘或刈割。  相似文献   
995.
为了利用数学图象来表达林分密度与林分其它测树因子间的数量关系及其动态规律,适时适量地调整林分密度,于1983—1985年,根据全省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inn)林的分布、立地及起源的不同,分别编制了林分密度管理图共九份。图中的标准密度管理线,是利用抚育间伐定位试验地,观测数据中产量最高的密度—蓄积(ha)数据拟合方程而成;最大密度线选用M_m=A_i·N_m~(-B_1)式;等树高线和等直径线选用M~(-1)=A_1+B_1·N~(-1)及式M~(-1)=A_2+B_2·N~(-1);自然稀疏线选用M=[A_i·(B_1+1)·(B_1/(B_1+1))~(-B_1)]·[1-N/N_0]·N~(-B_1)式;密度管理线选用M_p=P·M_m式。该密度管理图精度,等树高线为95.4%,等直等径线为93.4%。  相似文献   
996.
《中国蜂业》2011,62(8)
今年我在湖北春繁,决定采二、三期刺槐。蜂群包装时无论是2脾,3脾还是4脾,一律发展到4脾便不再加脾,直到3月10日前后加继箱,虽然子脾少了1~2张,但新蜂质量好。  相似文献   
997.
本文分析了2010年秋季东台场桑园桑尺蠖暴发的原因以及根据桑尺蠖的生活习性所采取的针对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98.
《蚕桑茶叶通讯》2011,(4):39-39
茶尺蠖病毒水剂:主要成分为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对茶尺蠖有效。一般一年使用一次即可控制全年茶尺蠖的发生,施用期以虫龄越小越好,一般掌握在幼虫3龄前使用。  相似文献   
999.
茶尺蠖是为害茶树最主要的害虫之一,在江西一年发生5-6代,主要在4-10月间为害茶树。目前,生产上防治茶尺蠖的农药主要是菊酯类和有机磷类,由于长期的频繁使用和随意增加农药浓度,茶尺蠖已对此两类农药产生了较强的抗药性,防治效果较差,而且茶叶和土壤中的农残也在不断增加,严重影响茶叶出口和饮用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000.
几种植物源农药防治茶树主要害虫的药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顺玉  尹健  马俊义 《北方园艺》2011,(11):128-130
研究了7.5%鱼藤酮乳油800倍液、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800倍液、0.3%苦参碱水剂800倍液3种植物源农药对防治茶树主要害虫的药效。结果表明:7.5%鱼藤酮乳油800倍液防治茶尺蠖和茶毛虫速效性和持效性好;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800倍液防治茶尺蠖和茶毛虫的速效性较好且持效性佳,其防治小绿叶蝉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好;0.3%苦参碱水剂800倍液防治茶尺蠖持效性尚好,药后7d防效达到83.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