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527篇 |
免费 | 365篇 |
国内免费 | 175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5157篇 |
农学 | 217篇 |
基础科学 | 108篇 |
578篇 | |
综合类 | 3184篇 |
农作物 | 193篇 |
水产渔业 | 130篇 |
畜牧兽医 | 605篇 |
园艺 | 802篇 |
植物保护 | 9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0篇 |
2023年 | 168篇 |
2022年 | 218篇 |
2021年 | 286篇 |
2020年 | 258篇 |
2019年 | 233篇 |
2018年 | 75篇 |
2017年 | 156篇 |
2016年 | 221篇 |
2015年 | 282篇 |
2014年 | 526篇 |
2013年 | 508篇 |
2012年 | 645篇 |
2011年 | 652篇 |
2010年 | 613篇 |
2009年 | 692篇 |
2008年 | 662篇 |
2007年 | 550篇 |
2006年 | 592篇 |
2005年 | 559篇 |
2004年 | 309篇 |
2003年 | 268篇 |
2002年 | 251篇 |
2001年 | 275篇 |
2000年 | 264篇 |
1999年 | 150篇 |
1998年 | 229篇 |
1997年 | 159篇 |
1996年 | 169篇 |
1995年 | 176篇 |
1994年 | 144篇 |
1993年 | 110篇 |
1992年 | 127篇 |
1991年 | 142篇 |
1990年 | 128篇 |
1989年 | 96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5篇 |
1979年 | 2篇 |
1976年 | 2篇 |
1974年 | 2篇 |
1965年 | 4篇 |
1958年 | 16篇 |
1957年 | 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152.
运用线路踏查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从化全市范围内的风水林进行调查与分类。结果显示:从化市现存风水林共75处,主要为村落宅基风水林,占92.3%;坟园墓地风水林与寺庙风水林较少。分别占1.3%和6.4%。而村落宅基风水林中,主要以龙座林为主,占94.4%;其余水口林、垫脚林和宅基林,分别占2.8%、1.4%和1.4%。风水林大部分保存较好,树龄均有数十至数百年,村民对风水林的保护意识较强,林内植物群落结构稳定,物种丰富,对城市园林植物配置、营林树种的选育、岭南文化的探究等均具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3.
沙质海岸火炬松幼树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沙质海岸火炬松人工林的合理经营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我们于2003年对胶南沙质海岸海防林9年生火炬松幼树的生物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年龄的增长,火炬松累积生物量在各器官的分配比例有所差异,树干在生物量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大,树枝和树叶在生物量中所占的比重则随年龄的增长基本呈下降趋势;火炬松生物量的空间分布不均匀,81.6%的生物量分布在树干3.5m以下,3.5m以上部分仅分布着大约18.4%的生物量,枝叶在树干上的分布不成比例;用W=aDb能很好地估计火炬松人工幼林生物量,且精确度高,R2值达0.9以上。 相似文献
154.
[目的]研究不同密度杉木林林冠截留特征.[方法]选取江西大岗山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不同密度杉木林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密度杉木林林冠截留量与降雨量、降雨强度、降雨历时之间的关系,比较不同密度人工杉木林的截留特征.[结果]观测期间,试验区总降雨量为501.4mm,6个密度人工杉木林林冠截留量在55.8 ~153.6mm,截留率在11.1%~30.6%,其中N1750林分截留率最大,N2700林分截留率最小,二者截留量相差97.8 mm.1993年营造的3个密度(N970、N1220、N1750)杉木林林冠截留量在117.9 ~153.6 mm范围内,1981年营造的3个密度N2700、N3500、N4700杉木林林冠截留量在55.8 ~78.9 mm范围内.在同一个降雨量和降雨强度下,N970、N1220、N17503个林分平均截留量均大于另外3个林分.[结论]不同林龄截留量是有差异的.林冠截留量与降雨量存在着极紧密的正相关,截留率与降雨量呈负相关.在中雨降雨量相近的情况下,降雨强度对截留的影响非常明显,降雨强度越大,截留量越小;在小雨情况下,反而降雨强度越大,截留量越多. 相似文献
155.
亚热带3种森林植被类型土壤的呼吸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皖西大别山区3种森林植被类型土壤呼吸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3种植被类型土壤呼吸随时间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土壤呼吸速率与地下5 cm、10 cm的土壤温度有较好的相关性;杉木林土壤呼吸与5~10 cm土层有机质呈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978(p<0.01);麻栎林土壤呼吸与0~5 cm土层有机质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928(p<0.05);杉木麻栎混交林土壤呼吸与5~10 cm土层有机质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964(p<0.05). 相似文献
156.
对大兴安岭低质林进行带状和块状改造,分析不同方式改造后土壤理化性质及重金属的变化.结果表明:改造样地的土壤密度低于对照样地,而土壤含水率高于对照样地,土壤孔隙度也有所提高,林地土壤的物理性质得到了改善.各改造样地土壤pH值升高,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在带宽较宽及面积较大的改造样地中更高;带状改造样地和中等采伐面积样地( 225~400 m2)土壤全N质量分数高于对照样地;改造样地的土壤全P、全K以及水解N质量分数并没有得到改善;带状改造样地土壤有效P质量分数升高,块状改造样地土壤有效P质量分数下降;改造样地土壤速效K质量分数高于对照样地.样地S1、G4、G5土壤Cd质量分数高于对照样地,且与对照样地差异显著(P<0.05);各样地土壤Cu质量分数与对照样地差异不显著(P>0.05);各带状改造样地之间土壤Pb质量分数差异显著(P<0.05),样地S3土壤Pb质量分数最高.土壤Cd与Pb质量分数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3种重金属质量分数与土壤总孔隙度正相关,与土壤有机质及水解N质量分数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7.
林内和林窗冬季土壤呼吸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 i-8100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测定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木荷和马尾松混交林林内和林窗土壤呼吸,并分析了枯落物层对土壤温度和湿度的影响,探讨土壤水热因子对土壤呼吸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林窗土壤温度略高于林内;保留枯落物层处理的土壤湿度略高于排除枯落物层,表明枯落物层能减缓土壤水分的散失速率;林内和林窗土壤呼吸速率均值分别为1.28、1.35μmol.m-2.s-1,排除枯落物层后,分别减少了10.70%、23.22%;在林内,土壤温度与土壤呼吸的关系未达到显著水平,然而在林窗,土壤温度与土壤呼吸的关系达到显著水平;土壤湿度与土壤呼吸的关系均未达到显著水平;无论是林内或是林窗环境,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的双因素模型均比单因素模型更好地解释土壤呼吸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8.
以长白山区云冷杉针阔混交林3个不同大小的林隙(456.2、290.2、83.9 m2)为研究对象,在林隙内按照不等距分布设置气温和土壤温度观测点,对8月份林隙内不同观测点气温和土壤温度的连续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探讨了3个林隙内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林隙中央位置的气温和土壤温度的日变化均呈单峰型,温度在S-N方向... 相似文献
159.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芝麻油中木酚素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芝麻油为原料,通过Kieselgel 60预处理得到木酚素混合物,利用Agilent C18分离柱,以无水甲醇-水(70∶30,V/V)为流动相,建立了芝麻油中芝麻酚、芝麻素和芝麻林素3种木酚素同时定量分析的HPLC方法。通过样品分析、重复性实验和回收率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该法用于分离芝麻油中各木酚素分离效果良好,峰形尖锐,基线平稳,可在10 min内完成,线性范围5~200μg/mL,方法精密度及回收率均较好,定量结果准确可靠,是一种简便、稳定、可靠的木酚素检测方法。同时利用所建立的方法对市售20种芝麻油和3种芝麻色拉油中木酚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0.
申云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8(2):75
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 1 998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 )统计 ,西北农业大学 1 998年在所统计的 1 2 86种科技期刊中共发表科技论文 3 1 0篇 ,在全国高校中位居第75名 ;在全国农林高校中位居第 4名 ,详见表 1。表 1 1 998年我国高校 (农林 )科技论文数前 30名名次表位次在全国高校中的位次高校名称 论文数 /篇 位次在全国高校中的位次高校名称 论文数 /篇1 44中国农业大学 52 3 1 6 1 83湖南农业大学 1 302 51浙江农业大学 40 3 1 71 91东北林业大学 1 2 53 75华中农业大学 31 0 1 81 95江西农业大学 1 2 1475西北农业大学 31 0 …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