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限制大分子药物使用的关键因素之一为诱导抗体产生。新药安全性评价时往往不得不采用多种动物评价人源蛋白的安全性,因此,测定动物产生抗体水平是正确评价大分子药物的前提。为了检验重组人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rhIL-1Ra)在动物体内的安全性,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rhIL-1Ra结合抗体,以纯化抗原作为包被载体,加入供试品后再加酶标抗体,用底物显色并在酶标仪上读取结果。结果显示,抗原包被浓度为10μg/mL、酶标二抗工作浓度为1∶5 000、阳性对照工作浓度为1∶10 000、待检血清样品稀释度从1∶100开始较为合适。SD大鼠肌肉注射给予rhIL-1Ra 4周试验中,剂量分别为0、5、15和30mg/kg。结果表明,剂量≥5mg/kg时给药2周后可诱导产生结合抗体。食蟹猴每天1次连续给药4周,剂量分别采用0、2.5、7.5和15.0mg/kg,当剂量≥2.5mg/kg时可诱导产生结合抗体。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对羊白介素1受体颉颃因子(interleukin-1 receptor antagonist,IL-1Ra)基因进行全长cDNA克隆及生物学分析。根据布鲁氏菌感染羊白细胞层SSH cDNA文库中的IL-1Ra基因序列信息及已知核苷酸序列(GenBank登录号:KC425613.1)设计引物,利用RT-PCR结合RACE方法扩增并克隆IL-1Ra基因,对其进行序列及相关分子特性分析。结果表明,羊IL-1Ra基因全长为1 228 bp,可编码174个氨基酸,含有1个完整的IL-1保守结构域和1个IL-1Ra结构域(PHA02651结构域)。IL-1Ra分子质量为19 765.8 u,等电点(pI)为5.72,其分子式为C885H1385N235O256S11,且含有信号肽。二级结构分析显示,IL-1Ra分子存在较多的β折叠及受体结合位点,与三级结构预测结果一致,且与人/鼠IL-1Ra分子的空间结构相似度极高,达到90%以上。羊IL-1Ra有IL-1特有的三叶草结构,其酶结合结构域位于TYR47至GLU66之间。将羊IL-1Ra与牛、虎鲸、宽吻海豚、猪、家犬、人、鼠等14个物种进行蛋白质同源性比对,发现在各物种间存在5个高度同源的半胱氨酸位点。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羊IL-1Ra基因全长cDNA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同山羊、牛单独形成一个分支。本研究结果为今后深入研究IL-1Ra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通过多种植物药的筛选,选用苦皮藤,马钱子,苦参,烟碱进行组方,通过甲醇渗滤法提取浓缩,制成的一种新型的复方植物源杀虫剂;经过对果树蚜虫的初步药效性试验,其试验结果相比较于氯氰菊酯乳油的1000倍溶液及苦皮藤的单味提取用药,发现该农药速效性好,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5.
In this study, natural radioactivity concentrations of fish feed and feed raw materials were assessed. Several feeds and raw materials were provided from the suppliers who dominate the aquaculture sector. 226Ra, 232Th and 40K concentrations were determined by using a high‐purity germanium detector. The measured activity concentrations of samples ranged from 3.28 ± 0.27 to 15.90 ± 1.36, from 1.27 ± 0.10 to 12.07 ± 1.21 and from 52.01 ± 2.60 to 1,158.96 ± 54.42 Bq/kg for 226Ra, 232Th and 40K respectively. The gamma dose rate and annual effective dose rate of samples were calculated to be in the range of 1.99–50.47 nGy/h and 2.44–61.89 µSv/yr respectively. Since the calculated radiological risk parameters of the samples were lower than the world wide average values, the radiation hazard is insignificant for human handlers.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 PRV)Ra株体外感染ST细胞为生物模型,通过透射电镜对PRV的增殖规律和致细胞病变的显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显示,PRV能诱导ST细胞发生明显病变,细胞的病变程度与PRV感染时间密切相关。PRV Ra株感染ST细胞,病毒吸附于ST细胞表面,以膜融合内陷的方式进入细胞和细胞核内,在细胞核内复制,出现包涵体结构,以出芽方式离开细胞核,在高尔基体等细胞内膜结构处完成病毒粒子的囊膜化过程。感染前期,病毒通过膜融合方式被释放到细胞外,完成细胞间病毒的传播;感染后期,细胞溶解,大量释放病毒粒子。感染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主要体现为:线粒体肿胀、数目减少,嵴面积减少,核内出现包涵体,细胞融合,细胞内空泡化严重,溶细胞现象。 相似文献
7.
仔猪粉状高铜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甜味剂对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共分4个处理,其甜味剂的添加量分别为0、200、300、400g/t,试验选用20头体重为14kg左右的三元(DХLХY)杂交猪,试验期为20d,试验期间考察猪的平均日增重、日均采食量、料肉比3个生长性能指标。结果表明:甜味剂的添加量为常规添加量200g/t时,可显著的提高仔猪粉状高铜饲料的适口性,在200g/t的基础上提高甜味剂的添加量,饲料适口性和日增重均没有得到进一步显著的提高,各处理组料肉比差异均不显著,表明甜味剂的添加对饲料的利用率无显著的影响,因此,在仔猪粉状高铜配合饲料中甜味剂的添加量以常规用量为宜,过高的添加甜味剂并不能起到进一步提高仔猪生长性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Ra株体外感染不同的细胞系为模型,研究PRV Ra株最适细胞系。试验采用ST细胞、PK-15细胞、Vero细胞、F81细胞、DF1细胞、MDCK细胞和CEF细胞7种细胞作为该毒株的接种对象,观察毒株在这几种细胞上病变特点、细胞病变时间及病毒增殖规律等并进行比较。观察结果发现,受试的各种细胞在PRV感染期间均能表现明显的细胞病变,但不同细胞在病变时间上存在较大差异,其中PK-15和ST细胞在感染后24 h内出现明显细胞病变,时间最早。TCID50测定病毒增殖力结果表明,ST细胞在病毒增殖传代中毒力保持最好,与原毒株毒力相当,为106.9 TCID50/0.1 mL。本试验结果表明,ST细胞是较适合于PRV Ra株体外研究的细胞系。 相似文献
9.
为了构建伪狂犬病毒容A株(PRV-Ra)TK基因缺失重组病毒,本研究利用PCR从PRV-Ra株基因组分别扩增TK基因两侧的序列LTK和RTK,将LTK和RTK克隆到pUC19载体,构建转移质粒pUC19-TK/HEK。进一步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表达盒克隆到pUC19-TK/HEK质粒中,构建转移质粒pUC19-TK/EGFP。用pUC19-TK/EGFP与PRV-Ra株基因组共转染BHK21细胞,通过噬斑纯化获得重组病毒PRV/TK-/EGFP;用pUC19-TK/HEK与PRV/TK-/EGFP病毒基因组共转染BHK21细胞,噬斑纯化获得不含EGFP基因的重组病毒PRV/TK-。该重组病毒在体外传30代后仍其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PRV/TK-体外增殖速度、对家兔的毒力以及对仔猪的安全性和抗体反应性研究表明,重组毒株与原始株(PRV-Ra)在BHK21上具有相似的增殖规律;PRV/TK-对家兔的毒力比PRV-Ra下降了10000倍;以105.0TCID50PRV/TK-免疫小猪后4周,体内产生的平均中和抗体水平达101.9,略高于对照疫苗产生的抗体水平(101.8)。本试验为PRV基因功能的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在不同组的SD大鼠尾部注射不同剂量的结核分枝杆菌H37Ra(Mtb)溶液,探索最佳致炎剂量,为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的造模方法及基础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灭活的Mtb与矿物油混匀,配制成浓度分别为0.625、1.25、2.5、5.0 mg/mL的佐剂,每组大鼠均给予相应浓度的MT悬浮液0.1 mL于尾根部皮下注射,诱导SD大鼠类风湿关节炎。在实验周期内,定期测量大鼠体质量,进行足爪容积测定、关节炎评分等,最后综合各项指标进行分析讨论,探讨得出最佳致炎剂量。结果 62.5 μg组不能充分诱导出关节炎,被剔除。125 μg组、250 μg组、500 μg组成功率均为100%,该3组关节肿胀程度、关节炎评分等无明显差异(P>0.05),其中125 μg组大鼠关节受累范围和关节肿胀程度均轻于250 μg组和500 μg组。结论 由Mtb诱导的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率高,最佳致炎剂量可能为125 mg/mL,0.1 mL/只。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