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64篇 |
免费 | 58篇 |
国内免费 | 9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653篇 |
农学 | 116篇 |
基础科学 | 160篇 |
272篇 | |
综合类 | 1090篇 |
农作物 | 17篇 |
水产渔业 | 386篇 |
畜牧兽医 | 201篇 |
园艺 | 194篇 |
植物保护 | 12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53篇 |
2022年 | 75篇 |
2021年 | 112篇 |
2020年 | 81篇 |
2019年 | 139篇 |
2018年 | 47篇 |
2017年 | 79篇 |
2016年 | 98篇 |
2015年 | 116篇 |
2014年 | 287篇 |
2013年 | 421篇 |
2012年 | 550篇 |
2011年 | 633篇 |
2010年 | 537篇 |
2009年 | 522篇 |
2008年 | 584篇 |
2007年 | 399篇 |
2006年 | 345篇 |
2005年 | 307篇 |
2004年 | 179篇 |
2003年 | 86篇 |
2002年 | 123篇 |
2001年 | 78篇 |
2000年 | 48篇 |
1999年 | 34篇 |
1998年 | 43篇 |
1997年 | 44篇 |
1996年 | 24篇 |
1995年 | 23篇 |
1994年 | 20篇 |
1993年 | 18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28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65年 | 2篇 |
1958年 | 2篇 |
1957年 | 2篇 |
194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河川沙塘鳢胚胎、仔鱼发育过程中蛋白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和分析了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 ophila)胚胎、仔鱼发育过程中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的活性及其变化。结果显示,在胚胎发育初期,其胃蛋白酶的活性一直很低,在孵化前期,其胃蛋白酶的活性增高,之后继续升高,在孵出后5 d的仔鱼,其胃蛋白酶的活性达到最高。在胚胎发育初期,其胰蛋白酶活性相对较高,在眼黑色素出现期时明显升高,而在孵化前期时再次升高,孵出后5 d的仔鱼,其胰蛋白酶的活性亦达到最高。这也说明在河川沙塘鳢的胚胎、仔鱼发育过程中,其蛋白酶的活性总体呈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2.
胶州湾大沽河潮滩营养盐在沉积物-水界面的扩散通量对盐度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3、6、9和12月在胶州湾大沽河河口潮滩采集均长25cm的沉积物柱状样,利用室内培养法,培养柱状样72h。该时间段内的营养盐在水—沉积物界面的平均迁移速度视为营养盐的扩散通量。在培养中,上覆水的盐度,分别被调整到17、22和28。不同盐度水平下,氨氮和磷酸盐在沉积物—水界面的扩散通量具有明显的时空异质性;在所测试的盐度范围内,氨氮的扩散通量与盐度的相关性并不显著;而盐度对磷酸盐在沉积物—水界面的扩散具有显著的影响。在6月和9月,所有测试站位中均表现为盐度增加,磷酸盐的扩散速度下降。大沽河径流的衰减会抑制磷酸盐自沉积物向水体释放,从而导致初级生产磷的供应不足。因此,大沽河径流的降低是大沽河潮滩湿地生态功能退化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03.
近年来,随着河蟹养殖面 积的日趋增多,我省的河蟹青 苗业发展迅猛。但与此同时, 育苗生产中的病害发生也越来 越严重,给育苗业带来了重大 的经济损失。其中,弧菌的感 染是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其发 病快,死亡率高,使育苗工作 者束手无策。因此,如何科学 地认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弧 菌感染的发生已成为育苗工作 者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从 河蟹育苗系统中发病幼体、致 病性弧菌、环境以及三者之间 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出发,探讨 了河蟹育苗中弧菌病的发生以 及相应的防治技术措施。 一、发病幼体 感染弧菌的河蟹幼体一般 体色浑浊,摄… 相似文献
104.
环境胁迫对河蚬溶菌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温度、溶氧、放养密度胁迫对河蚬溶菌酶(LSZ)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36℃组的河蚬成活率明显低于其他4个温度组(13、20、25、30℃)(P<0.01);溶氧和拥挤胁迫组的河蚬均随着胁迫时间的增长而成活率不断降低,以低氧组和高密度组的降幅最大(P<0.01).河蚬LSZ和SOD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上升,但变化幅度不大;溶氧对LSZ和SOD活性的影响都是先升后降,在第7 d时,富氧组的LSZ活性最高,此时,对照组的LSZ活性最低而低氧组的SOD活性最高,之后,低氧组的SOD活性大幅度下降(P<0.01),到第21 d时达到最低,对照组的LSZ和SOD活性均变幅不大;受密度胁迫的河蚬,LSZ和SOD活性在试验7 d内均有上升现象,高密度组自第7 d达到峰值后即大幅下降,到第21 d已显著低于同期另外两组(P<0.01),中、低密度组也有降低,但降幅较小.结果表明,经过环境胁迫后,河蚬LSZ和SOD水平均发生了变化,短期内,两者成正相关,而长期胁迫则表现为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5.
采用前置库技术及生物绳与湿地植物联合修复技术对无锡市亲水河进行生态修复。为了研究生态修复过程中水环境因子与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之间的关系、水质改变对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及其生态学意义,对2014年6-12月生态修复期间的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共检测出浮游甲壳动物24种,其中枝角类10属、11种,桡足类11属、13种,主要优势种类为角突网纹溞(Creiodaphnia cornuta)、简弧象鼻溞(Bosmina coregoni)、中华窄腹剑水蚤(Limnoithona sinensis)、爪哇小剑水蚤(Microcylops javanus)和广布中剑水蚤(Mesocyclops leuckarti)。亲水河生态示范区内浮游甲壳动物的最大密度和生物量(1005.00个/L、8617.1 μg/L)均出现在8月份,最小值(1.80个/L、11.4μg/L)出现在11月和12月。生态修复后,亲水河中浮游甲壳动物生物量由前置库区的892.6 μg/L上升到生态修复区的1018.5 μg/L。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温度(r=0.530,P<0.01)、营养盐[磷(r=0.365,P<0.01)与氮磷比(r=-0.477,P<0.01)]和叶绿素a(r=0.450,P<0.01)含量等对浮游甲壳动物总丰度有显著影响。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期间,亲水河不同修复阶段的浮游甲壳动物的丰度差异较大,并且表现为生态修复区密度和生物量显著高于前置库区。相关分析发现,浮游甲壳动物的密度与水体中总磷和叶绿素含量、温度以及氮磷比等显著相关,其它环境因子的影响不显著。研究表明,亲水河前置库、生物绳与湿地植物联合生态修复技术能够有效消减河流中营养物质含量,提升浮游甲壳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值得在类似河流生态修复工程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6.
基于2011-2016年春季对赤水河4个断面浮游植物的调查,分析其群落结构变化及优势种生态位,揭示浮游植物群落变化规律、优势种的生态位分化及其环境适应性,可为赤水河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提供基础资料。结果显示,6年间在赤水河共采集到浮游植物7门、68属、233种(变种),主要为硅藻,占比超过60%;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在(17.28~136.68)×104个/L,各段面浮游植物密度年际间变化无显著差异,群落组成时间异质性较空间异质性明显,时空方差分解显示,时间变异可解释总变异的24.5%,空间变异仅解释总变异的2.0%;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显示,2014年和2016年赤水河处于轻污或无污染状态,2011-2013年和2015年受到中度人为影响。2011-2016年春季赤水河共出现优势种31种(变种),主要为广生态位和中生态位种,生态位重叠指数在同一门类物种中最高,在不同门类物种中最小。研究表明,赤水河春季浮游植物对水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对水环境变化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7.
108.
新疆阿卡尔河水生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阿卡尔河水生生态,2012年3月、5月、8月及1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所对新疆农五师八十三团阿卡尔河水生生态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水化学、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水生高等植物和鱼类。结果显示,阿卡尔河现有浮游植物6门60种,浮游动物13种,底栖动物3门18科,水生高等植物6种,鱼类3种。分析显示,阿卡尔河以渠首作为分界点,上游水体理化因子、饵料生物及鱼类等参数良好,下游因梯级电站及水产生活引水导致天然水域生态发生改变,表现为水体主要理化因子组成发生改变、浮游生物群落组成逐渐单一化、水生高等植物栖息地范围减小、鱼类种群资源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9.
河鲈属鲈形目,鲈科,鲈属,是欧亚大陆重要的淡水鱼类,在我国仅分布于新疆北部的额尔齐斯河与乌伦古河流域。近两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师开展了河鲈大规格苗种的池塘培育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试验内容与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