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278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70篇
  12篇
综合类   495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43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7 毫秒
31.
黑龙江垦区经过 5 0多年的开发建设 ,已由昔日的北大荒变成了今天的北大仓 ,成为我国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水利对垦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没有水利的昨天 ,就没有垦区的今天”已成为垦区广大干部和职工的共识。特别是 1998年大水后 ,水利建设更是突飞猛进 ,已基本形成防洪、除涝、灌溉、水保四大工程体系 ,水利工程固定资产总值已达 71.9亿元 ,为垦区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众多的水利工程中 ,小型水利工程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些工程分布分散、管理跨度大 ,受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缺乏 ,管…  相似文献   
32.
家族制制约着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促进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加快家族企业向现代企业的转变。一方而,必须改革产权制度,实现自然人产权制度向法人产权制度的转变;另一方而,必须改革管理制度,实现投资人管理模式向职业经理人管理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33.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林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必将发挥应有的作用。非公有制林业是林业建设中一支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充分调动广大群众作为林业建设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将极大地加快生态环境改善以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加快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必须在解放思想…  相似文献   
34.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只有盘活森林资源,建立起经营主体多元化,权、责、利相统一的集体经营管理机制,激发广大林农投入林业,发展林业的积极性,全面提高林业生产力,提高森林资源的经营水平。只有将林地这一最重要的生产资料的使用权给予林农,才能切实保障林农的生产经营自主权,真正促进农民增收。使山林绿起来,林业活起来,农民富起来。文章具体论述了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必要性以及给林农所带来的具大效益。  相似文献   
35.
刘露  李臻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715-20716
总结了我国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的现状:中央政府为主导的农村宅基地产权模糊化;地方政府为主导的农村集体和农民宅基地产权弱化;地方政府应和农村集体和农民自发的宅基地产权强化。并分析了我国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效率低下的原因主要是产权制度不完整、国家垄断制度供给。  相似文献   
36.
各位理事、各位代表:八届三次全体理事会议暨学术研讨会即将闭幕。会议总结了八届二次理事会议以来的工作;开展了以“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与林业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学术研讨;召开了八届八次常务理事会议;召开了各专业委员会、各设区市林学会秘书长会议。会议时间虽然不长,但内容  相似文献   
37.
农村集体土地产权管理引发的社会问题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土地问题触发的农民群体上访案件居高不下,已成为威胁社会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难题。剖析了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主体缺位、流转管制和征用补偿不到位等制度缺陷,阐述了由此引发的城乡差距扩大、耕地锐减和低效占用等社会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完善和创建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措施,包括明确产权主体、开放使用权市场、规范国家的征地行为、制定非农用地专项规划等,为建立和谐社会和建设新农村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38.
王婧 《甘肃农业》2006,(10):189
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着产权关系不清、不良资产巨大、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潜在风险高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其健康发展。本文从产权制度改革入手,分析了股份制改革对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必要性,指出了股份制改革的具体步骤、以及相应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39.
一、当前农地经营存在的问题 (一)农地零碎过于分散,难以实现规模经营 在现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村地区根据集体土地的质量和数量,将土地按人口平均分配,形成了单个农户多地块、单个地块面积小的土地经营特点,这使得农地经营极度分散,农户很难获得规模效益。这种超小规模的土地经营模式,不利于农业生产的现代化,不利于农业生产的社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  相似文献   
40.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总体要求,自2004年以来,我省农村信用社进行了以组建省级联社和改革县级联社产权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经过四年来的不断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