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星州,即现时新加坡之简称。星州地处南洋中心,是东西方交通孔道,扼太平洋与印度洋之咽喉。自英国殖民者莱佛士于1819年开埠以后,星州经济发展迅速,人口增长飞快。中国与南洋诸国很早就有交通和贸易往来,当莱佛士占领新加坡时,即有华人跟随迁入,并在其后的几十年中不断增长。据清人李钟珏的《新加坡风土记》所载,“光绪七年(1881)英人所刊户口册云,福建男女二万四千九百八十一人,广州一万四千八百五十三人,潮州二万二千六百四十四人,嘉应州六千一百七十人,琼州八千三百十九人,三州府生长之华人九千五百二十七人,不列籍之华人二百七十二名,统计八万六千(七百)六十六人”。到五十年后的1931年,新加坡人口已增至567,453人,1941年已达769,216人。在上述两个年份的人口统计中,华人人数为各族人数之首,分别为421,821人和599,659人。随着华人大量移届星州,他们也将中国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生活习惯带到移居地,其中包括饮茶。本文根据1940年出版的《星州十年》中有关1929—1938年新加坡茶事的记载,分别对此期间新加坡的茶叶生产、茶叶贸易、华侨茶商和茶馆的一些情况予以论述。论述的范围以星州为主,兼涉马来亚联邦及属邦。 相似文献
2.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柴方水便,宜耕宜居。这16个字大概可以基本概括我们古代先民在解决衣食住行等生存问题的时候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也基本概括了我们民族与自然、天地、山水、森林之间情同父子母女般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5.
现代生活,衣食住行“污染”无处不有,诸如辐射、噪音、粉尘、还有镉、汞、铅等,人们谈“污染”乃色变。然而,幸庆的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一些美味食粮,却悄无声息地为我们筑设起了一道减排污染的“防线”。 相似文献
6.
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日常衣食住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冬季反季蔬菜成为人们餐桌上十分喜爱的食品,其中韭菜的销量不断攀升,进一步促进了韭菜大棚高效栽培技术的提升。韭菜属于多年生长植物,可以连续收获很多年,大棚栽培可以保持长久的生长环境,满足人们生活的日常需求。 相似文献
8.
9.
民生系民心,民生企业的本质就是发展与民生紧密联系的产业。重庆南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甚林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深情地说:“我们作为一个关注民生的公众型企业,涉足的是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的行业……发展民生, 相似文献
10.
品牌,是一种商品区别于另一种商品的标志,是商品独特个性的代表。随着某种商品逐渐受消费者的喜爱,其品牌也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品牌己不仅仅是代表一个产品的符号,而是体现了产品的内在价值。良好的品牌声誉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当衣食住行等维持生理需求的物质消费已得到基本满足以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