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3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137篇
林业   299篇
农学   69篇
基础科学   85篇
  744篇
综合类   718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23篇
园艺   92篇
植物保护   7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57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在山地丘陵区,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中的分等因素属性值估算受到大、中型山体阻隔影响,造成分等单元各分等因素属性赋值结果的失准。以青海省平安区为研究区,研究基于阻隔因素的分等因素属性值估算方法,并与反距离权重插值、样条函数插值方法进行了交叉验证。结果表明:不同的插值方法对3个分等因素空间分布趋势的模拟基本一致;由于插值原数据的特征与插值原理的不同,导致基于阻隔因素的插值方法对不同的土壤性质表现不一致。土壤有机质和有效土层厚度最适宜的插值方法是基于阻隔因素的样条函数插值,而在土壤pH值插值中,基于阻隔因素的反距离权重插值精度最高;研究区内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有效土层厚度的插值精度比不考虑阻隔因素的样条函数插值的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均方根误差、相对均方根误差分别提高了11. 23%、10. 98%、7. 54%、9. 20%和15. 08%、11. 74%、17. 41%、9. 40%;采用基于阻隔因素的样条函数插值方法对有机质含量和有效土层厚度进行插值,二者实测值与预测值之间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 927和0. 901。  相似文献   
62.
为探讨黄土丘陵区的土地利用变化规律以及驱动机制,以罗玉沟流域作为典型流域,基于1986、2001年的TM影像为数据源,对土地利用格局分布进行分析,并运用CA-Markov模型,以2001年的土地利用格局为基础,预测了2016年流域的土地利用的空间格局分布。结果表明,罗玉沟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在1986年以前,以坡耕地为主,面积占59.67%,其次为梯田、草地和林地。从1986年到2001年林地和梯田的面积均有显著增加,坡耕地面积则显著减少,其余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不大。从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来看,面积增加大  相似文献   
63.
浮山县位于山西省临汾市东部,属太岳山南麓黄土丘陵区,总面积940km2,平均海拔1000m,属温暖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1.2℃,年平均日照时数2293.9h,年平均降水量600mm左右,无霜期害农产品标志推广与监管示范县”称号。  相似文献   
64.
陇中黄土高原丘陵区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陇中黄土高原丘陵区的自然地理特点,分析了其生态环境现状,认为极端脆弱的生态环境和超负荷的人口对该地区构成了双重压力。提出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是实现整个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深入分析了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主要原因。在实地调研与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陇中黄土高原丘陵区生态建设的发展方向,即:(1)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设指导思想;(2)走建设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与发展小流域生态  相似文献   
65.
半干旱低山丘陵区生态环境一般比较脆弱。针对辽西半干旱低山丘陵区的自然特点,分析了限制农业发展的因子及适应发展的要素,应用生态学原理,提出“三环”式土地开发复合模式,并配以“四型──粮食自给型、果牧商品型、农工业互补型、林草防护型”的治理措施,1990年开始治理,历经7a实践,取得了明显的“三大效益”,实现了农村各业的优化组合,有效地发挥了资源的综合生产潜力及环境效应,基本形成了具有高效持续发展功能的现代农业新体系。  相似文献   
66.
陈一兵 《土壤农化通报》1995,10(1):55-57,28
本文通过雨滴直径与色斑法的率定,得出所使用材料的雨滴直径与色斑直径的关系式:d=0.277D^0.794。同时,用两年442个样次的实测雨滴资料,分析出紫色丘陵区计算降雨侵蚀力的能量与雨强关系:E=15.61+12.47logl。  相似文献   
67.
土壤侵蚀建模中ANSWERS及地理信息系统ARC/INFO^R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研究了土壤侵蚀模型ANSWE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ARC/INFO之间的连结,采用ARC/INFO建立数据和ARC/INFO和ANSWERS之间的连结更为容易,有效,最后,对四川此色丘陵后个小流域实施的模拟,以展示连续情况和一些值得注意的向题。  相似文献   
68.
依据定位观测数据,对紫色土丘陵区农用地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农用地土壤水分的季节变化主要受降水、蒸发和土地利用状况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三峰三谷型;垂直梯度变化由于受降雨入浸分布与土壤水分向上蒸发的综合作用。基本表现为增长型。并利用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对土壤水分的垂直梯度变化进行了具体描述和层次划分。最后,通过分析该地区典型农作物及其不同栽培方式对农用地土壤水分的影响,认为  相似文献   
69.
我国南方地区雨量大,红壤丘陵区土壤侵蚀严重。表对浙江省兰溪市水土保特试验站多年观测的有关资料进行浅析,为红壤丘陵区有效防治水土流失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0.
片沙覆盖的黄土丘陵区土壤水蚀过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片沙覆盖的黄土丘陵区,由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及松散的表组成特质,土壤的水蚀过程显地不同于典型的黄土丘陵区,通过在神木县六道沟实验基地典型坡段的人工降雨模拟试验,揭示出一些土壤水蚀过程的特殊机理,(1)有片沙覆盖的斜坡小区,径流量少,但径流含沙率大,坡沟的形成过程是,垂直渗流一坡地潜流-崩塌,(2)估沙黄土斜坡小区,每年春末夏初降雨的强度及降雨量是决定坡面产沙量的关键因素,(3)该区坡沟系统的形成发育是风沙沉积,风蚀与水蚀交替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