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48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2篇
  4篇
综合类   162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99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91.
东海中北部小眼绿鳍鱼食性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8年5月~2009年2月收集到的小眼绿鳍鱼胃含物样品,对其摄食习性的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眼绿鳍鱼全年摄食的饵料种类数共有93种,磷虾类、长尾类和鱼类为其主要饵料类群。其食物组成存在季节差异,春季小眼绿鳍鱼以太平洋磷虾、脊腹褐虾和鳀鱼为主要食物;夏季以细巧仿对虾、脊腹褐虾、口虾姑和葛氏长臂虾为主要食物;秋季以太平洋磷虾、戴氏赤虾、细螯虾和鳀鱼为主要食物;冬季以鳀鱼、细螯虾、褐菖鲉和对虾为主要食物。摄食强度的季节变化呈显著差异(P0.05),春季最高,夏季最低;各个季节的主要饵料类群组成存在差异,但长尾类和鱼类在四个季节都有分布。通过与历史资料进行比较发现,东海小眼绿鳍鱼的食物组成与饵料生物的季节变化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392.
为了阐明长湖5种土著鲌类摄食器官形态特征间的差异,于2014年采集红鳍原鲌(Chanodichthys erythropterus)、翘嘴鲌(Culter alburnus)、达氏鲌(C.dabryi)、蒙古鲌(C.mongolicus)、拟尖头鲌(Erythroculter oxycephaloides)等5种鲌类共277尾,采用非参数检验、方差分析和判别分析等对5种鲌类的11个摄食器官形态指标和食物组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长湖5种鲌类摄食器官形态特征存在差异,差异主要表现在上、下颌伸展度、口宽3个性状上;典型判别分析显示5种鲌种间离散程度较高;聚类分析表明翘嘴鲌和达氏鲌摄食器官形态相似度最高,蒙古鲌和红鳍原鲌相似度最低。长湖翘嘴鲌、达氏鲌、蒙古鲌的食物主要以、鲫鱼、麦穗鱼和虾为主;水草是红鳍原鲌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昆虫在拟尖头鲌食物中占有一定比例。表明5种鲌在食物组成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在主要饵料的种类和比例上存在差别。由此可以看出,长湖5种鲌摄食器官形态与食性之间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393.
桑天牛雌成虫产卵器解剖和刻槽及产卵习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桑天牛刻槽产卵行为主要包括刻槽位置选择、咬槽、产卵、封槽4个阶段.制作刻槽时头部向下,先咬"川"字形浅槽,再于浅槽下方咬椭圆形深槽,然后产卵器伸入深槽底部翘起的木缝并产卵于木质部中,封好的刻槽呈"U"字形,且中部突起.产卵器长14.28±1.91 mm,其上分布多数毛状感器.刻槽长13.78±1.75 mm,宽6.94±0.99 mm.在2年生枝条上,刻槽宽与枝条直径、木质部厚度相关极显著;刻槽深度与木质部厚度相关极显著.空槽与有效刻槽在长度与宽度方面均无显著差异,但空槽深槽较浅,难以形成木缝.  相似文献   
394.
硬骨鱼类的骨骼肌可为其游泳运动提供动力。为认识不同游泳习性鱼类的骨骼肌肌纤维组织学特征,本研究选取3种具有不同游泳习性的鱼类:鲐(Scomber japonicus)、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和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采用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和形态计量法,以形状、直径和密度作为评价指标,对其骨骼肌的快、慢肌纤维组织学特性进行表征,比较3种不同游泳习性鱼类的快、慢肌纤维组织学特征差异。组织学观察发现,3种类型鱼类的骨骼肌快、慢肌纤维横切面均呈不规则形状。营持续式游泳的鲐的快肌纤维呈多角状,慢肌纤维呈多边柱形;营延长式游泳的大黄鱼的快、慢肌纤维呈长椭圆形;营爆发式游泳的褐牙鲆的快、慢肌纤维呈扁椭圆形。形态计量结果显示,3种鱼类的快肌纤维直径均极显著大于其慢肌纤维(P<0.01)。大黄鱼的慢肌纤维直径在3种鱼类中最大,约为鲐的1.34倍、褐牙鲆的1.14倍;鲐的快肌纤维直径在3种鱼类中最大,约为大黄鱼的1.41倍、褐牙鲆的1.35倍。3种鱼类的快肌纤维密度均极显著小于其慢肌纤维(P<0.01),其中,快肌纤维密度大小排...  相似文献   
395.
浙江自然海区逃逸美国红鱼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浙江自然海区逃逸美国红鱼胃含物的分析,从食料生物组成、食性类型、摄食强度及营养级4个方面对浙江自然海区逃逸美国红鱼的食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美国红鱼属游泳动物食性。主要摄食鱼类、长尾类、短尾类和头足类,兼食口足类和多毛类。其食料生物组成和食性类型与原栖息地有较大差异。逃逸美国红鱼的摄食率为80.28%,最高饱满度系数达60.93‰,平均10.26‰。根据计算,其饵料的生境宽度为4.09,营养级为3.43级。浙江自然海区美国红鱼是一种凶猛的中级肉食性鱼类。  相似文献   
396.
人为活动会对草地生态系统的组成、过程和功能产生极大影响。明确人为活动干扰对甘南高寒草甸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食性的影响,可为其管理提供重要依据。本研究利用粪便显微组织分析法,分析比较了自然生境和两种人为活动干扰生境下喜马拉雅旱獭夏季的食物组成、比例、多样性及其营养生态位的变化。结果表明,喜马拉雅旱獭主要采食杂类草和禾本科植物,不同生境下其采食的植物种类变化不大,采食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的比例最大(自然生境、干扰生境1和干扰生境2的相对密度分别为46.67%,24.59%和19.00%)。相较自然生境,干扰生境下喜马拉雅旱獭对莎草科和禾本科植物采食相对比例显著降低,而对杂类草的采食相对比例显著增加。人为活动干扰后,喜马拉雅旱獭食物的多样性指数增高,食物生态位宽度增加,拓宽自身食物生态位宽度是喜马拉雅旱獭应对人为活动干扰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397.
为了进一步开展大豆黑毛蓟马的研究,笔者总结了该害虫的分布与寄主、形态特征、危害特点、发生规律、生活习性、发生与生态因子的关系以及综合防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黑毛蓟马主要危害大豆、菊、烟草等多种经济作物,在国内外均曾多次较大发生并致灾害,今后也存在一定成灾风险。建议在新的气候和种植制度下,继续开展黑毛蓟马的发生规律、基础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以及测报技术和绿色防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398.
减少食物浪费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动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而准确评估食物浪费水平,分析其特点是政府制定减少食物浪费相关措施的前提条件。本文基于中国28个省(区、市)1479户农村家庭调查,评估中国农村家庭食物浪费水平,从总体情况和区域差异两方面分析中国农村家庭食物浪费的特点,探讨食物浪费对资源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家庭食物浪费比例为2.70%,且呈现从早到晚逐渐增加的趋势。在各食物类别中,主食浪费相对较多,肉类浪费相对较少,其中面制品浪费比例为2.54%,米制品为3.60%,猪肉为1.47%,牛羊肉仅为0.75%。各地区农村家庭食物浪费存在显著差异,东南沿海地区浪费相对严重,浪费比例为3.21%。并且地理环境和饮食习惯对农村家庭食物浪费的影响有明显地区差异,如北部地区的面制品、南部地区的米制品和水产品的浪费均相对较高。农村家庭食物浪费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明显,每年因农村家庭食物浪费造成的浪费总量和现金损失分为312.36万t和180.41亿元,产生碳足迹和水足迹分别为975.17万t CO_(2)和61.08亿m^(3)水资源。因此,本文提出加强节约减损宣传、改善储藏条件、倡导健康饮食文化和建立完善的餐厨垃圾处理系统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99.
本文综述了异迟眼蕈蚊(Bradysia impatiens Johannsen)的生物生态学特征及其防治策略.异迟眼蕈蚊对寄主植物食用菌和韭菜(Allium tuberosum)的适应性和嗜食性最佳;温度25℃、光周期L?D=16 h?8 h和光强度588 lx最有利于异迟眼蕈蚊种群增长;湿度与昆虫的生活习性及行为息息相关,但尚未见关于异迟眼蕈蚊在此方面的研究报道.目前,异迟眼蕈蚊的防治依然以化学防治为主,此外,昆虫病原线虫、捕食螨、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等生物防治技术以及日晒高温覆膜、趋性诱杀等物理防治方法也有较好的应用潜力.本文对异迟眼蕈蚊生物生态学特性及防治方法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阐述,以期为该虫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