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0篇
林业   55篇
农学   38篇
基础科学   9篇
  45篇
综合类   419篇
农作物   51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45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51.
不同干燥方式对中国对虾风味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中国对虾风味组分的影响,该文采用热风(温度:(50±2)℃,风速:1.5 m/s,时间:8 h)、冷风(温度:18~20℃,风速:1.5 m/s,时间:56 h)、微波真空(功率500 W,真空度70 kPa,时间:40 min)、微波真空-冷风联合(先温度为18~20℃,时间27h的冷风干燥,后功率500 W,真空度70 kPa,时间10 min的微波真空干燥)4种干燥方式对其干制品的游离氨基酸组成、呈味核苷酸、等鲜量以及挥发性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热风干燥后的中国对虾总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为63.31 mg/g,相对于对照组鲜虾(72.04 mg/g)有明显损失(P0.05);呈味核苷酸质量分数为7.9 mg/g,较对照组(9.05 mg/g)损失严重(P0.05);其等鲜量(127 g/(100 g))较鲜虾(180 g/(100 g))显著降低(P0.05);对虾产生以烤肉香味和海鲜风味为主的挥发性成分。冷风干燥使中国对虾总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较对照组损失偏大,其值为63.70 mg/g(P0.05);等鲜量(155(g/100 g))损失较大(P0.05);挥发性成分以烃类化合物为主,风味较寡淡。微波真空干燥后的中国对虾呈味核苷酸和等鲜量分别为9.17 mg/g和176 g/(100 g),总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较对照组损失较严重,为55.81 mg/g(P0.05);挥发性成分以肉香味和烤香味为主。微波真空-冷风联合干燥后的中国对虾呈味核苷酸含量最高,其值是9.90 mg/g;等鲜量值为189 g/(100 g),相对于鲜虾有所提高(P0.05);总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为62.84 mg/g呈现降低(P0.05);产生以烤肉香味和海鲜风味为主的挥发性成分。因此,微波真空-冷风联合干燥方式对中国对虾风味变化影响最小,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干燥方式。  相似文献   
652.
通过对南北2种青龙衣化学成分及抗菌、抗肿瘤、镇痛等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发掘其巨大的潜在药用价值,为胡桃属植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653.
鸡内金作为一味药食同源两用之品,是由雉科动物家鸡(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Brisson)的沙囊内壁干燥制得,其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且具有多种药理作用。现就鸡内金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鸡内金未来的研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54.
围绕浙玄参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栽培技术及加工方式对药材质量影响等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玄参产业发展、科学研究、加工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55.
受生物体磁场感应特征的启发而被开发利用的趋磁性木材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性材料,当前对它的研究仍在起步阶段。文中系统地探讨了水热工艺参数,如反应的温度、时间和反应物的浓度对趋磁性木材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仪和磁学测量系统对趋磁性木材的表面形貌、晶体类型和磁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高的反应温度有利于在木材表面生成粒径更大的磁性粒子,从而得到具有更高饱和磁化强度的磁性木材。反应时间对趋磁性木材形成初期的形貌和磁性有重要影响,但当反应时间达到8 h时,木材上磁性粒子数量达到饱和状态。反应物浓度对生长在木材表面磁性粒子的纯度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合适的反应物浓度能够确保得到高纯度的磁性粒子。此外,在优化工艺的基础上对趋磁性木材进行疏水改性,可以得到同时具有抗紫外老化性能、超疏水性和磁性的多功能性木材,拓展了趋磁性木材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656.
为了探明不同收获期(花蕾期、盛花期、结果期)贯叶连翘花中抗氧化能力、总黄酮、酚类和金丝桃素含量等的变化,以栽培花器官为实验材料,采用HPLC和GC-MS等方法对70%乙醇提取液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花蕾期和盛花期贯叶连翘花提取液自由基抑制率(inhibition percentage, I%)和铁离子还原/氧化能力(ferric reducing/antioxidant power, FRAP)均显著高于结果期,花蕾期和盛花期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总黄酮和酚类化合物以及金丝桃素含量均呈现为盛花期>花蕾期>结果期,且在P<0.05水平下达到显著差异;盛花期花中分离鉴定得到37种挥发性化学组分,其中,主要成分有1,1-二乙氧基-乙烷(19.26%)、1-十六醇(17.85%)、β-衣兰烯(10.71%)、(Z, Z)-9,12-十八碳二烯酰氯(8.42%)、十六烷酸乙酯(8.40%)、叶绿醇(5.79%)、石竹烯氧化物(4.56%)等。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花蕾期至盛花期采集贯叶连翘花器官较佳,提取液抗氧化能力较强,主要活性物质含量较高,挥发性成分较为丰富,该研究结果将对贯叶连翘生产、大面积种植栽培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57.
将白粉菌孢子接种到石蜡膜(parafilm)介质表面,观察不同温度条件下橡胶树白粉菌(Oidium heveae B.A.Steinmann)菌株孢子在疏水介质上的侵染过程,确定0~24 hpi孢子侵染结构发育特征,提取侵染发育过程白粉菌的总RNA,采用RT-PCK扩增分析18S保守基因并评价其质量。结果表明:橡胶树白粉菌孢子在15~34℃温度条件下接种于parafilm介质表面能萌发并形成附着胞,萌发和附着胞形成的适温范围22~28℃,最适离体诱导温度22℃。孢子在parafilm介质表面0~24 hpi(hour Post moculation)侵染发育过程可分为未萌发(0hpi)、萌发(4 hpi)、附着胞形成(6,8 hpi)和次生附着胞形成(16,24 hpi)等4个阶段;采用改良Trizol方法提取白粉菌孢子侵染发育过程4个阶段总RNA,可满足转录组文库要求,并扩增18S序列,进化分析显示其与白粉菌科物种为同一分支。结果表明,病原菌孢子在22~28℃温度条件下能够在介质表面形成侵染结构,0,4,6,8,16,24 hpi侵染发育阶段总RNA可用于转录组测序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58.
金花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色谱法和波谱法对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 Chi)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结果从金花茶中分离出3种化合物,分别为芦丁、Apigenin 6,8-di-C-β-glucopyranoside、肌醇。其中芦丁和Apigenin 6,8-di-C-β-glucopyranoside为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659.
烤烟几种主要化学成分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肖炳光  朱军  卢秀萍  李永平  白永富 《作物学报》2005,31(12):1557-1561
本文以14个烤烟品种(系)及其配制的41个杂交组合为材料,利用包括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进行烟叶化学成分的遗传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烟碱主要受加性主效应控制,总糖、还原糖、两糖差、总氮、蛋白质、氧化钾受显性×环境互作效应影响最大。没有一个参试亲本和杂交组合同时在两糖差、烟碱上表现负向效应,而在氧化钾上表现正向效应。性状相关分析表明,总氮、烟碱、蛋白质这类含氮化合物之间呈正向表现型相关、基因型相关和加性遗传相关,而与总糖、还原糖呈负向表现型相关、基因型相关和加性遗传相关。两糖差、烟碱、含钾量之间各相关系数较小或无显著相关,可以通过广泛配制组合或推广大后代群体同步减少两糖差,降低烟碱,提高含钾量。  相似文献   
660.
以茶叶为添加物,将添加不同比例茶叶的再造烟叶加入叶组制成卷烟样品,用吸烟机抽吸样品,再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进行提取,并用GC-MS进行烟气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样对比,含不同比例茶叶的再造烟叶叶组卷烟中,致香成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羧酸类、杂环类、醛酮类、酯类和醇类含量增加,分别平均增加175.08%、58.46%、48.57%、40.83%和16.47%;随着茶叶添加比例的增加,杂环类、酯类、羧酸类和醛酮类致香物质含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检测到主要有害成分共13种,分别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添加10%、12%、14%、16%茶叶的样品中总量分别降低19.0%、40.7%、10.6%、17.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