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7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47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改性树脂是在已获中国发明专利(92108736.5)技术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开发的新成果。同原专利技术相比,这种改性树脂具有更好的加工流动性,表面光泽度,耐低温性能和抗冲击韧性。因此,特别适合于制造大屏幕彩色电视机壳体  相似文献   
62.
近年来,我县部分棉田应用乙烯利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特别是去年晚发棉田面积扩大,应用乙烯利技术效果更好。棉田后期乙烯利施用得当,不仅可使晚秋桃提早成熟,增加霜前产量,而且还能促使棉花吐絮集中,提高棉花的光泽度和纤维品质,多产优质棉,增加棉农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63.
《技术与市场》2010,(1):68-68
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改性树脂是在已获中国发明专利(92108736.5)技术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开发的新成果。同原专利技术相比,这种改性树脂具有更好的加工流动性,表面光泽度,耐低温性能和抗冲击韧性。因此,特别适合于制造大屏幕彩色电视机壳体及各类大型注射制品,  相似文献   
64.
采用光泽度仪(HYD-09)对76 份不同生态类型的黄瓜种质资源进行果皮表面光泽度检测。结果表明:黄瓜果皮表面光泽度在品种和类型间存在一定差异,变幅在1.32~4.92 Gs 之间;筛选出果皮表面光泽度值在4.60 Gs 以上的光亮果皮种质资源3 份;果皮表面光泽度值在1.60 Gs 以下的灰暗果皮种质资源9 份。  相似文献   
65.
据日本《每日新闻》2009年2月的一篇报道,一种堪称草莓中的“巨无霸”的新型草莓日前在日本培育成功。这种草莓长约8.5cm,单果重超过80g。与28g左右的普通草莓相比,这种巨型草莓的颜色、光泽度以及形状并无明显差别,但其味道却有些逊色,吃起来不如普通草莓甜。  相似文献   
66.
宁欣 《中国家禽》2005,27(11):58-58
①感官检查法。根据鱼粉成分的形状、结构、颜色、质地、光泽度、透明度、颗粒度等特征进行品质鉴定。标准鱼粉一般为颗粒大小均匀一致,稍显油腻的粉状物,可见到大量疏松粉的鱼肌纤维以及少量的骨刺、鱼鳞、鱼眼等成分;颜色均一,呈浅黄、黄棕或黄褐色;以手握之有疏松之感,不结块,不发粘,不成团;闻时带有浓郁的烤鱼香味,并略带鱼腥味,但无异味。  相似文献   
67.
以虫胶、松香结合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ydroxypropyl methyl cellulose,HPMC)制备的虫胶松香(shellac rosin coating,SC)涂膜剂处理温州蜜柑与伦晚脐橙果实并评价其增亮与保鲜效果。结果表明:虫胶松香涂膜能够显著增强果实表面光泽度,减少果实货架期失重率,延缓果皮皱缩和颜色变化,降低果实呼吸强度,提升货架期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控制异味物质含量低于人类感知阈值。扫描电镜观察果皮发现虫胶松香处理果实表皮蜡质结构完整。  相似文献   
68.
叶片的光泽是观赏植物的重要品质指标之一。从所测定的22个科、45个属共83种常见观赏植物叶片光泽度的结果来看,叶片光泽度在科、属、种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另外,此试验还着重就一种植物多功能养护剂对这些观赏植物叶片光泽度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养护剂处理可不同程度地提高观赏植物叶片的光泽度。与清水相比,经养护剂处理后,所测定的83种植物叶片光泽度提高1.08~5.12倍,其中78种(占94.0%)植物的叶片光泽度提高1.5倍以上,且叶片显得深绿、硬挺,从而显著改善大部分植物的观赏品质,提高其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69.
采用硝基外用清漆、聚氨酯清漆和醇酸树脂清漆对细叶桉、赤桉、巨桉、尾叶桉、粗皮桉和大花序桉进行涂饰处理,在紫外老化的作用下,通过测定试样表面色度学和光泽度参数,对3种涂膜的耐光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6种桉木经清漆涂刷后,桉木漆膜表面的亮度随着光照时间的增加均呈下降趋势。细叶桉和粗皮桉亮度较低,赤桉、巨桉、尾叶桉、大花序桉亮度较高。黄色指数随着光照时间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光照时间越长,黄化现象越严重。总色差随着光照时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但变化不明显。细叶桉总色差变化最小,巨桉总色差变化最大。2)漆膜随着光照时间的增加,漆膜劣化程度越来越明显,光泽度均有小幅下降趋势,但变化均不明显。3)3种清漆均发生劣化变色,醇酸树脂清漆的耐光性最好,聚氨酯清漆次之,硝基外用清漆最差。建议用户在选择清漆涂饰时,应加入抗紫外光的吸收剂等提高漆膜的耐光性,或者选用耐光性能改良过的木材加以使用,实现木材的耐光性和耐久性。  相似文献   
70.
硅酸盐浸渍改性对杉木视觉物理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对杉木素材与硅酸盐改性材的弦切板与径切板材色、光泽度、纹理进行测量与对比,分析硅酸盐改性处理对杉木视觉特性的影响规律。旨在为硅酸盐改性材的大规模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指导杉木改性材相关产品的研发。  方法  在改性前后,对100 mm × 100 mm × 20 mm的杉木径切板和杉木弦切板的材色、光泽度、纹理进行测量,分析改性处理前后杉木视觉物理量的变化规律。  结果  改性后,弦切板与径切板的红绿色度值分布区间分别为2.0 ~ 6.0和2.5 ~ 5.5,黄蓝色度值分布区间分别为17.5 ~ 24.0和18.0 ~ 24.0,两组数据均较素材小。明度值分布区间也有所下降,为61.0 ~ 71.0,表明改性处理对杉木的色彩倾向有所均衡,在明暗程度上也有一定影响。杉木素材的平行纹理光泽度(GZL)、垂直纹理光泽度(GZT)、光泽度比(GZB)分别为5.54%、4.32%、1.28,杉木改性材的GZL、GZT、GZB分别为3.32%、2.86%、1.16。两种杉木的GZL均略大于GZT,呈现一定的线性关系。改性后,光泽度线性趋势更加明显,而且数据也更为集中。杉木改性材的纹理粗细、纹理间距、纹理疏密度分别为0.55 mm、9.51 mm、0.06,与素材差别微弱,表明改性处理并没有对纹理的疏密程度产生影响。改性材弦切板与径切板的纹理灰度与背景灰度分布区间都较素材有所降低,说明改性处理使得杉木的纹理与背景的灰度等级变得更高。杉木改性材的纹理灰度与背景灰度分布较素材松散,两者呈一定的线性关系但不紧凑。  结论  硅酸盐改性处理对木材颜色影响较小,杉木基本上维持了原有的颜色特征。杉木改性材光泽度略小于素材,基本分布规律相同。改性处理对纹理间距与纹理粗细的影响微弱,改性材仍保持同素材一样的纹理疏密程度,改性后的杉木纹理灰度值与背景灰度值差别变大,对比度稍高,使得改性杉木的纹理较素材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