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2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224篇
林业   329篇
农学   93篇
基础科学   589篇
  202篇
综合类   1052篇
农作物   62篇
水产渔业   334篇
畜牧兽医   319篇
园艺   168篇
植物保护   34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196篇
  2011年   188篇
  2010年   219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68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筛选出对中药复方免疫增强剂多糖具有较好的吸附解吸效果的大孔树脂。通过静态吸附及解吸试验、动态吸附及解吸试验,利用苯酚 硫酸法跟踪检测多糖质量浓度,以吸附率与解吸率为评价指标,初步研究AB 8、LSA 5B、DM 18、CAD 40、LX 1、D941型大孔树脂对中药复方免疫增强剂中多糖的吸附及解吸性能。结果表明,在6种大孔树脂中, AB 8对中药复方免疫增强剂多糖的动态吸附率和解吸率最高,分别为54%和90%。说明AB 8型大孔树脂可以作为分离纯化多糖的材料。  相似文献   
22.
《天津农业科学》2016,(8):16-18
主要研究了大孔树脂纯化葛根素工艺及抑菌性质。以葛根素吸附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大孔树脂纯化葛根素最佳工艺条件,即上样液浓度0.8 g·m L-1,吸附流速9 BV·h-1,乙醇浓度80%,洗脱流速4 BV·h-1。同时试验结果表明,葛根素对羟自由基具有较强清除能力,因此,葛根素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3.
针对氧化铝蒸发工序中出口浓度检测滞后的现状,建立氧化铝生产逆流多效蒸发的动态机理模型。采用常微分方程组的MATLAB工具箱函数解法,并对第五、六效蒸发过程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逼近实际系统,并对出口浓度的在线实时监测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4.
<正>奶牛生产瘫痪是奶牛生产后比较多见的一类疾病,在很多的前辈摸索和尝试后有了较多的防治方法。本文就奶牛生产瘫痪的针对性防治方法进行了探讨分析。1病因1.1低血钙奶牛生产瘫痪的最重要病因就是血钙浓度急剧降低。母牛在生产后会出现血钙降低的情况是很正常的,可是如果突然的急剧降低就会导致瘫痪的发生。而血钙浓度降低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点:在分  相似文献   
25.
26.
纳米孔技术通过绝缘膜上的纳米级微孔随机地高通量识别溶液中的生物大分子。纳米孔检测原理的普遍性以及单分子检测的易用性,使得纳米孔在生物技术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最近关于纳米孔的结构和精密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在DNA/蛋白质绘图、生物大分子结构分析、蛋白质检测以及DNA测序方面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7.
2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3):253-254
包裹碎石桩是在碎石桩外围裹土工合成材料而成。这一新型桩体在处理软土地基中应用广泛。而目前对其加固饱和砂土液化的试验研究较少。因此开展单桩碎石桩与单桩包裹碎石桩加固饱和砂土液化的振动台试验,研究单桩包裹碎桩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29.
人工林经营中保持森林结构稳定性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业资源管理》2017,(5):28-34
采用小班水平上的划分方法,将小班看做是林分中的"单木",相邻小班之间的边缘效应近似模拟了林分中"单木"与"单木"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利用GIS构建森林耦合体。通过复杂网络将之抽象化为森林耦合网络,利用已构建的森林耦合网络结构稳定性模型,针对人工林的林学特征与经营方式,探究人工林经营中森林结构稳定性的优化调控。研究结果表明:1)当森林耦合体中存在面积较大的、林分质量较差的小班时,可将其更新为面积较小的小班,在小班上选择性更新与周围小班不同的树种,使面积较大的小班逐渐演替为"混交"的面积较小的小班。这一过程平衡了面积较大的小班周围介数分布,提高了森林结构稳定性。2)当森林耦合体中存在林窗时,可以在林窗中补植与周围优势树种不同的林木。这一过程降低了林窗周围节点的介数,平衡了整个网络的介数分布,提高了森林结构稳定性。研究森林耦合网络结构优化,实际上就是解决小班如何在有限空间内的合理布局,旨在为人工林经营过程中如何保持森林结构稳定性,同时又兼顾林业生产的可操作性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0.
八字孔超差是民机制造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故障,本文针对民用飞机上经常出现的八字孔超差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处理超差的方法,为今后八字孔超差处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