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1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15篇
农学   49篇
基础科学   15篇
  23篇
综合类   483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85篇
园艺   35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丹参多糖是丹参主要化学成分之一,其药用价值高,在生物医药方面具有十分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当前丹参多糖提取的常用方法,包括溶剂法、酶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微波辅助法等,以期为丹参多糖的提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
为初步掌握巴中市各区(县)丹参种植情况,深入了解巴中市丹参栽培中存在的问题和关键技术,对巴中市5个区(县)种植丹参的村镇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巴中地区目前丹参产业发展态势较好,但丹参产业想要健康有序的发展,除了科学的规划、逐步扩大规模、提质增效外,还需要解决目前存在的种源混乱、方法各异、人工成本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93.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白花丹参茎段分别接种到不同生长调节物质的MS培养基上,诱导其产生愈伤组织并成为完整植株,为白花丹参快速繁殖建立最佳培养条件,为白花丹参所含次生代谢药用成分工业化生产提供方便、快捷途径.结果表明:MS 0.5~5 mg/L 2,4-D或MS 0.1~0.5 mg/L NAA培养基适于白花丹参茎段的愈伤诱导;MS 0.5-2.0 mg/L 6-BA或MS 0.1~0.5 mg/L IAA 0.5 mg/L 6-BA培养基上白花丹参茎段能迅速生长成苗;1/2MS 0.1~1.0 mg/L NAA(IAA)或1/2MS 0.1~1.0mg/LNAA 0.1mg/LIAA培养基可使白花丹参苗生根.  相似文献   
94.
丹参以根人药,可怯瘀止痛、活血调经、养心除烦,对冠心病、心血管病、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5.
中江县丹参产区的生态环境与土壤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江县丹参产区生态环境和土壤条件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丹参主要栽培在该县西北部低山区海拔 6 0 0~90 0m的坡地 ,气候温暖湿润 ,主产土壤为中壤质的石灰性和中性紫色土。一般土壤有机质和氮、钾属于中低水平 ,速效磷丰富 ;在微量营养元素中 ,有效铁、锰、铜充足 ,有效锌、硼普遍较缺乏  相似文献   
96.
【目的】明确危害四川省中江县丹参生长的叶斑病病原菌种类,研究常用杀菌剂对该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为丹参叶斑病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分离和单孢分离对引起丹参叶斑病的病原菌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柯赫氏法则将分离纯化得到的叶斑病病原菌采用损伤接种菌饼的方法接种到丹参健康叶片上,测定叶斑病病原菌的致病性,并观察形态特征;利用真菌rDNA-ITS序列通用引物ITS1/ITS4,以及ACT(肌动蛋白)、GAPDH(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对叶斑病菌株进行分子鉴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5种常用杀菌剂对叶斑病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建立毒力回归方程,筛选出有效的抑菌药剂。【结果】结合叶斑病病原菌的致病性测定、菌落形态特征观察和rDNA-ITS序列分析结果,明确引起中江县丹参叶斑病的病原菌为果生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乙蒜素乳油、250 g/L嘧菌酯悬浮剂、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500 g/L氟啶胺悬浮剂等5种药剂对叶斑病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均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其中80%乙蒜素乳油EC50  相似文献   
97.
基于五杆机构的丹参膜上移栽机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丹参人工移栽作业效率和质量较低、劳动强度较大、现有膜上移栽机不适合丹参裸苗移栽等问题,为保证丹参裸苗机械化移栽立苗率,结合丹参大垄双行覆膜高效生产技术提出的农艺要求,设计了一种五杆式丹参移栽机构,在建立五杆机构的工况约束条件和自由运动约束条件的基础上,结合机构运动学模型利用Matlab建立人机交互可视化辅助界面;借助辅助界面研究栽植器端点的区域轨迹分布特性和机构参数对栽植器端点运动轨迹的影响规律,根据机构运动轨迹要求,通过数值循环比较得到满足丹参膜上移栽要求的五杆机构各构件参数;运用LA-S系列植物图像分析系统测量丹参植株形态的特征参数并根据特征参数设计鸭嘴栽植器各参数。样机试验结果表明:基于五杆机构的丹参膜上移栽机构在满足丹参移栽农艺要求的同时能保证丹参裸苗移栽的大升程轨迹、立苗率要求和作业质量,丹参移栽机构的立苗合格率为97.3%、立苗优良率为94.0%、漏栽率为2.5%、株距变异系数为6.5%、栽植深度合格率为94.6%。  相似文献   
98.
几种药剂防治丹参枯萎病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试验通过3%多抗霉素WP等4种药剂对丹参枯萎病的防治结果表明,第二次药后15 d,3%多抗霉素WP1 000倍和农抗120 AS1 000倍平均防效分别为72.6%和64.9%,药后30 d调查其防效分别为71.6%和67.7%,与其它2种药剂相比差异显著,且防效稳定,持效期长,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
本研究目的是建立同时测定丹参药材中6种活性成分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B、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不同产地的丹参药材为样本,用HPLC法测定。色谱条件为:Shimpack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以0.2%甲酸的乙腈溶液-0.2%甲酸的水溶液体系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80 nm;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10μL;柱温为30℃。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6种成分的进样量范围分别为丹参素0.15~1.16μg、原儿茶醛0.067~0.54μg、丹酚酸B:0.34~2.76μg、隐丹参酮0.04~0.32μg、丹参酮Ⅰ0.009~0.074μg、丹参酮ⅡA 0.010~0.082μg,该范围内进样量与色谱峰面积之间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4~0.999 7);加标回收率在98.90%~99.41%;RSD均小于1%。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野生丹参和栽培丹参中水溶性及脂溶性活性成分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0.
张茜 《河南农业》2019,(7):11-11
一、选择良种壮苗(一)切根栽培选好根,有伤痕、病虫害损伤的根不能作种根。在收获季节,选留植株生长健壮、根发育充实、无病虫害的丹参留种,待栽种时随挖随栽。也可结合收获选留生长良好,直径粗0.3~0.7cm,发育充实,色泽鲜红,无腐烂、无病虫的1年生侧生根的根上段作种用,其他部分作药用。将种根捆成小把,埋藏于土中,或用湿沙储藏,到翌年春季取出栽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