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5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271篇
林业   207篇
农学   296篇
基础科学   131篇
  686篇
综合类   1465篇
农作物   197篇
水产渔业   165篇
畜牧兽医   533篇
园艺   80篇
植物保护   115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201篇
  2016年   240篇
  2015年   177篇
  2014年   225篇
  2013年   240篇
  2012年   344篇
  2011年   276篇
  2010年   206篇
  2009年   206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指出了冬季水生植物脱氮除磷效果的研究对低温地区水体的净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人工模拟徐州小沿河冬季的自然条件,探讨了西伯利亚鸢尾、菹草、狐尾藻、伊乐藻、燕麦草5种水生植物对水体脱氮除磷的效果。结果表明:5种水生植物都能较好地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但不同水生植物对水体脱氮除磷的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对总氮的去除效果依次为:西伯利亚鸢尾〉燕麦草〉伊乐藻〉狐尾藻〉菹草;而对总磷的去除效果则随时间的变化有所改变,但总体表现为:燕麦草〉伊乐藻〉西伯利亚鸢尾〉狐尾藻〉菹草。不同月份水生植物去除水体氮磷的变化特点为:11月和3月去除效果较好,12月、1月和2月较差;而且西伯利亚鸢尾和燕麦草对总磷的去除效果受月份影响较小,表现较为稳定。西伯利亚鸢尾、燕麦草和伊乐藻可以作为冬季徐州小沿河水体氮磷去除的优选水生植物。  相似文献   
112.
为寻找一种天然的抗氧化材料,以新疆药用植物黑桑的根、枝、叶和果实的乙醇提取物为材料,进行总多酚、总黄酮、抗氧化能力以及螯合 Fe2+测定。结果显示:果实(桑椹)提取物(EEMF)的总多酚含量(0.9438 mg· mL -1)以及总黄酮含量(0.1747 mg·mL -1)与叶提取物( EEML)、枝提取物( EEMB)和根提取物( EEMR)相比并不高,但 EEMF的抗氧化能力最强,其清除羟基自由基、DPPH 自由基能力分别达到96.46%,96.83%,抑制脂质体氧化能力达到71.14%;此外,EEMF螯合 Fe2+能力也强于其他3种。表明黑桑4个部位都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且果实最佳。  相似文献   
113.
匀浆法提取沙棘果中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建立一种高效提取沙棘果中总黄酮的方法,对匀浆法提取沙棘果中总黄酮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的工艺参数:提取原料为含水率85%的沙棘果,溶剂为85%的乙醇,匀浆时间10 m in,液固比为5∶1(mL∶g)。将该法与常规的回流提取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优化的条件下,匀浆法对沙棘果总黄酮的提取率为0.76%,与回流提取相当。匀浆提取法所用提取时间短,提取溶剂用量少,该法是一种高效、快速提取沙棘果总黄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4.
在辽宁省主要土样类型建立43个耕地质量监测点,采集86个土壤样品,对耕层厚度、容重、有机质、土壤pH、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7项监测指标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耕层厚度和容重变化不大,土壤pH值和全氮含量基本稳定,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有所提高;化肥使用率有所降低,有机肥投入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15.
以葛根为原料,以葛根黄酮的得率为指标,以料液比、提取电压、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为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其提取工艺,并对其保肝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闪式提取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次数2次,料液比1∶30(g/mL),提取电压160 V,提取时间80 s。该工艺条件下,葛根黄酮的得率为6.71%。动物实验表明,葛根黄酮能够明显降低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提高小鼠肝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具有明显的保肝作用。本结果可为葛根黄酮的提取和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6.
山西各类沙棘叶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山西不同产地及不同采收期各类沙棘叶中总黄酮的含量,为评价与开发利用沙棘叶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沙棘叶中的总黄酮含量。结果:5月-7月份沙棘叶中总黄酮含量相对较高;沁源和方山产区的沙棘叶中总黄酮含量较高。同时看到,普遍沙棘桔红果叶总黄酮含量高于橙黄果叶;沙棘雌株叶总黄酮含量高于雄株叶。结论:6月份沙棘叶中总黄酮含量最高,沁源和方山地区可能为山西沙棘叶的最佳产区。  相似文献   
117.
新陈代谢GM(1,1)模型在兵团农机总动力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灰色系统理论,利用兵团农机总动力的历史数据,建立并对比分析了GM(1,1)模型和新陈代谢GM(1,1),对兵团农业机械总动力进行预测,为以后兵团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8.
农机总动力的预测及多种数学方法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云 《中国农机化》2006,(2):50-51,90
应用多种数学方法对青海省历年的农机总动力进行了预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对这些数学方法的应用比较。分析了其中每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为相关管理部门进行正确的决策提供了依据,并为正确选用各种数学方法进行预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9.
粘度是黄芪多糖提取、加工处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溶液温度、黄芪总糖含量、浸提温度是重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粘度随溶液温度升高而降低,粘度越大,温度变化对其影响越显著;黄芪总糖含量低于300mg/mL或高于1000mg/mL时,溶液温度对粘度影响较小;浸提温度超过70℃后,不同粒度物料浸提液的总糖含量未增而粘度明显增大,黄芪多糖浸提温度不宜超过70℃.  相似文献   
120.
Quantification of the interactive effects of nitrogen (N) and water on nitrate (NO3) loss provides an important insight for more effective N and water management. The goal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irrigation and nitrogen fertilizer levels on nitrate-nitrogen (NO3-N) leaching in a silage maize field. The experiment included four irrigation levels (0.7, 0.85, 1.0, and 1.13 of soil moisture depletion, SMD) and three N fertilization levels (0, 142, and 189 kg N ha−1), with three replications. Ceramic suction cups were used to extract soil solution at 30 and 60 cm soil depths for all 36 experimental plots. Soil NO3-N content of 0-30 and 30-60-cm layers were evaluated at planting and harvest maturity. Total N uptake (NU) by the crop was also determined. Maximum NO3-N leaching out of the 60-cm soil layer was 8.43 kg N ha−1, for the 142 kg N ha−1 and over irrigation (1.13 SMD) treatment. The minimum and maximum seasonal average NO3 concentration at the 60 cm depth was 46 and 138 mg l−1, respectively. Based on our findings, it is possible to control NO3 leaching out of the root zone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 with a proper combination of irrigation and fertilizer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