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32篇
  免费   223篇
  国内免费   257篇
林业   1052篇
农学   188篇
基础科学   83篇
  96篇
综合类   2379篇
农作物   146篇
水产渔业   1124篇
畜牧兽医   991篇
园艺   420篇
植物保护   233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150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178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267篇
  2013年   279篇
  2012年   352篇
  2011年   348篇
  2010年   300篇
  2009年   362篇
  2008年   501篇
  2007年   420篇
  2006年   316篇
  2005年   227篇
  2004年   228篇
  2003年   193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224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163篇
  1998年   174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94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用 4 8个具有丰富多态性的 10碱基随机引物对辽河、黄河、长江、瓯江、珠江和南流江的中华绒螯蟹和日本绒螯蟹的 6个群体进行RAPD分析。结果发现 :(1)两个引物具有群体特异性带 ,其中Z2扩增的 880bp片段为珠江蟹和南流江蟹群体中所特有 ,而 70 0bp片段为长江蟹、辽河蟹、黄河蟹和瓯江蟹所特有 ,可作为区别日本绒螯蟹和中华绒螯蟹的分子遗传标记 ;(2 )Opp17扩增的 94 7bp片段的出现频率 ,在长江、黄河和辽河群体显著地从南到北递减 ,长江蟹 87.50 %、黄河蟹4 1.66%、辽河蟹 10 .83%。这一遗传渐变的度量可作为区别这三个水系的中华绒螯蟹种群的判据 ;(3) 6水系群体内的平均遗传相似度依次为 :辽河蟹 0 .90 8>南流江蟹 0 .897>瓯江蟹和珠江蟹 0 .895>黄河蟹 0 .890 >长江蟹 0 .850 ;6群体间遗传距离及其UPGMA、NJ聚类分析进一步表明 ,南流江蟹、珠江蟹同长江蟹、辽河蟹及黄河蟹在基因组之间存在明显的歧化。  相似文献   
172.
中华乌塘鳢精子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超低温保存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江世贵 《水产学报》2000,24(2):119-122
对中华乌塘鳢精子激活的生理生态学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中华乌塘鳢精子超低温保存方法,中华乌塘鳢精子激活的适宜盐度为5-15;其精子的激活不仅与激活溶溶盐度有关,而且与激活溶液的离子成份有关,激活溶液中K^+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对精子的活动有抑帛和;中华乌塘鳢精子对PH的适应性强,在PH5.5-9.5范围内,激活率均在709%以上,尤以中性及弱酸性条件下的激活率最高,在PH6.0时精子活力最好。使用筛选出的  相似文献   
173.
中华绒螯蟹溞状幼体期复眼超微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袁维佳 《水产学报》2001,25(2):103-106
用电镜研究了中华绒螯蟹状幼体复眼的结构,结果显示出从状幼体Ⅰ期到状幼体V期复眼的形态发生了变化,其表面积从Ⅰ的15400μm2增加到V的0.4mm2,组成复眼的小眼由泡状突起发育成扁平六角形.小眼的折光部分的角膜、成角膜细胞、晶锥等均有一个发育成熟的过程.感光部分从Ⅱ起组成小眼的8个小网膜细胞分化成远端的1个细胞和近端7个细胞二部分,小眼的感杆束直径随幼体发育从3.6μm增加到5.2μm,同时组成的微纤毛数量增多.状幼体复眼结构中的一个特征是具有较多的高尔基体,随着幼体的发育小网膜细胞中的胞器种类和数量也逐渐增多,在V时小眼的结构基本上表现出与成体类似的光适应特征.从复眼的超微结构上看,1状幼体复眼的感光功能是逐渐完善的.  相似文献   
174.
以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亲鱼为材料,在实验室养殖条件下以人工孵化的丰年虫(Eubranchipus vernalis)为仔、稚鱼饵料,通过已知日龄法观察其耳石的微结构,分析其日轮形成特征。结果表明,仔、稚鱼的微耳石和矢耳石一般由1个中心核和1个耳石原基组成,少数存在多个中心核或原基现象,星耳石中心核和原基区分不明显。微耳石和矢耳石中心核直径分别为(37.73±5.34)μm和(39.78±7.11)μm,耳石原基直径分别为(16.29±3.46)μm和(17.09±3.88)μm。矢耳石和星耳石轮纹清晰度、规律性、周期性和完整性不及微耳石;微耳石第1条日轮在仔鱼出膜后第2天形成,以后每天沉积1轮。30日龄稚鱼微耳石轮纹数(N)与日龄(T)的关系符合直线模型,相关关系式为:N=1.0016T-0.8753(R2=0.9961,P<0.01,n=197),线性方程斜率与1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微耳石和矢耳石样本中共观察到孵化标记轮和转移标记轮2种,其中孵化标记轮的出现率分别为78.68%和83.33%,转移标记轮的出现率分别为29.95%和48.98%。60尾33日龄稚鱼微耳石的生长轮宽度变化范围0.522~2.244μm,平均为(1.087±0.231)μm。  相似文献   
175.
中华绒螯蟹核糖体DNA全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核糖体DNA通常被选作系统发育研究的分子标记,核糖体DNA中IGS部分序列的变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生物的生长。报道了中华绒螯蟹核糖体DNA全序列的分离和序列特征。中华绒螯蟹核糖体DNA全长11660bp,包括18S(1873bp),ITS1(317bp),5.8S(163bp),ITS2(614bp),28S(4461bp)和IGS(4240bp);不同部分AT含量在40.1%~48.6%之间,低于果蝇(55.8%~80.0%),高于鲤(22.0%~43.7%)。平均100个核苷酸含简单重复序列(SSR)数由高到低依次为ITS2(0.98%),IGS(0.49%),28S(0.38%),ITS1(0.32%),18S(0.21%),5.8S(0%)。个体内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个体内存在两类ITS2序列,其中一类在405nt处有一12bp(CGCAGGACCACC)插入序列。中华绒螯蟹rDNA的IGS部分长4240bp,AT含量为42.6%。IGS部分包含一个有约7个连续136~139bp单元组成的重复序列区,重复序列单元中存在XhoⅠ内切酶位点,为河蟹特有的重复序列;重复序列区后有一个由182个碱基对...  相似文献   
176.
采用2个中华水芹和3个水芹主栽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早熟水芹-3(中华水芹)生长速度快,分蘖能力极强,熟性早,产量高,10月中下旬667 m2可收获水芹4 018.7 kg,比其他品种增产6.54%~50.31%.  相似文献   
177.
在浙西南山区--庆元县四山乡砻头村,利用抛荒多年的冷水田,采用有机生产方式,进行了中华圆田螺人工养殖的示范试验.示范试验基地产出的田螺经有机产品认证机构认证,符合国家有机产品标准(GB/T 19630),获得了认证证书,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8.
“苏蟹一号”F3代选育群体生物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过连续3代的群体选育,"苏蟹一号"F3代选育群体呈现长江水系河蟹特征,表现出优质、高产、抗逆等优良经济性状。F3代选育群体雌蟹呈现二元分化,平均体重为150g、120g,雄蟹平均体重150g。11月上旬的养殖河蟹雌性群体可食部分分别占体重的35.05%、36.78%,雄性群体为29.56%。雌蟹肥满度、成熟系数、性/肝指数分别为0.54、9.69%、155.47%,0.55、10.51%、166.58%;雄蟹分别为0.59、2.31%、41.48%。雌蟹可食部分蛋白质含量21.62%、20.85%,脂肪含量10.37%、8.43%、氨基酸含量19.07%,、19.83%;雄蟹分别为15.20%、7.05%、13.78%。  相似文献   
179.
《水产科学》2008,27(8)
光合水产自1999年改制运营至今,坚持科技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战略。净资产由153万元扩增到7046万元;业务范围由单一的中华绒螯蟹育苗拓展到甲壳类,鱼类、贝类、海蜇、海参等十多个种类的苗种培育和养殖,以及水产品深加工、销售和技术服务等;企业已经被认定为辽宁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  相似文献   
180.
对中华绒螯蟹外部形态32个测量点进行测量.利用形态判别法对白洋淀的中华绒螯蟹种质资源分析评价.建立了白洋淀中华绒鳌蟹形态判别式。结果表明.白洋淀河蟹种群属于北方蟹的辽河蟹.判别准确率达100%。结果有利于白洋淀中华绒螯蟹均质种群的维持,建议应加强白洋淀中华绒鳌蟹资源的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