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601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4篇
  7篇
综合类   377篇
农作物   4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6篇
园艺   45篇
植物保护   5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侧柏毒蛾幼虫酯酶对马桑毒素及4种杀虫剂的应激性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比较马桑毒素及4种杀虫剂对虫体内酯酶活力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了酯酶应激性反应的异同性。结果表明,马桑毒素B及4种药剂处理后试虫酯酶相对活力发生了显著变化。其酯酶基因的表达有3种类型,即稳定型、应激型和可抑型。同工酶谱分布频率、相似系数Rij、聚类分析及基因表达率分析结果表明,马桑毒素B与其它4种药剂处理间的相关性较小,但处理12h后马桑毒素B与捕杀特的Rij值为0.8764,即由马桑毒素B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42.
寄主植物对舞毒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该文选择了青杨Populus cathayanaRehd.、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Mayr.和山杏Aarmeniaca sibiricaLinn.,研究植物对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L.生长发育历期、蛹重、产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舞毒蛾发育历期、蛹重及产卵量与所取食的寄主植物有明显的相关性,取食华北落叶松的舞毒蛾个体发育历期最短,平均为38.22±0.56 d,蛹最重,平均为1.48±0.09g,产卵量最多,平均每雌560.65±41.67粒;取食青杨的舞毒蛾发育历期最长,平均为46.68±0.65 d,蛹最轻,平均为1.17±0.08 g,产卵量最少,平均每雌315.47±49.07粒;取食山杏的舞毒蛾间于二者之间,平均历期为39.53±0.58 d,平均蛹重为1.24±0.08 g,每雌产卵量394.50±58.65粒。可以认为,在供试范围内华北落叶松最适宜舞毒蛾生长发育,山杏次之,青杨最不适宜。  相似文献   
43.
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发展以生物柴油为代表的可再生生物质能源,对缓解能源紧张和保障能源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乌桕是生物柴油的优质原料树种,但中国乌桕产量普遍较低。因此,开展高产乌桕品种选育相关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以大悟县优良地方乌桕品种葡萄桕(py),鸡爪桕(jy)及其杂种(hy)为材料,对它们的形态学特征...  相似文献   
44.
木麻黄毒蛾高致病力绿僵菌和白僵菌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木麻黄毒蛾是我国东南沿海防护林主要树种木麻黄的主要害虫之一。通过8株绿僵菌和2株白僵菌菌株对该木毒蛾进行室内生物测定,综合考虑产孢量、校正死亡率、LT50等多项指标,筛选出M aYDTR03和BbSMYXTR03为优良菌株,此2菌株对木毒蛾的校正死亡率均超过了95%,僵虫率分别为72.5%和80%,LT50分别为6.68,6.57d,均好于其它菌株。同时,分析了绿僵菌产孢量与LT50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  相似文献   
45.
通过对湖北省乌桕产区林地土样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土壤酸碱性适宜于乌桕生长发育;但土壤有机质和大量养分含量偏低,是影响乌桕生长的主要因素;中量养分含量处于中等水平,基本能满足乌桕生长发育的需求;对微量养分Fe、Zn、Mn、B检测结果表明:罗田县土壤有效Mn含量偏低,英山和大悟的有效B含量偏低。4个主产区(大悟、英山、罗田、麻城)养分含量比较结果显示,罗田乌桕林土壤大量养分的供应能力显著强于其他3个产区。  相似文献   
46.
乌桕几个数量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乌桕的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多元统计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方法,对大别山中部地区4个产地的34棵乌桕优良无性系的数量性状进行了遗传变异性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乌桕数量性状在单株间存在着极显著差异;在测定的10个数量性状中,果序长度的变异程度最大,达到了57.70%,整齐度最低;叶形指数的变异最小,变异系数为4.65%,整齐度最高;与单株产量和单位冠幅产量相关性最大的性状因子为果枝比和果序长,其次为千粒质量、果序种子数、果序结果数、叶形指数;各个数量性状因子与含油率的相关性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47.
以林木害虫舞毒蛾为实验材料,用不同剂量超声波处理舞毒蛾虫卵,观察处理后虫卵死亡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超声波剂量的增大死亡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超声波作用生物效应显著,当作用时间为40 min时,孵化率急剧下降,低于50%,当作用时间超过120 min时,虫卵几乎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48.
乌桕1年生播种苗生长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播种试验,对乌桕1年生播种苗的苗高、地径和生物量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乌桕1年生幼苗苗高与地径生长均符合S形生长曲线,可用Logistic方程来拟合;采用有序样本聚类分析法把乌桕幼苗生长期划分为4个阶段,即出苗期(4月20日以前)、生长初期(4月21日—6月15日)、生长盛期(6月16日—8月15日)和生长后期(8月16日—10月30日),其中,生长盛期的高生长量占全年高生长量的57.76%;单株生物量动态分析表明,7—8月份是乌桕个体生物量增加的关键期,且生长停止后,1年生幼苗茎的生物量在单株总生物量中所占的比例最大。  相似文献   
49.
测定了乌桕不同种源间种子性状的地理变异情况。结果表明:乌桕不同种源间种子带蜡和去蜡百粒质量均呈极显著差异。有7个种源的种子外形大,带蜡百粒质量在14 g以上,为大粒型;有3个种源的种子较小,带蜡百粒质量在10 g以下,为小粒型;其余种源种子为中粒型,带蜡百粒质量为10~14 g。湖南新宁、江西上饶、湖北房县、浙江宁海4个种源种子去蜡百粒质量在所有种源中最大(〉10 g),带蜡百粒质量也很高,为大粒果用乌桕良种选育的种源材料;贵州龙里、开阳、道真,四川广元,湖北房县,江西新建、于都、上饶,广东阳春9个种源净籽率较高(75%~90%),为梓油果用良种选育的种源材料;浙江杭州,广西南宁,江西遂川、赣县,贵州石阡,湖南新宁,安徽黄山、贵池8个种源净籽率较低(60%~70%),为皮油果用乌桕良种选育的种源材料。相关分析表明,与纬度密切相关的年均温度与≥10℃积温是影响乌桕种子性状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50.
复合生物杀虫剂防治刚竹毒蛾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用苏云金杆菌 80 1 0、白僵菌建瓯菌株、保丰 3种杀虫剂对 2~ 3龄刚竹毒蛾幼虫进行毒力测定 ,筛选出复合生物杀虫剂最佳组合为苏云金杆菌 1 .6× 1 0 6个孢子 / m L+白僵菌 1 .4× 1 0 6个孢子 / m L+保丰 60 0 0倍液 .应用复合生物杀虫剂与低浓度的 2 0 %杀灭菊酯混合 ,分别对2~ 3龄幼虫进行毒力测定和林间防治试验 ,试验表明 :苏云金杆菌 1 .6× 1 0 7个孢子 / m L+白僵菌 1 .4× 1 0 8个孢子 / m L+保丰 40 0 0倍液 +杀灭菊酯 1 0 0 0 0倍液为林间防治 2~ 3龄幼虫的最佳组合 ;复合生物杀虫剂添加低浓度的杀灭菊酯有一定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