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0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7篇
林业   38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33篇
  222篇
综合类   255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1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3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6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硫酸盐渍土表观电导率与水分、盐分及粒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宁盆地北山地区小西沟流域为研究区,以区内硫酸盐渍土为研究对象,通过筛分试验得到了6组不同粒径(<0.075 mm、0.075~0.1 mm、0.1~0.25 mm、0.25~0.5 mm、0.5~1 mm、1~2 mm)的土壤试样,测试了不同含水率、含盐量(Na2SO4)和粒径的土壤试样表观电导率(ECa),分析了...  相似文献   
4.
干旱地区盐渍土系统的熵污染及其调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从系统土壤学的角度,探讨了河西干旱地区耕地次生盐渍化的主要成因,根据非平衡态热力学理论,研究了盐渍土系统的熵变过程,提出了熵污染机制。 作为盐渍土熵污染的定量分析,主要是研究土壤盐分对作物的危害作用。文中运用主导因素权重分析法、逐步回归分析法以及土壤盐类集与作物指标集之间的典型相关分析法,从不同层次上进行计算与分析,并根据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提出了干旱区盐渍土整治和优化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盐池县耕地土壤现状,针对肥力低、物理性状差、次生盐渍化严重等问题,提出了机械化改良措施,并总结了改良效果,以期为当地盐渍土壤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邮编:250100,电话:0531-83179270)主持完成的利用降水改良滨海盐渍土技术的研究与示范项目,前不久通过了专家鉴定。该项研究通过集雨抑蒸技术和不同的覆盖方式,在4次降水56.5毫米下,土壤盐分由0.7%下降到0.2%左右,实现在无客水的条件下,利用自然降水对滨海盐渍土进行改良和利用,为滨海盐渍土的改良和利用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燕麦品种白燕2号对氯化物盐渍土的耐盐性,开展了发芽和幼苗试验,发现当NaCl浓度在0.4%以下时,白燕2号种子发芽率在80%以上,发芽势好;浓度在0.5%以上即影响燕麦幼苗生长。盆栽试验表明,土壤水溶盐含量为0.31%时,白燕2号生长发育正常,含量为0.72%时不能发芽。田间试验表明,当中度盐渍土壤水溶盐含量为0.31%时,春播白燕2号生长发育正常,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达到正常标准;当中度盐渍土壤水溶盐含量为0.54%时,夏播白燕2号能出苗、成苗,但生长发育略滞后,产量为标准产量的73%;当重度盐渍土壤水溶盐含量为0.87%时,大部分不能发芽,产量低。用黄绿木霉菌剂辅助处理重度盐渍土壤能促进燕麦出苗和成苗,有利其生长发育并提高产量。白燕2号燕麦可作为先锋作物改良黄河三角洲重度盐渍土,可作为轮作作物改良中度盐渍土。  相似文献   
8.
不同覆盖方式对中度盐渍土壤的改良增产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地膜与秸秆覆盖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防治土壤次生盐渍化,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措施。为探索不同地面覆盖方式在盐渍土壤的应用效应及机理,在内蒙古河套灌区中度含盐土壤进行田间试验,试验共设7个处理:玉米粉碎秸秆覆盖量9 000 kg·hm-2(F0.9)、玉米粉碎秸秆覆盖量6 000 kg·hm-2(F0.6)、玉米整秆覆盖(YZ)、葵花整秆覆盖(KZ)、新地膜覆盖(DM)、地膜二次使用免耕(MG)、未覆盖(CK),研究不同地面覆盖方式对中度盐渍化向日葵农田的土壤水盐运动、向日葵产量和种植经济效益等影响,分析不同覆盖措施的改良增产效应。结果表明:在0~5 cm土层,处理F0.9、YZ、DM的含盐量收获后较播前降低,土壤表层脱盐,而MG、F0.6、KZ、CK土壤表层积盐。0~20 cm土层,土壤含盐量收获后与播前相比,处理F0.9、DM土壤耕层脱盐,而F0.6、YZ、MG、KZ、CK在土壤耕层积盐。各覆盖处理主要影响0~20 cm的土壤含盐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覆盖层因素对土壤含盐量的影响趋于一致。耕层土壤含盐量相比较,F0.9的含盐量最低,抑盐效果最好,DM与F0.6抑盐效果相近,不同秸秆覆盖处理间,F0.9、F0.6强于YZ、KZ,地膜覆盖之间,DM强于MG。在0~5 cm土层及0~20 cm土层,DM的生育期平均土壤含水率高于秸秆覆盖处理,粉碎秸秆覆盖(F0.9、F0.6)的生育期平均土壤含水率高于整秆秸秆覆盖(YZ、KZ)。处理DM、F0.9较CK显著提高了向日葵生育期内0~100 cm土壤储水量均值,F0.9、DM处理显著降低了0~100 cm土壤储水量变异系数,在生育期内保持了较稳定的土壤墒情。各覆盖处理均较CK显著增产,各处理产量效应是:DMF0.9YZF0.6MGKZCK。覆盖措施通过改善农田小环境提高了作物水分利用效率,DM、F0.9、YZ处理的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处理DM、MG、YZ、F0.9、F0.6的产投比显著高于CK,增收效果明显,DM和MG的纯收入及产投比显著高于秸秆覆盖处理。对于中度盐渍化耕地,新地膜覆盖DM是最有效的覆盖方式,秸秆覆盖处理中,F0.9为最优覆盖方式,与其他覆盖处理相比较,KZ处理的保墒、抑盐、增产等效果较差,因此向日葵秸秆不适合用作地面覆盖材料。结果可为覆盖技术在内蒙古河套灌区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轮作模式对滩涂土壤有机碳及团聚体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3年的田间试验,对比研究了在不施肥及施等量氮肥处理下,水旱轮作、旱旱轮作方式对苏北滩涂轻度盐渍化农田土壤脱盐、土壤有机碳、土壤团聚体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盐分背景条件下,水旱轮作、旱旱轮作两种利用方式下土壤盐分平均分别下降30%和10%,p H分别下降3%和0,水旱轮作更有利于滨海滩涂轻度盐渍化土壤的快速脱盐及降碱。两种轮作模式下土壤有机碳及大团聚体(2.0 mm)含量均随耕作年限而增长,且在不施肥和施肥的情况下,水旱轮作0~1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碳增长分别高于旱旱轮作约83%和75%;而大团聚体含量相比旱旱轮作分别高出11%和26%。水旱轮作模式对滨海滩涂盐渍化土壤的脱盐、增碳以及结构改良上均显著好于旱旱轮作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不同含盐量土壤盐分对蒸发的影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地表蒸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的正常进行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土壤盐分是蒸发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以内蒙古河套灌区永联试验站含盐土壤为例,通过室内试验盐分含量分别为0.2%、0.6%、1.0%、5.0%的土壤水分、盐分的变化以及对蒸发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实验进行的初始阶段土壤剖面中含水率变化是比较显著,地下水补给对土壤蒸发的影响较大,实验持续到第15天之后随着土壤含水率的稳定变化,土壤蒸发量慢慢下降,这个时间段土壤水分迁移主要被土壤盐分控制。实验开始的前一段时间土壤水分对盐分的影响不太明显,实验持续到15天之后,尤其是,土壤表层形成盐壳之后,土壤水分对含盐量的影响以及盐分对水分的相应反馈比较明显。同一个时间来看,盐分含量高的土壤水分比较低。不同盐分含量的土壤中随着含盐量的增加,土壤蒸发速率减小。通过分析可知土壤含盐量与蒸发量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盐分越高,相关性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